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磊
(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天津 30035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國”、高度民主的法制軌道?!耙婪ㄖ螄钡睦砟钜猜钊肴诵?,并且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在教育領域,以法來規(guī)范教育,以法來保護教育,維護教育的正義和公平,被視為保證教育戰(zhàn)略地位,有力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措施。于學校而言,主要體現為“依法治?!保诮處焷碚f,則是“依法從教”。這是一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教師的必然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樹立高尚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
所謂依法從教,就是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嚴格按照《憲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符合法制化的要求。依法辦事、依法從教是必須的,是不容選擇的。
2018年11月8日,教育部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規(guī)范教師職業(yè)行為,明確師德底線,引導廣大教師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特制定印發(fā)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對高校教師而言,《準則》中第二條明確規(guī)定要“自覺愛國守法。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守憲法原則,遵守法律法規(guī),依法履行教師職責;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
可見,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工作者,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教師,在開展學生日常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活動時,要嚴格依法從教,同時,也要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作為“傳道受業(yè)解惑”的教師,立德樹人,持身守正,潔身自好,做社會正氣的弘揚者、引領者、捍衛(wèi)者,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作為高校教師,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更應該做一個“四有”好老師。然而,在國家出臺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后,依然有極個別教師不學習、不守紀、不收斂,缺乏對紀律、規(guī)則的敬畏,對學生造成了嚴重傷害,極大損害了教師形象,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2019年7月31日,教育部在其官網上對近期督促地方和學校查處的6起違反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進行了曝光,其中,高校教師占據三席。3起中,有的索要侵占學生財物,有的學術不端,有的性騷擾學生。這些高校教師的違規(guī)違紀行為,對學生造成了嚴重傷害,極大損害了教師形象,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校教師,學法、知法、懂法、用法,是加強自身素質的必然要求,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又一項新的使命,離開法規(guī),個人的教育實踐好比盲人騎夜馬,是如履薄冰,極其危險的。高校教師依法從教,首先高校教師就要具備必要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同時,要把堅持正確的職業(yè)行為方向與依法從教結合起來,在教育教學中自覺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并依據法律來維護和保護教育對象的合法權益。
教師是教育人的人,是為人師表者,其職業(yè)道德及社會角色定位的特殊性,不允許在受教育者面前發(fā)生言行失控現象。
堅持以人為本,關鍵要重視人的作用。結合高校教師工作,“以人為本”,從根本上說是育人的過程,應該充分關心學生的成長,最大限度的維護學生的根本利益,贏得學生理解、信任和支持。
高校教師應重視自我修養(yǎng),增強自覺性和積極性。作為高校教師必須做到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熱愛本職工作、依法從教,嚴謹治學。要公正地看待學生的各種行為,既要實事求是地看待學生的缺點,也要積極熱情地贊揚學生的優(yōu)點。另外,在平時工作中言語要文雅和氣、謙讓。特別是批評學生不良的行為時,絕不能用侮辱性的語言去訓斥和辱罵學生,也不允許用尖酸刻薄的語言去諷刺、挖苦和嘲弄學生。如果不使用文雅的語言,不僅會損害教師的光輝形象,而且還會給學生心靈帶來創(chuàng)傷,也會帶動學生說粗話、說臟話。
尊重學生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F在的大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強心理,渴望得到他人的承認、理解和信任。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應該只用權力來壓制學生,而應靠“權威”和“愛心”來教育和感化學生,樹立“師生平等”的觀念。同時,教師應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來要求自己。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總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高校教師在教育管理過程中,要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yè)務水平,嚴格將依法從教的理念運用到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yǎng)出更多、更全面、更優(yōu)秀的接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