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丹
【摘 要】電影是一種具有很高影響力且普及度比較高的視聽藝術。電影片名就是一部電影的濃縮和精華所在。因此,電影片名的翻譯成敗成了一部電影是否能夠成功吸引觀眾的一個舉足輕重的因素。但是隨著世界經(jīng)濟文化全球化趨勢的發(fā)展,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會不可避免地遇到語言及文化的差異,也因此很難實現(xiàn)源語和譯入語的對等。所以,在進行英文電影片名翻譯時,靈活巧妙地運用歸化法和異化法,進而實現(xiàn)既吸引觀眾又忠于影片內容的雙重目的。
【關鍵詞】電影片名;翻譯;歸化;異化
中圖分類號: H315.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3-0201-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3.099
隨著世界各國的開放與發(fā)展,電影的交流與融合也愈加密切,觀賞電影也成了我們娛樂生活的一種必備選項,一部電影是否能對觀眾產(chǎn)生吸引力首先是電影片名是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電影片名的英文翻譯的成敗將直接影響到影片的票房。一個成功的譯名不僅可以吸引觀眾,還可以給予觀眾足夠的想象空間。目前,翻譯英文電影的主要方法是歸化法和異化法,因為電影片名的翻譯結果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選擇電影的主觀度,因此如何靈活恰當?shù)剡\用這兩種方法來把原文翻譯的活靈活現(xiàn),吸引受眾便成了重中之重。
1 電影片名翻譯的特點
1.1 展現(xiàn)文化特征
電影有著承載著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電影展示的是不同的國家或者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蘊、文化背景或者生活方式等內容,表達的是其特有的一面。所以,翻譯英文電影片名時要關注其所承載的豐富的文化底蘊,更要注重怎么用精簡的語言表達出它包含的豐富別國風情文化。比如《America Beauty》,若直接翻譯過來就是《美國美人》,但是如果這樣翻譯過來的話不僅沒有達到翻譯的“雅”,更沒有把更深層次的蘊含的文化或情感信息表達出來,因為在美國,america beauty指的是紅薔薇,它四季都開花,更是寓意著美麗圣潔的愛情,電影借此花來比喻人,借助花傳達感情,傳遞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因此,把片名翻譯成《美國薔薇》,更能夠將紅薔薇所蘊含的豐富的美國文化和特有的情感表達出來。
1.2 忠于影片的內容
忠于原文是翻譯最基本的原則之一,電影片名翻譯的忠于原文不僅僅要在語言上做到忠于源語,更要做到忠于原影片內容和主題等方面。忠于原文包含了兩種含義,首先是形式方面,意思是譯名要做到與原片名的結構是一致的;其次譯入語要做到與原影片的主旨保持一致。比如《The Third Man》譯為《第三者》,若單單從片名來看,它所傳達給觀眾的是:電影的種類是倫理類型的,但是事實上它是懸疑類型的電影,所以譯成《第三人》則可以更好地將原文主旨及內容更加清晰地表達出來,也可以讓觀眾對影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1.3 轉換文化差異
電影片名同樣是不同國家的文化情懷的表達方式之一,因此要求我們在翻譯的時候既要做到將原有的文化含義保存下來又要靈活轉換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下的文化差異,從而可以達到觀眾可以接受或理解的水平。比如《Ghost》,電影的主要內容是關于一起經(jīng)歷了生死的男女主人公的唯美的愛情故事,但最終還是陰差陽錯的沒有機會能將對彼此的感情表達出來。如果直接將片名翻譯成《鬼魂》,觀眾將會把電影定義在鬼片或者恐怖片的一類里,這與原電影所要表達的內容大相徑庭。所以翻譯成《人鬼情未了》,不僅做到了膾炙人口,成了電影史上永恒的經(jīng)典之作,還能很好地表達了電影的主題,也淋漓盡致地詮釋了這一段超越生死的愛情。
2 電影片名翻譯的兩種方法——歸化、異化
2.1 影響歸化法和異化法的因素
2.1.1 環(huán)境因素
