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魏碩 丁慶軍 魏夢雨 周海萍 劉德偉 唐曉穎
摘 要:目的:增強人們對手機細菌的認識度。方法:隨機抽取章丘市某大學60部學生的手機進行細菌采集后再進行細菌培養(yǎng)、細菌計數(shù)和細菌超標率計算。結果:男生與女生的手機細菌超標率分別為57%(17/30)、27%(8/30);2017級與2018級學生的手機細菌超標率分別為37%(12/30)、43%(13/30)。討論:大學生手機細菌含量較高,應注重手機按時清潔,養(yǎng)成清潔的習慣,減少細菌危害。
關鍵詞:大學生;無菌操作;細菌;手機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手機成為現(xiàn)代社會信息的傳播媒介。它的辦公、上網(wǎng)、通訊等功能,使大學生獲取信息、學習知識及對外交流更便捷化。手機的頻繁使用,導致細菌不斷滋生,使人體的免疫力逐漸降低,從而威脅到人體健康。因此我們對某高校手機細菌超標率進行檢測,以增強人們對手機細菌的認識度,為手機清潔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18年10月隨機抽取章丘市某大學60名在校生的手機,進行手機細菌的采集,其中男、女生各30部;2017級、2018級各30部。
1.2 采樣
根據(jù)衛(wèi)生部門《消毒技術規(guī)范》要求,在手機屏幕取約40cm2進行細菌采集,用蘸取2ml生理鹽水的無菌棉簽在手機屏幕緩慢均勻的涂擦10次,涂擦同時轉動無菌棉簽,進行細菌采樣,將采樣棉簽頭剪入EP管內(nèi)密封,并立即做好標記。
1.3 檢測方法
無菌操作環(huán)境中,在裝有采樣棉簽頭的EP管內(nèi)注入0.6ml生理鹽水,反復均勻震蕩80次后,制備成樣品懸液待用;在超凈工作臺中用移液器取0.2ml的樣品懸液,滴在制備好的培養(yǎng)皿上,用酒精滅菌消毒后的接種環(huán)平均涂滿整個平板后,置37℃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48h后進行細菌計數(shù)[1]。
1.4 判斷標準
根據(jù)GB15982-1995《醫(yī)院消毒衛(wèi)生標準》的規(guī)定,其臨界值為10cfu/cm2,若手機表面菌落數(shù)大于此值為細菌超標[2]。
2. 結果
根據(jù)計算結果“大學生手機屏幕細菌總數(shù)(CFU/cm2)=平板上平均菌落數(shù)×稀釋倍數(shù)/采樣面積”計算結果顯示,60部手機中,男生手機細菌超標率為57%(17/30)、女生手機細菌超標率為27%(8/30);2017級學生的手機細菌超標率為37%(12/30)、2018級手機細菌超標率為43%(13/30)。由表1可知男生手機細菌超標率高于女生手機細菌超標率,由表2可知2017級和2018級兩個年級之間超標率差異不明顯(P<0.05),而且根據(jù)結果顯示手機細菌超標所占百分率均比較高。
3.討論
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手機細菌總超標率為42%。男生細菌超標手機17部,超標率為57%;女生細菌超標手機8部,超標率為27%。2017級學生的細菌超標手機為12部,超標率為37%;2018級學生的細菌超標手機13部,超標率為43%。由此可知大學生手機細菌數(shù)量較多,細菌超標率較高。一方面,手機的便攜性使得手機更容易攜帶細菌。同時,手機使用時的不良習慣也是導致其攜帶細菌的原因,進餐時玩手機,之后又不進行手機清潔,一段時間后手機屏幕就會產(chǎn)生大量細菌;忽略洗手或是洗手不徹底,使得手上的細菌轉移到手機屏幕上;高頻率長時間的使用手機,加大了手與手機的接觸時間,提高了手機的污染率。且高頻率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導致手機產(chǎn)生熱量,從而給細菌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加速了細菌的生長。
另一方面,日常對手機的清潔程度與頻率也是影響細菌滋長的重要因素。建議對手機進行定期清潔以減少細菌滋生。生活中除了時常用紙巾或濕紙巾擦拭手機屏,還可不定期使用0.05%含氯消毒劑或75%酒精進行擦拭,可較好的清除藏于手機上的微生物[3],此外在清潔手機屏幕的同時更要注意home鍵等易藏細菌部位的清潔。同時也要加強手的清潔,做到勤洗手;進餐時盡量不碰觸手機,飯后洗手,保證手機的清潔等。
最后,同學們的“有菌”觀念的培養(yǎng)也十分關鍵。同學們之間應盡量減少互相借用手機,避免交叉污染[4-5],切斷手機成為細菌的傳播媒介,強化手機清潔的意識,減少手機細菌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
[1]李月玲,李線明.醫(yī)務人員移動電話機污染調查與管理[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8,25(1):90-91.
[2]曹海清.醫(yī)務人員隨身用具細菌污染情況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0,27(4):454-455.
[3]柴紅玉.醫(yī)務人員手機細菌污染調查與對策[J].中華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2,22(9):1768-1769.
[4]毛小群,馬旭亮.醫(yī)務人員手機細菌污染狀況及消毒效果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1,(6):763.
[5]趙秀平,郭秀琴.基層醫(yī)院醫(yī)護人員手機污染菌量調查[J].中華醫(yī)學感染學雜志, 2010,20(15):2198.
齊魯理工學院2018年SRT項目,項目編號:201813998019R
(丁慶軍為指導老師)
(作者單位:齊魯理工學院護理學院,山東 濟南 2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