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鄭振鐸先生的文物行政學說(下)

      2019-12-16 11:36:34孟憲民
      東南文化 2019年2期
      關(guān)鍵詞:鄭振鐸文物博物館

      孟憲民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 北京 100009)

      內(nèi)容提要:鄭振鐸先生曾領導全國文物工作九年,全力從事,辛勤策劃,成績巨大。先生留下文物行業(yè)管理的豐富學說,主要有:文物是當代與未來發(fā)展的基礎和源泉,要給予其應有地位;文物保護單位體制帶有根本性;保護地面地下文物的主要目的是為遺產(chǎn)學習推陳出新和進行愛國愛鄉(xiāng)教育;考古隊伍要壯大,成為有關(guān)建設的先遣隊;博物館要加強科研,把握性質(zhì)、任務及辯證關(guān)系;地方要組織專家負責的文物管理委員會。新時代提出新要求,先生的“文物行政學說”是他留給我們的重要遺產(chǎn),今天的文物工作者急需學習這一理論并以之為基礎探求創(chuàng)新之路。

      五、博物館的性質(zhì)、任務及“辯證關(guān)系”

      鄭振鐸先生對博物館早有研究,1927年在法國三個月,日記內(nèi)提及二十多次到博物館且有不少評論?!督倌旯懦枪拍拱l(fā)掘史》也提到博物館[41]。先生文集有1953年手稿《故宮博物院改進計劃的專題報告》,有“處理故宮文物的初步方案”,提出分配各地、巡回展覽、國際交換等建議[42]。

      (一)“怎樣地為科學研究服務”

      1956年全國博物館工作會議,先生“開幕辭”提綱[43]的題目即“博物館事業(yè)應該為科學研究服務”。他列出很多“要”來講“怎樣地為科學研究服務”,現(xiàn)場所講,想來還細致。

      第一,要“建立正確的鑒定制度,分別真?zhèn)危脊虐l(fā)掘品加以科學的整理,做到任何一件藏品都成為可靠的科學研究的依據(jù)與基礎”。第二,“要聯(lián)系群眾展開搜集和考古發(fā)掘”,使藏品“日益豐富起來”,“能供給科學研究者以更多的研究資料”。上海博物館在廢銅里搜集文物和南京博物院的考古發(fā)掘工作都是值得推廣的。第三,“要有健全的保管制度和科學的陳列方法”,能很好地供給學生和專家研究資料。第四,“要盡量”給廣大人民群眾以參觀、參考的便利,并把介紹、解釋、宣傳作為經(jīng)常性工作?!安灰侣闊?。要主動,要負責。除了不能時時暴露或開闔的最珍貴的古文物之外,應該充分地公開各種重要的藏品。”第五,“要盡量”供給學校、研究機構(gòu)和專家們照片、拓片、復制品(模型)或各種記錄性的文件。第六,“要成立學術(shù)委員會、延聘館內(nèi)外的專家們,特別是延聘所在地的學校教師和研究機構(gòu)、產(chǎn)業(yè)部門里的研究人員們組織之。經(jīng)常要和各部門聯(lián)系,不能采取關(guān)門主義”。

      先生還列出供會議批評和討論的問題,首先即為集中和分散問題:以中國之大,不宜過分集中。除了特別重要的國寶性文物之外,一般應該分散各地,保存其地方性,并發(fā)揮每個博物館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讓地方博物館有更大的“自治權(quán)”,中央不要抓得太緊,扣得太死,譬如,考古發(fā)掘工作,對有條件的館,根據(jù)“條例”應該鼓勵其積極進行。

      (二)各項性質(zhì)、任務的“辯證關(guān)系”

      先生總結(jié)1956年全國博物館工作會議首要收獲為對博物館的幾個“明確”[44]:明確了博物館是最高的文化藝術(shù)成就的最具體的表現(xiàn);明確了博物館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求知之門;明確了博物館的基本性質(zhì)——科學研究機關(guān)、文化教育機關(guān)、物質(zhì)文化與精神文化遺存和自然標本的主要收藏所,和基本任務——為科學服務、為廣大人民服務;還明確了博物館為更好地完成光榮任務必須加強科學研究工作。

      “博物館的性質(zhì)特點就是由于同時具備這樣三種性質(zhì)”,三方面存在“不可分割的辯證關(guān)系”。先生強調(diào)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保證“文化教育工作的質(zhì)量”,“古語云:‘深入淺出’,不深入如何能夠淺出呢?”