環(huán)境文化指的是所處地域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所形成的文化,主要表現(xiàn)現(xiàn)象是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表達出對不同民族文化或者是現(xiàn)象或者事物的反映不同。根據(jù)跨文化交際學這一角度來看,一個特定的生長環(huán)境會把人塑造出一個特定的思維方式,很多的人類學者和社會學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一個國家的地理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對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比如一部很經(jīng)典的電影《Top Gun》被翻譯成《壯志凌云》,如果用直譯的翻譯方法翻譯的結果就是“最厲害的槍”,但事實上如果身處在美國環(huán)境中并且對軍事稍加研究的話,就會知道事實上“top gun”是美國海軍F-14艦隊的訓練代碼,并且整部劇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是關于這個學校培養(yǎng)同學的意志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綜上所述,《壯志凌云》這個翻譯不僅可以更好地表達出影片內容,而且可以讓觀眾讀起來朗朗上口,耳熟能詳。
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會促使社會文化也產(chǎn)生一定的差異,對于缺乏跨文化生活經(jīng)歷的人來講,想要理解由于不同生活環(huán)境所滲透出來的不同的社會文化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在翻譯一些具有在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背景影響下的電影片名時,一定要格外注意對電影片名所處的特殊的文化背景,然后再在電影的翻譯時多做功課。
2.1.2 人文因素
人文文化是指由日常生活和社會交際活動中由民族風俗習慣所產(chǎn)生的文化。任何事物的特性都不是無源產(chǎn)生,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淵源上產(chǎn)生的。中國的文化是屬于人文文化的范疇的,正如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習慣作風一樣,謙虛內斂,注重人倫綱常,漢語的語言文化也是,重暗示,重慎言;但是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就有很大的差異,與中國文化相比較來說,就會很張揚,更注重科學,在描寫上面更注重精確細微,邏輯性更加強,在語言表達方面也更加注重簡潔美。這些區(qū)別在電影片名的翻譯或者命名上體現(xiàn)出來。中國的電影名在內容上面更注意其象征性或者詩意性。就比如中國的影片名《陽光燦爛的日子》、《夜宴》、《花樣年華》、《滿城盡帶黃金甲》等等,但是相反,西方的影片名則比較喜歡用簡潔的詞語來高度概括:《Speed》、《Taxi》、《Next》等等。上面所舉的例子都非常具有各自的文化特點,可以高度的迎合源語的觀眾的閱讀習慣和愛好。但是如果想在翻譯上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就必須在人文文化差異上面多下功夫。
2.1.3 宗教因素
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這種文化會將在不同的民族群體主張或禁忌方面表現(xiàn)出來。因宗教的禁忌的存在,很多文化活動的進行都會被限制或者忌諱,比如佛教教徒習慣吃素食,不沾葷腥;印度教教徒忌諱牛肉以及其相關產(chǎn)品;伊斯蘭教教徒禁止抽煙喝酒等等,這些都是在進行文化活動時相關人員必須認真考慮的內容,否則就會觸犯到他們的禁忌,阻礙文化的交流溝通,因此造成的后果將是不容忽視的。所以,當我們在翻譯宗教類電影片名的時候,就要做一些額外的補充或解釋,進一步提高觀眾對于影片的理解。例如著名的美國電影《Seven》被翻譯成《七宗罪》,對于西方人來說,看到“七”這個字就會聯(lián)想到《圣經(jīng)》里面的含義,而對于那些對于西方文化或者宗教不是很了解的觀眾來說,“七”就是一個普通的數(shù)字,所以,在進行片名翻譯的時候,一定要格外注意因宗教文化差異帶來的文化交流的溝通或者障礙,才能翻譯出好的片名。
2.1.4 歷史因素
歷史文化是由特定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和社會遺產(chǎn)的沉淀所組成的文化,不同的歷史發(fā)展歷程導致了各個民族形成了相互不同的性格氣質或者是生活方式。每個國家或者民族所獨有的歷史會給后代帶來無窮的回憶或者啟發(fā),這種領悟同樣也反映在文化交流活動中,就比如有些文化典故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獨特的文化個性,只有牢牢掌握豐厚的文化歷史背景并且可以靈活巧妙地運用恰當?shù)姆g策略,才能夠準確地傳達出原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中國的歷史文化對于大部分的西方國家人民來說,都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從吃、穿、住、行等方面來看,大部分西方國家的人民對于中國的歷史文化的了解也僅存在表面而已,對于有著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文化和典故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因此在進行對一些來源于有著文化典故的電影片名在翻譯的時候需要做很多的斟酌。就比如著名的張藝謀導演的作品《十面埋伏》,但是本影片的主要內容是關于情感糾葛而不是戰(zhàn)爭性質,所以在進行電影片名翻譯的時候,就拋開了戰(zhàn)爭的文化背景,直接翻譯成了《House of Flying Daggers》,這樣的翻譯對于那些對中國歷史文化不是很了解的觀眾來說就會更容易被理解。
