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qū)東風學校,遼寧 盤錦 124205)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教學的主要形式。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有限時間內(nèi)最大化、最優(yōu)化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單一枯燥的美術教學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獲取知識的需求。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改下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培根說:“如果說金錢是商品的價值尺度,那么時間就是效率的價值尺度。”一堂課只有幾十分鐘,如何有效地組織好美術課堂教學,使學生興趣盎然,喚醒他們對美術的興趣,讓他們感受美術的魅力,在藝術的海洋中去發(fā)掘未知的新事物,就成為拓展課堂教學提高有效性的重點。
每個學生都是生動、獨立的個體,是課堂上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主體;教師是課堂上這個變化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是為學生服務的。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主動實踐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意識。在教學中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精心設計合理的、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使教師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么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內(nèi)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講課之前我自身就必須先要明白剪紙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有什么樣的特點,剪紙都分為那些類型等等。這些不光是靠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還要靠老師長期的一些積累,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yǎng)。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這里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可能會出現(xiàn)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shù)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赏行╊愋偷拿佬g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guī)規(guī)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yè)。比如一些手工課,也學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chuàng)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造成紀律的不好。就比如,不僅要剪的像樣,還要分清楚陽刻與陰刻的區(qū)別,這樣勢必就給此課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就會考慮小組分工合作,相應的課堂紀律也會混亂。還有一些課加入了游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卻并非無效。學校要求的是課堂必須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安靜,往往會抹殺孩子的自由發(fā)展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稍鯓硬拍苁箖蓸蛹骖櫮??那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縱,不壓制。
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正確的評價中能夠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不良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對美術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是小學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的方式,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美術的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做得不好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有效的評價觀也是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
在每一次的繪畫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我都會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品貼到黑板上,然后同學之間互相欣賞。這種近距離的觀察不僅使繪畫者有一種整體的視覺印象,同時也可以在與眾多作品的對比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在觀察的基礎上我鼓勵同學們相互介紹自己的繪畫內(nèi)容,介紹采用了哪些表現(xiàn)方式,想傳達什么信息(思想),對繪畫的結果自己是否滿意,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等等。自我評價為學生搭設了反思的平臺,使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重新審視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想,自我反思的結果不僅深化了教學內(nèi)容,而且為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提出了方向和目標。先開展自我評價,再進行學生互評。通過互評,學生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而且可以促進相互間的學習,取長補短。
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評價活動,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學習自信心,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熱情,更好的展示教學成果。
總之,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課前精心準備,胸有成竹,在過程中,老師有效訓練讓學生的學習有成就感。課堂的教學活動始終會讓學生有一種期待,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新奇,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吸引,從而達到教學的有效性。同時,教師還要不斷的反思自己教學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效,然后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不斷地改革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使教學富有生機,更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