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濤 Yang Eun Jin 韓國西京大學
在吳承恩《西游記》中,白骨夫人是白虎嶺上的一具女尸,偶然采天地靈氣,受日月精華,變幻成了人形,得化尸大法。白骨精在原著中是第一個表達“吃了唐僧肉可得長生”這個說法的妖怪,可是關于白骨夫人的后臺及原型并沒有過多地在原著中提及,白骨夫人也是少有的沒有明確后臺的妖怪。原著給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謎,也正因角色的神秘感使得后期出現(xiàn)了許多全新的藝術作品,其中也不乏與原著寓意背道而馳的作品。在以尊重《西游記》原著劇情為正常邏輯的基礎情況下,筆者參考歷史及原著試著對白骨精身份進行推論。
原著中對白骨精是這樣描述:“偶然采天地靈氣,受日月精華,變幻成了人形,得化尸大法?!痹诤翢o背景的條件下,白骨精僅靠采集天地靈氣生存至今,這在《西游記》出現(xiàn)的妖怪中實屬少見。白骨精的法力和法器就更為普通,在每次遇到唐僧師徒都只是簡單地變化成人形,每次又都因被孫悟空識破倉皇而逃。故事除了表現(xiàn)出白骨精利用人性的缺點來挑撥師徒關系以外,其他情節(jié)確實沒有表現(xiàn)出白骨精有任何出色本領和法器,故可以推斷白骨精僅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妖怪。
據近代文學界考證,吳承恩《西游記》的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很多參考宋代(魯迅認為元代)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及宋太平興國年間成書的《太平廣記》等作品。關于白骨精在母本相關故事中的相關記載如下:
母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過獅子林及樹人國第五)中這樣描寫“見坳上有一具枯骨,長四十余里。法師問猴行者曰:‘山頭白色枯骨一具如雪?’猴行者曰:‘此是明皇太子換骨之處?!◣熉務Z,合掌頂禮而行”[1]。在吳承恩創(chuàng)作的《西游記》中,白骨精是白虎嶺上的一個女尸,本名尸魔,也稱白骨夫人,這與《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的白骨-明皇太子的男子一說相違背,但是有野史解說皇太子升仙后留下的妻子是“白骨夫人”,也就是《西游記》中的白骨精。
作為世代累積型長篇小說,其中宋元時期的吳承恩《西游記》母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過長坑大蛇嶺處第六)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猴行者曰:‘我?guī)熢藥X有白虎精否?常作妖魅鬼怪,以至吃人’。云霧之中,有一白衣婦人……婦人聞言,張口大叫一聲, 忽然面皮裂皺,露爪張牙,擺尾搖頭,身長五丈。定醒之中,滿山都是白虎…… ”同時另一母本《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三虎八)中記錄了這樣一段描寫:“敘蒲州人崔韜旅途宿館,見一虎自門而入,于中庭脫去獸皮,變成一奇麗嚴飾女子……二人言及舊事, 韜依妻之言從井中取出虎皮,才穿上便化為惡虎……”[2]通過與母本的對比,可推斷出吳承恩是以白虎精的故事為原型而創(chuàng)作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吳承恩《西游記》原著中孫悟空將白骨精打出原形的時候,白骨上有一行字,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胺蛉恕边@可能意味著白骨精有家庭?!段饔斡洝吩杏涊d,“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痹谠羞@句話同樣也可以推斷出白骨精的家人是確實存在的?!鞍坠欠蛉恕边@是對白骨精的一種稱呼,可以根據這一線索,從白骨精所在的白虎嶺周邊開始試著探尋一下她的圈子。白骨精所在的白虎嶺東面挨著地仙之祖-萬壽山五莊觀主鎮(zhèn)元子,西面接著二十八宿中的奎星-碗子山波月洞主黃袍怪奎木狼[3]。與兩位鄰居的關系推論如下:
1.萬壽山五莊觀鎮(zhèn)元子
(1)鎮(zhèn)元子鄰居
白骨夫人所居住的白骨嶺正是五莊觀西邊,原著中唐僧師徒離開五莊觀西行,不多時便已來到白骨嶺。一心想長生的白骨夫人自然知道鄰地五莊觀有可得長生的人參果樹,卻沒有打五莊觀的主意,這不得不讓人對原著中單純的鄰居關系產生懷疑。鎮(zhèn)元子是地仙之祖,只敬“天地”,三清是其朋友,四帝是其故人,九曜是其晚輩,元辰是其下賓,也許是鎮(zhèn)元子強大身世背景再加上五莊觀的七星鞭等刑具致使白骨夫人避而遠之,只能打著吃唐僧肉的主意。但是法力無邊的地仙之祖鎮(zhèn)元子為何會容忍一個妖怪做鄰居,這種單純的鄰居關系確實有點兒站不住腳。
(2)鎮(zhèn)元子手下(利用關系)
