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人生的八大樂趣之中,書法和茶道之間的關(guān)系頗為緊密。品一杯香茶,寫一幅書法,最能讓人凝神靜氣。2019年10月29日—30日,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楊遠征,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中國美術(shù)協(xié)會會員劉左鈞,湖南省藝術(shù)收藏家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湖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盧沐瓚等知名書法家及《時代郵刊》忠實讀者一行走進安化,以茶會友,以書法結(jié)緣,開啟一場茶香與墨香相得益彰的文化之旅。
在白沙溪廠房,有流水線上的黑磚壓制,有精雕細琢的手工筑茶,有上千平米的千兩茶曬場……這些都不稀奇,稀奇的是白沙溪有一個黑茶博物館。在這座看似尋常的房間里,包含著白沙溪的精神,也訴說著黑茶在我國悠久的歷史?!?0年前,彭先澤先生至安化進行壓制黑磚茶的實驗,開創(chuàng)湖南黑茶省內(nèi)壓制磚茶之先河?!卑咨诚诓璨┪镳^的講解員如是說。
1939年,第一片黑磚茶在白沙溪誕生。
1953年,第一片茯磚茶在白沙溪問世。
1958年,第一片花磚茶在白沙溪散發(fā)出幽幽的香氣……
黑茶的歷史,由白沙溪書寫得愈加厚重飽滿,異彩紛呈。來參觀的書法家和讀者們紛紛表示,在這座博物館里,讀懂了黑茶,也體會到中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白沙溪除了黑茶博物館,還有專門的書畫室。
在白沙溪畫室,一縷墨香,一壺茶香,人在心靜下來的時候,最能聞出這些細微而豐富的味道,也最能品出書法和茶道的相通之處。正所謂“茶助文人思”,書法家們一邊品味茗香,一邊揮毫勁書,筆走龍蛇,在宣紙上潑灑下一幅幅書法佳作。
他們的作品或草書或行書,如游龍驚鳳;或隸書或篆書,如雅士苦吟。整個畫室內(nèi),幽幽茶香與淡淡墨香交織,在白沙溪,眾人以茶會友,以書法結(jié)緣,成就了黑茶與書法的奇妙相遇。
關(guān)于茶、墨,歷史上曾有一次有名的茶墨之辯。故事主人公是大學士蘇軾和溫國公司馬光。
溫公曰:“茶與墨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
蘇曰:“二物之質(zhì)誠然,然亦有同者?!?/p>
溫公曰:“謂何?”
蘇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堅,是其性同也。譬如賢人君子妍丑黔晰之不同,其德操韞藏實無以異?!?/p>
墨黑,茶白,茶重,墨輕,茶與墨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兩位風流名士卻品出了其中的相通之意。茶與墨,均展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因此,當書法遇上黑茶,自然給人帶來了更為豐富的文化體驗。《時代郵刊》讀者周紅表示,這一次,書法與黑茶在安化碰撞,不僅展示出書法的氣韻、黑茶的底蘊,也讓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豐富多元。(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