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河池市宜州區(qū)北牙瑤族鄉(xiāng)洞口小學,廣西河池 546318
小學生的性格還處于養(yǎng)成的初級階段,他們周圍的任何人和事都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沖擊,只是這些沖擊部分顯示的比較明顯,部分屬于隱藏型,最終是否會影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全看后續(xù)的教育環(huán)境。下面我將以家庭教育的眾多因素為例,進行簡單的對比說明。
小學生的心理還未經受打磨,很是脆弱,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單親家庭,因為家庭結構不完整,小學生會明顯的缺乏安全感;父母親經常吵架的家庭[1],會讓學生對家庭失去依賴,甚至會想著逃避,更有甚者會讓孩子因此心情抑郁,從而患有自閉癥;過分溺愛孩子的家庭,會讓孩子在心理上產生“唯我獨尊”的思想,不利于團結;物質獎勵式的教育模式,同樣會讓孩子產生心理壓力等負面情緒……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是隨時隨地都存在的。
那么,什么樣的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有利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明確的要求: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而要想將小學生培養(yǎng)成這樣的人,家庭教育要從小開始,家庭成員要為小學生們營造一個和諧、友愛、互助、文明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讓小學生從小就在充滿正能量的環(huán)境中成長,最終成為一個個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的社會青年。那么,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要如何營造呢?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shù)乃渍Z,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國有國風,家有家風,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所以,首先家庭成員應該以身作則,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2],而小學生正處于崇拜榜樣、模仿榜樣的“巔峰”時期,他們會不自然的模仿家長的一言一行,因此,家庭成員的行事作風如果是積極的、樂觀的、陽光的,那么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起來的小學生必然也會受到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熏陶,成為一個積極樂觀,陽光有朝氣的有為青年;反之,如果家庭成員的行事作風消極,偏激,那么自小受到這種家庭氛圍影響成長起來的學生,將渾身充滿負能量,最終成為社會危險分子。
溝通是人與人彼此了解的有效途徑,就比如我們國家的“開會文化”,開會一來方便協(xié)調,二來也是大家思想交流的一個途徑,但這是針對工作伙伴的一種溝通途徑。家長和孩子之間無需如此正式,只需要坐下來,暢所欲言即可。但現(xiàn)在的中國有一個這樣的普遍現(xiàn)象,家長們?yōu)榱斯ぷ?,將孩子完全交給了各種補習班或者爺爺奶奶,這就導致家長和孩子之間極度缺乏溝通。不溝通,家長就無法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就不能及時給他們提供引導和幫助,長此以往,是很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的,會給小學生心理造成不健康的影響。
為了避免這種不健康影響的出現(xiàn),家長一定要加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里所想,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俗話說三歲一個代溝,父母和孩子因為很多因素的影響,觀念上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要深入了解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就必須放下身段,換位思考,平等交流。當家長傾聽了孩子的內心想法后,就能及時引導和為其提供幫助,讓孩子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健康發(fā)展。
比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中有一篇《走月亮》的文章,就體現(xiàn)出了父母和子女之間交流的重要性,說明父母與子女之間進行及時有效的交流,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
大道理人人都會講,但聽的人不一定能聽懂、愿意聽,所以一味地講道理并不適用于所有人,尤其是年紀尚小的小學生們,因此,對待他們更多的是要用情去感染。比如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地批評,而是要換位思考,表示理解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家人的愛,但同樣要告訴孩子,“吃一塹,長一智”,同樣的錯誤不能再犯。再比如,當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時,家長們也別一味地批評,而是要給他(她)愛的擁抱,用愛去化解孩子心中的委屈、憤懣等消極情緒。
這里要說的還是家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要求家長要不斷地提升自我,讓自己擁有高尚的品德,然后再用自己的這種高尚品德去熏陶孩子,讓高尚品德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最終長成參天大樹。
家庭教育對家長們的要求有很多,且很嚴格,但為了自己孩子健康發(fā)展,家長們還是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爭取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氛圍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