2.2 歸化理論在英文電影片名翻譯中的應用
Venuti對歸化的理解是:在進行翻譯時,以譯入語的語言文化和文化價值觀作為主要的考慮因素,運用一定的翻譯方法,使譯入語迎合本土的語言習慣和文化需要。從英文電影片名翻譯成中文的角度來看,歸化的翻譯策略就是立足于中國觀眾的文化需求、審美需求、文化認同感,主要通過意譯、補譯、創(chuàng)譯等翻譯方法,使原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變得更加貼近中國觀眾所熟知或者習慣的表達方法,把其中的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障礙盡量清除,就像是施萊爾馬赫所說的“譯者盡可能不要打擾讀者的安寧,而將原著帶到讀者的面前”。使用歸化翻譯策略的效果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將原影片的內容展示給我們觀眾,讓我們對影片的內容提前有個大概的了解,并且也給予我們一定的想象空間,我們對觀影的興趣提到最高處。有些運用了歸化理論進行電影片名翻譯的漸漸被大眾所熟知,比如《Bewitched》被翻譯成《家有仙妻》,不僅使用了歸化翻譯策略,還巧妙的迎合了中國觀眾的審美觀點-使用四字詞語,除了有四字詞語,也有部分是使用兩三個子詞的,比如《Basic Instinct》被翻譯成《本能》,《Mission Impossible》譯成《碟中諜》等等。《The Bathing Beauty》翻譯成《出水芙蓉》;《Waterloo Bridge》被翻譯成了《魂斷藍橋》,翻譯者在進行翻譯的時候,借鑒了中國古詩和神話傳說,并且透過影片,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電影的內容和風格,也因此翻譯方法,極大的引起了我們中國觀眾的觀影興趣并且成了我們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作品之一。影片《Lolita》音譯結果是《洛麗塔》,但是電影的內容是關于一個中年男子對一個少女的癡戀的故事。如果譯成“洛麗塔”的話,不僅電影的內容不能直觀地展示給觀眾,而且翻譯的過于單薄,但是如果引用北宋詩人蘇東坡的七言絕句《一樹梨花壓海棠》中的經(jīng)典名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就顯得更加切合原影片的主旨與意境。
2.3 異化理論在英文電影片名翻譯中的應用
異化理論則被Venuti總結為“偏離本土主流價值觀,保留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當運用在電影片名翻譯時,指的是在英漢翻譯時盡可能把原文的語言文化特點最大限度地保留下來,其中因文化差異而帶來的陌生感會讓觀眾更加明顯的感受異于本國文化的意識,可以讓我們有著不同的體驗。使用異化翻譯策略的效果是可以將原片濃厚的異域風情帶給我們中國觀眾,從而引起我們內心的好奇,并且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理解其帶來的異國文化。異化策略的運用也取得了很多不錯的成績。比如《Seven》被翻譯成《七宗罪》,《Titanic》被翻譯成《泰坦尼克號》,《Sleepless in Seattle》被翻譯成《西雅圖不眠夜》。比如《Twilight》被翻譯為《暮光之城》,《The Piano》被翻譯成《鋼琴別戀》;翻譯之后的片名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符合了漢語語言的表達習慣和準則,而且迎合了我們受眾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其次,當原片名包含了極其陌生或偏僻的文化現(xiàn)象時,因為不理解會導致觀眾的漠視,因此需要采用異化法,把原片名翻譯成觀眾所熟知的語言文化。異化翻譯的結果要實現(xiàn)譯入語本身的變革、更新。就像電影《The Seven Year Itch》翻譯為“七年之癢”,我在看的時候不是很明白,為什么標題應為“七年之癢”,但當我了解了電影內容之后,才明白其中的奧妙: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七年婚姻生活的出版商人,人到中年,面對著生活中漸漸出現(xiàn)的婚姻危機,積極的從自身的思想上和行動上采取措施應對的故事。“七年之癢”是運用異化翻譯策略翻譯出來的結果,伴隨著影片的廣泛傳播,這一新詞也逐漸被大眾所接受?!捌吣曛W”在漢語中所表達的意思是:在婚姻的新鮮感消退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婚姻瓶頸時期的問題,后來又發(fā)展為在其他領域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