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 牛肖晗 孫云軒
摘要:隨著我國全面從嚴治黨進入新常態(tài),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穩(wěn)步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壓力趨緊,農村基層黨員思想建設作為核心內容,關系到農村經(jīng)濟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和政治穩(wěn)定,必須加強建設。文章對農村基層黨員思想建設面臨的問題進行探析,分析新時期農村基層黨員思想建設現(xiàn)狀以及新時期農村基層黨員思想建設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基層黨員;思想建設
一、引言
農村基層黨員的思想素質直接決定著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發(fā)揮。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利益顯著分化,社會分層顯現(xiàn),體制急劇轉型,利益和文化多元化,社會矛盾突出,價值觀念激烈碰撞,農村基層黨員隊伍思想建設中也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如果不去及時加強研究,不僅會影響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有損黨的形象和黨的純潔性,而且也會影響到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基層和整個中國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
二、新時期農村基層黨員思想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黨組織的建設中,基層黨員隊伍建設是其中的基礎。農村基層黨建隊伍是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是廣大農村基層群眾貫徹黨在農村設立的各項方針和政策的中堅力量。但是在農村基層黨員隊伍思想建設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思想建設的基礎薄弱,不夠牢固
一是物質基礎的薄弱。經(jīng)濟基礎和物質基礎是農村一切工作開展的基石,薄弱的農村經(jīng)濟導致黨建工作投入經(jīng)費不足,影響黨組織活動的開展。經(jīng)費是黨組織建設的基礎,由于上級政府對村級黨組織建設投入經(jīng)費比例過少,農村黨組織建設多依靠自身收入建設,資金的無法到位導致黨員活動室及配套設施無法健全,農村基層黨組織無法有效開展黨員教育及其他活動,尤其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思想建設成為黨組織建設忽略的方面。
二是黨支部干部能力素質有待提升。農村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是農村黨組織建設的火車頭,也是農村黨員思想建設的“精神領袖”。農村黨組織干部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黨組織開展的有效性,也影響著農村黨員思想建設的開展,黨支部干部需要的是素質的提升,是帶領黨員深入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村級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驅,而農村地區(qū)由于普遍文化素質底蘊的薄弱導致部分黨員干部素質不夠,思想深度不夠,理念高度不夠,導致農村黨員思想建設存在制約性矛盾。
三是黨員后備力量不足。年齡結構不合理是當前農村黨員發(fā)展存在的主要問題,農村黨員存在老齡化的問題。農村經(jīng)濟發(fā)展的滯后,青年優(yōu)秀人才的缺乏,農村基層黨組織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導致黨組織建設進入惡性循環(huán),而老齡化的黨員結構,在文化基礎、學習能力、工作方針等方面跟不上時代的節(jié)奏,嚴重滯后了黨員思想建設的先進性,因此農村黨組織后備力量不足成為農村黨建發(fā)展的矛盾。
(二)思想建設的內容匱乏,不夠科學
一是缺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文化是歷史的傳承、是一個民族崛起的底蘊、是中華民族偉大崛起和實現(xiàn)中國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文明力量。農村基層黨組織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重視程度不夠,忽略對黨員干部增強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忽略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黨員和群眾中的弘揚和發(fā)展,導致農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礎薄弱,嚴重影響了我黨在農村地區(qū)的意識形態(tài)建設。
二是黨政理念學習不夠深入。在黨組織開展黨員實踐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雖然涉及、包含我國黨政、方針、路線以及黨政理念教育,但是存在面廣欠深的矛盾,黨支部在工作中往往重視工作量的完成,忽略了學會、學懂的精神要求。
