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勇
(四川省江安中學校,四川 宜賓 644200)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刷新,高中教育部門也開始重視體育這門學科。而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融入分層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tǒng)的高中體育教學與創(chuàng)新的分層教學模式完美融合,能夠使學生身心健康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主張的是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和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的參與程度和運動能力以學生的差異性為目標,為不同的學生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計劃,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并且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從而起到為學生緩解負面壓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發(fā)掘運動天賦,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等重要作用。此外,分層教育的過程中還可以發(fā)掘體育素質高的學生,為國家儲備體育人才,以實現(xiàn)學生長遠發(fā)展。
想要使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發(fā)揮良好的作用,教師必須先明確分層教學的概念。但是,一些高中體育教師卻沒有摸清分層教學的概念。例如,在“立定跳遠和引體向上”教學中,男生更擅長引體向上,女生喜歡立定跳遠的比較多,而教師沒有按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興趣愛好進行分層,只是進行簡單的分組,導致喜歡跳遠的去做引體向上,擅長引體向上的被分到了跳遠的組里。這種“分層”和“分組”的概念混淆,造成的錯誤模式讓原本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使學生得不到應有的提升[1]。分層目標的制定絕不是教師的個人行為,“分層”和“分組”也是有根本的區(qū)別,教師應該顧及學生的愛好和感受,自行劃分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喪失對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應該明確分層教學的概念,以學生差異性作為分層的根據(jù)才是構建教學模式至關重要的前提。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存在教學目標分層不合理的情況。因教師沒有與學生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導致其在對學生各方面情況了解不充分的情況下,制定的層次劃分出現(xiàn)問題,導致學生身心素質得不到進步。例如,在“跑步訓練”教學中,教師讓耐力強的學生短跑,而把爆發(fā)力強的學生劃分到長跑的層次,耐力強的學生優(yōu)勢在長跑,爆發(fā)力強的學生優(yōu)勢在短跑。分層的錯誤導致兩個學生在錯誤的項目里都得不到最好的鍛煉,長跑的沒完成,短跑的成績不理想,學生在訓練中沒有獲得成就感,并且對課程和教師產生逆反心理,降低其對學習和鍛煉的熱情。所以教師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分層計劃,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到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提升,樹立健康的體育意識。
教師的評價方式也是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在前期教師對了解學生差異性、身心各方面情況做了大量的工作,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進行了創(chuàng)新的分層,最后的評價方式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太過于單一。教師通過和學生的互動了解就已經(jīng)知道,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教師如果采用統(tǒng)一的考核評價標準,缺乏創(chuàng)新的形式,不能滿足學生各方面差異性的需求,同時也缺乏公平性,很容易打擊學生對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自然就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成果[2]。
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完善分層教學的模式,應該本著“以人文本”的教學目標,需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基本狀況和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多耐心,但這卻是完善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基礎和前提,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能否取得成功,這一步至關重要不可或缺。這就需要教師不怕繁瑣和復雜,積極主動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具體情況,并且不斷地隨著實際教學內容變化了解學生的需求,時刻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變化,以便于將分層教學模式的完善落到實處。
在充分了解學生具體情況后,就應該開始進行分層教學層次劃分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盡量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身心需求和興趣愛好進行劃分。例如,在高中體育課程的日常訓練中,當進行“籃球和排球”這兩個訓練項目時,根據(jù)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男生會更喜歡籃球,女生則更喜歡排球。這時,教師就不能采取強制的分層措施,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愛好自主選擇分組和層次,并且在實際學習中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合理人性化的分層模式,讓每一個學生都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滿足了他們的興趣喜好,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讓分層教學模式在實際高中體育教學中發(fā)揮良好的作用[3]。
教學評價是教學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在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時,也應該采取靈活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體現(xiàn)出分層教學模式的層次性特征。比如,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也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比如,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適當降低標準,對身體素質較好的同學適當提高標準。而教師的評價標準也不是唯一的考核方式,教師還應采取讓學生自評,學生間互評等方式,讓考核評價方式多樣化。這樣多角度的評價才能讓學生更多角度的了解自身的優(yōu)缺點,更全面的提高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勵學生不斷努力,不斷進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和技術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教學主張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分層教學模式。構建分層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差異性調整教學層次,能夠使學生獲得體育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而樹立終生的體育意識。本文通過分析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構建教學模式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做出合理分析,進而讓分層教學得到充分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