楊世平
(四川省越西縣丁山鄉(xiāng)中心校, 四川 越西 616650)
現今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繁榮富強,居世界之首,國民經濟日益增強,人民幸福安康,但在這大好形勢下,流露出一個全社會必須關注、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而涼山少數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的教育尤為突出,當前整個社會必須行動起來,盡全力做好該項工作,否則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的人文素質將不堪設想,我是一名一線工作了三十八年的山區(qū)鄉(xiāng)村教師,不忍心看到這樣的情況繼續(xù)下去,尤為擔心,為了他們的將來、祖國的未來,經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經驗,現就如何做好涼山少數民族(彝族)地區(qū)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一點看法、做法供教師、社會、家庭、父母參考。要做好涼山少數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的教育必須從以下三方面下功夫,找辦法,才能從根本上把該項工作做好、做具體、做扎實,留兒童的教育工作就會明顯好轉、成績突出,從而達到了解除社會、學校、父母、親屬對下一代的擔憂。
涼山少數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的生活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涼山地區(qū)經濟落后,因此,一是極大多數父母外出打工,他們只顧掙錢,忽視了子女每天生活的必須品、生活知識、好的生活習慣;二是涼山地區(qū)少數民族知識水平低下、法律意識淡薄,有很多人完全不知法、不懂法、故而走向了違法亂紀的道上,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長期被監(jiān),失去自由,每天無法看管子女,因而子女生活無著落;三是父母因吸毒、犯罪死亡、意外死亡、離異較多,相應也造成子女生活無定所,吃穿無依靠,據我校統計,我校338人,而生活完全無依靠、失依的兒童就有32人,全縣、全涼山州、整個大西南就更多了,他們整天在?;煲粫?,有時連校都不進,就成群結隊地在街上,野外等到處游逛、逗留,餓了撿垃圾賣了買點劣等食品充饑,甚至撿垃圾里混雜的遺棄食品吃,老師們也給過他們吃的,但不是長法。不管吹風雨打、天寒地凍,晚上無住處就在街頭、屋檐下、野外到處隨意就睡,使人痛心、擔心。這三種類型的留守兒童整日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好,他們連基本的生活都保證不了,更談不上什么營養(yǎng)好、長得壯、長期下去,身體素質日益下降,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為此父母、親屬不管干什么都必須先把子女的生活關照好,使他們每天有飽飯吃、好衣穿、暖床睡,才做其他的事,家庭必須以子女為重,一切為孩子,全家為孩子。
少數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的生活失去平衡、穩(wěn)定、依靠,因而他們的心理上也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因為親情的缺失,涼山兒童他們缺少情感、關懷、傾訴,渴求他人幫助,與外界接觸太少,很多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冷漠、孤僻,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在思想道德上他們由于缺少或失去家庭隨時隨地的教育,缺乏道德準則的約束,許多留守兒童惡陋習多,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行為出現了嚴重偏差,有偷、打、搶的違法亂紀行為,走上了犯罪道路。他們在學習上,由于家務事多,甚至有的兒童隨意性強,想去學校就去,不去就算了,到處游耍,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任務不完成,把老師說的話當成耳邊風,導致他們學習成績下降、逃學輟學增多,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受到嚴重影響,形成了他們根本不學,教師無法教的嚴重教育教學問題。
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親人不在他們身邊,有的父母多年不知道子女在哪里,子女也不知道父母在何處,經常受到他人的欺負、責罵、歐打,還出現了大欺小、強欺弱,甚至導致死亡的惡性案件,加之留守兒童自我防護意識差,應對自然環(huán)境、交通安全等各種知識的缺乏。出現了不少安全隱患及事故,使他們的人身受到影響,有時他們擔驚受怕、坐立不安、睡不穩(wěn),須給他們構建一個穩(wěn)定、平安的生活空間。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留守兒童的教育,整個社會、學校、家庭都必須從他們的生活上、心理上、道德和學習、安全上把工作抓緊、抓好、落到實處,要讓他們的生活上有依靠、有著落、安全有保障,使他們心理得到健康成長、道德品行高尚、學習天天向上,否則留守兒童的教育就會影響到家庭的幸福安康、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社會的安定、國家的將來,無論是國家、機關單位、家庭成員都必須協調合理、相互協力、科學處理,構筑一個面向全涼山、大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完美的服務教育體系,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成為國家將來高素質的人文人才,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出更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