三是欠缺集體主義觀念教育。黨政理論是黨員學習的基本理論知識,黨員首先要認識到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但是在現(xiàn)實的黨員教育實踐活動中,黨員習慣于應試教導黨的理論知識以完成“任務”,而缺乏黨員本質的任務就是為人民服務。在黨員教育中集體主義觀念教育欠缺,導致其集體主義觀念意識淡薄,諸如在社會工作,鄉(xiāng)村環(huán)境優(yōu)化,精準扶貧方面參與度較低。
四是缺乏道德教育。習近平總書記說:“人而無德,行之不遠。”在農村基層黨員中,有部分黨員雖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向黨靠攏,積極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方針路線,但是存在道德欠缺的現(xiàn)象,在黨支部教育活動中也很少有黨員思想道德建設,出現(xiàn)黨與德分離的現(xiàn)象。
(三)思想建設的方式單一,不夠豐富
一是思想建設方式的單一化。思想建設的方法方式是思想建設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有效的思想建設方式能夠在思想建設的深度和廣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活躍的思想建設方式也對黨員的積極投入性上具有吸引力,但是由于農村物質條件的約束,黨員干部自身知識匱乏,個人素質等方面的原因,農村基層黨支部在開展黨員教育實踐活動中方式單一,枯燥,方法簡單,針對性較差。黨員在參與的過程中也存在著積極性,主動性欠缺等問題。
二是思想建設過程缺乏有效落實。思想建設的過程是整個思想教育系統(tǒng)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思想建設過程切實得到落實是思想建設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直接決定著思想建設的效果。全面從嚴治黨在農村中開展以來,上級黨組織雖制定各種措施和監(jiān)督手段保證思想建設過程的落實到位,但是還是存在黨組織在思想建設過程中的不到位的問題,如過程的不實施,教育活動證據(jù)多次利用等。
三是思想建設成果的信息反饋。這主要是指思想建設工作意見的收集和效果的信息反饋。信息的反饋是思想建設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思想建設工作方式方法,內容等改進的重要指標,對思想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黨的教育活動之后缺少對工作后信息的收集工作,存在思想上的不重視和行為上的不作為,難以在實踐中檢驗思想建設的有效性。
(四)思想建設的環(huán)境復雜,不夠優(yōu)化
一是農村的腐敗問題。媒體報道的一些地方農村危房改造惠民資金被基層干部侵占的亂象,民生工程淪為“斂財工程”,凸顯了基層貪腐的嚴重。部分黨員干部失信于民,損害集體和群眾利益,這造成思想建設環(huán)境的逐漸惡化,農村基層的黨風廉政建設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和挑戰(zhàn)。
二是宗族勢力。農村基層的宗族勢力在歷史發(fā)展長河中起著穩(wěn)定社會,維系發(fā)展的功能,是影響當?shù)厣鐣畹闹匾α恐唬瑢ι鐣后w具有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轉型,農村宗族勢力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逐漸變質,其負面作用逐漸顯露。對抗基層政權,干擾正常工作;架空基層政權,實行宗族法治;操縱基層政權,影響組織建設等。嚴重干擾了農村基層的自治體系,不僅削弱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農村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影響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建設,惡化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思想建設的環(huán)境。
(五)思想建設的制度固化,不夠完善
一是農村黨員干部收入機制不合理,過低的工資報酬不利于調動農村廣大黨員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對于無績效的普通黨員來說,干好干壞都一樣拿固定薪資,這樣的薪資制度造成的弊端致使黨員干部不會積極參與到農村發(fā)展和改革的事務中去,影響農村基層對于思想建設的積極性,也會影響其他農村工作的開展。
二是對黨支部書記績效考核制度的不合理。上級黨組織對黨支部書記的績效考核標準包括黨建工作,新農村建設、維穩(wěn)工作,經(jīng)濟發(fā)展,計劃生育,民主評議六個方面,而在黨組織建設考核中,主要考核內容包括發(fā)展黨員、黨費收繳,黨內學習,黨組織設置,黨風廉政,而缺少對普通黨員思想建設進行制度性考核,來量化黨支部書記思想建設工作效能,因此在農村黨建中,村黨支部書記往往忽略、側輕黨員思想建設。
參考文獻:
[1]陳春燕,時圣玉.關于農村基層黨員隊伍思想建設問題的思考[J].現(xiàn)代交際,2017(10).
[2]舒婧.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J].新西部,2018(23).
[3]霍軍亮.多元文化視域下的農村基層黨員隊伍思想建設探究[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3(02).
[4]佟磊.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建設:問題、成因及思路創(chuàng)新[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8(03).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