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霞
(貴州省桐梓縣九壩鎮(zhèn)令壩小學,貴州 桐梓 563200)
如今的小學生有各種各樣的課外讀物,與小學生的特點及成長需要相符合,在閱讀中,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和資料,明確了各種道理和思想。在學生的寫作中應用這些資料,體現(xiàn)正確的思想,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語文老師要應用各種有效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
因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有些家長認為閱讀課外書籍會浪費學習時間,影響學習,導致學生不能有效開展課外閱讀。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因缺乏相應素材,而缺乏想象力,也沒有很強的語言組織能力,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語文老師要對小學課外讀物和課本間的關系詳細全面了解。課外兒童文學重視完整的故事,而語文課本重視文章準確的知識點,可是二者都是要利用某種事物對學生介紹知識文化,傳遞準確的思想觀念。讓學生通過閱讀提高學習欲望,進而提高學習質量,增強教學效果。比如,學習了《草船借箭》,老師引導和建議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其他章節(jié),從課文和課外讀物當中學習其中人物的機智、勇敢等精神,讓故事中的人物品質精神對學生進行影響,提高學生品質和思想,調動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能力和效果。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越來越需要具有全面知識和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教授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課外讀物閱讀時,要結合課外書籍內容和特點,使學生進行書籍的閱讀時,會認識到事物各個方面,并提高學生明辨是非能力,進而對事物能多方考慮并作出正確判斷,這個過程也可以鍛煉學生行為和思維能力。例如,學生閱讀了《金銀島》后,讓學生寫讀后感,體會讀物當中體現(xiàn)的人物面對困難時的勇敢、機智,并且懂得金子是人世間的寶貴物品,可是比金子更寶貴的是人的愛心和友誼。通過閱讀課外書籍,學生開闊了視野,積累了寫作資料和素材,并培養(yǎng)了良好素質和道德品質,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有重要作用。小學生年紀小,好動好玩,缺乏生活經驗,也沒有足夠的生活素材。因此,作文寫作時會缺乏思路,不知道怎樣下筆寫作,進而不能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所以,老師要應用相應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給學生提供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與個人具體情況相結合,主動參與閱讀,獲得良好學習效果,進而學生會產生學習積極性和寫作興趣。比如,如母親節(jié)、兒童節(jié)等節(jié)日時,開展征文活動,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寫讀后感,并在班級交流分享,以此能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累相應的文學資料,讓學生對語文寫作產生欲望。如今,小學課外讀物有很多種類和內容,老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建議學生閱讀相應的課外讀物。例如學習了《慈母情深》課文后,老師向學生建議閱讀不同的描寫母親的書籍和文章,如胡適的《我的母親》、賈平凹的《寫給母親》、季羨林的《懷念母親》等,讓學生體會不同的描寫母親的方式方法,感受母親的愛。交流和分享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寫作積極性。
小學時期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學生通過閱讀各種課外書籍,會學習和積累到很多寫作素材。閱讀過程中會學習到豐富的正能量知識和內容,使學生對閱讀內容記憶深刻。學生在寫作時,可以融合相應的課外書籍中的內容和思想,進而提高其寫作水平。比如,學生閱讀了《西游記》,老師引導學生對師徒四人進行分析,要明確向他們學習哪些精神,也要懂得其中的不良思想,猜測和聯(lián)想其取經的結果等。這樣的閱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繼續(xù)閱讀興趣,還會使學生感受到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經過艱難的路途,進而引導學生從各個不同角度認知事物。這些思想和內容對學生的寫作思路有很大幫助,可以有效地進行模仿和融合,進而豐富其作品內涵,提高其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想要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能夠積極閱讀課外書籍,積累寫作素材。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學會明辨是非。上文從課外閱讀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綜合素質、激發(fā)學生興趣、積累寫作素材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明確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