鎮(zhèn)元子作為地仙之祖,容忍白骨夫人在五莊觀附近作惡的話,除非法力或者后臺遠大于自己,要么鎮(zhèn)元子自己就是她的后臺。離開五莊觀唐僧師徒第一次遇到的妖怪即是白骨夫人,也是原著中第一次提出“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妖怪,僅憑這一點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白骨夫人和鎮(zhèn)元子存在某種關系。也許鎮(zhèn)元子仍心存怨恨或受如來之托要湊成九九八十一難,故在唐僧師徒在離開五莊觀后,向妖界散布了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的消息。在《西游記》第三十二回中,金角大王說:“我當年出天界,嘗聞得人言:唐僧乃金蟬長老臨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泄,有人吃他肉,延壽長生哩?!边@句話同樣印證了吃唐僧肉可得長生的傳言在仙界也是眾所周知的,身為地仙之祖,又與唐僧前世金蟬子打過交道的鎮(zhèn)元子更應對此事有所了解。但為了不影響自己的聲譽,德高望重的鎮(zhèn)元子利用手下白骨精卻不幫襯其作惡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3)鎮(zhèn)元子夫人
還有一種推論,鎮(zhèn)元子在得道成仙之前可能是有一位夫人的,鎮(zhèn)元子與夫人兩人共同修煉得道,但是鎮(zhèn)元子只愿做地仙,其夫人則飛升成天仙離他而去或因某種原因去世留下了白骨,隨后這具白骨有了靈氣,變成白骨精,時常會去探望鎮(zhèn)元子,并從他那里得知唐僧的消息。鎮(zhèn)元子與白骨精無論是距離還是前后出現(xiàn)的關系都讓大家覺得兩者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致使白骨精為鎮(zhèn)元子夫人的說法在網絡上被很多西游迷認可并廣泛傳播。但如果白骨夫人是鎮(zhèn)元子的夫人,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白骨夫人不能吃人參果獲得長生,所以才找到吃唐僧肉這樣一個捷徑。關于夫人說的版本也出現(xiàn)了很多,但鎮(zhèn)元子夫人及家人的身份目前也只是猜測完全沒有任何可推敲的依據。
2.碗子山波月洞主黃袍怪奎木狼
白骨精變化村姑遇到唐僧是這么說的:“師父,此山叫作蛇回獸怕的白虎嶺,正西下面是我家?!卑谆X的正西是黃袍怪奎木狼居住的碗子山波月洞附近,僅從這一點也可推測白骨精與奎木狼有著某種關聯(lián)。黃袍怪居住在碗子山波月洞,原是天上二十八宿的奎木狼奎星。因在天界時與披香殿侍香的玉女有情,思凡下界占山為怪,拐到對前世沒有任何記憶的寶象國公主百花羞的轉世玉女,與之做了十三年的夫妻。白骨精與孫悟空打斗時曾說:“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痹谠邪坠蔷墓茌牱秶性敿毜拿枋觯髡屈S袍怪的居住之處。故而,白骨精與黃袍怪的關系也有多重推測。
(1)黃袍怪兄妹(好鄰居)
在乾隆皇帝親自參與改編的戲劇《升平寶筏》(清朝的《西游記》)中,黃袍怪與白骨精夫人是義兄妹,她還曾幫黃袍怪勸百花羞公主回心轉意,但是沒成功,后來白骨精被孫悟空打殺后,唐僧師徒路經黃袍怪的地盤時,黃袍怪把唐僧變成了老虎,為妹妹白骨精報仇。在原著《西游記》中黃袍怪也是白骨精的鄰居,他把唐僧變成老虎確實不能排除為義妹(或好鄰居)報仇的因素。白骨精的軍師黑狐精在白骨精死后投奔黃袍怪時的言行也同樣印證了這一猜測。黃袍怪兄妹(鄰居)的關系說符合故事的前后邏輯,后來也被近現(xiàn)代很多作品借用創(chuàng)作。
(2)黃袍怪夫人
黃袍怪在天庭被抓后說寶象國的三公主百花羞是披香殿侍女,可很多人卻持不同的看法,因為在原著《西游記》第三十回中黃袍怪與白骨精的對話中這樣描述:“那怪咄的一聲罵道:‘你這狗心賤婦,全沒人倫!我當初帶你到此,更無半點兒說話。你穿的錦,戴的金,缺少東西我去尋,四時受用,每日情深。你怎么只想你父母,更無一點夫婦心?’”披香殿侍女下凡雖對前世一無所知,婚后十三年卻與黃袍怪感情不和還出賣癡情的黃袍怪,這的確讓人不易接受。于是出現(xiàn)了白骨精是黃袍怪夫人的推測:侍女下凡遭到懲罰變?yōu)榘坠?,“白骨夫人”也正是黃袍怪所刻寫,百花羞的出現(xiàn)也只是黃袍怪的一種感情寄托,白骨精是為了早日取得真身不得不等待唐僧的出現(xiàn)。關于黃袍怪和玉帝說侍香玉女投胎做了百花羞公主的言論,有人認為這只是在保全白骨夫人同時報復不領情的百花羞公主。
關于白骨精考究的無背景、明皇太子(白虎精)、白骨夫人三種身份的存在都有一定的道理。白骨精是唐僧師徒離開五莊觀遇到第一個的妖怪,也是第一個表達“吃了唐僧肉可得長生”的妖怪,地祖鎮(zhèn)元子可以容得妖怪做鄰居這與白骨精是鎮(zhèn)元子的手下(利用關系)一說相吻合。白骨精軍師黑狐精輔佐黃袍怪肯定了白骨精與黃袍怪的兄妹(好鄰居)關系的說法,至于白骨精所言“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可理解為白骨精與黃袍怪雖關系親密,但各立山頭。個人認為鎮(zhèn)元子手下(利用關系)和黃袍怪兄妹(好鄰居)的原型推論與《西游記》前后發(fā)生的事件更吻合。然而“白骨夫人”的鎮(zhèn)元子夫人、黃袍怪夫人等原型推論是建立在白骨精身上的刻字及鄰居論上,雖可取,但缺少重要的劇情銜接關系,值得進一步推敲。
原著《西游記》白骨精的原型至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這一史詩級巨作給后人都留下了太多的謎團,相信這也正是《西游記》的文學魅力所在。《西游記》中白骨精原型除了本文的整理推測的幾大原型推論還有其他更多的版本,關于新的創(chuàng)作我們應在以原著劇情為依據的基礎上合理拓展,從而弘揚中國傳統(tǒng)的西游文化精神,這也是對吳承恩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