      對博物館的基本任務,先生指出“二者是統(tǒng)一的,有著提高與普及的辨證關(guān)系,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也是為科學研究服務,而且向科學進軍不只是少數(shù)專家的事,需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為科學研究服務也是為了長遠的人民利益服務”。

      (三)“半坡遺址博物館”的思辨

      對西安半坡博物館的建立,先生指導入微,如1956年給夏鼐的信:“陳副總理也到半坡遺址及工作站參觀過,很感興趣。他主張立即把遺址保護起來,并設一博物館在其旁。我們都很興奮,擬即進行計劃修建事。石興邦有信給你,問如何保護法。你們決定了沒有?最好是:(一)先搭草棚,遮避風雨。(二)不讓游人到遺址上去參觀。因游人踩踏一次,遺址就會受到若干損害也?!保?5]

      “半坡倒可以暫緩發(fā)掘”,信中還討論另一項發(fā)掘:“豐鎬遺址的事,已解決。磚廠決定停工,將任務分配給其他廠。但我們應該早日開始發(fā)掘才是?!笨磥砬笆觥肮膭睢辈┪镳^進行發(fā)掘,也要注意挖什么。

      “半坡遺址博物館”的建立,是我國文物博物館工作的重要成就,先生1957年介紹:建廠過程發(fā)現(xiàn)的“這遺址便立即被保存下來,今已成為一個半坡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博物館了”[46]。對古遺址、古墓的保護,“是一個好例”。但同年日記所載他在陜西講話則提到,該館“現(xiàn)有十多個人,其實只要三五人即足夠了”。

      1958年的全國文物博物館工作會議,先生講話點到半坡遺址“蓋了一個大建筑,花了三十多萬元,實際上沒有這個必要”。他提出要檢查浪費保守現(xiàn)象,說“如何向人民群眾進行文物的宣傳問題和普及問題要特別加以注意”,要“為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做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工作”[47]。

      (四)“上下古今的一個地方博物館”

      先生說博物館花錢多人也多,主要是想在我國辦更多的好的博物館。這在他1957年訪問外國的日記中多有抒發(fā)。

      蘇聯(lián)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藝術(shù)博物館“所有重要的大型的雕塑,都是石膏的模型,我們大可以創(chuàng)立這樣的一個雕塑博物館也”。回國前一天,下著雪又去參觀該館:“不出國門,而集中世界重要的文化、藝術(shù)遺產(chǎn)于一堂,其便利為如何乎?中國何時才能有此種博物館呢?”當天還記到“莫斯科歷史與改建博物館參觀,其陳列方法亦有獨特之處”。

      在保加利亞,記卡贊洛克市博物館,“即是上下古今的一個好的地方博物館”。轉(zhuǎn)天到達特爾諾沃市,記參觀州立博物館,“也是上下古今的一個地方博物館,特別強調(diào)這個古都在復興運動、革命運動的重要地位”。先生未取尋常地志或歷史博物館的說法,強調(diào)“上下古今”或有空間時間、地面地下概全的深意。因為在那個“好的”館參觀后,“繼到一山頂特拉基人墓里參觀,保護得很好”。

      該國的“博物館城或博物館區(qū)”,先生也兩次記到?!拔钇淇脊叛芯克L,談及保護文物事”:該國設立統(tǒng)一的博物館委員會,規(guī)定修復、保護的措施;把整個居民區(qū)作為博物館的城市,由博物館委員會提出,由部長會議作出決定公布。這與捷克斯洛伐克“保護城”有別,但先生都很重視,大概在設想祖國該如何去做吧!

      從實際出發(fā),并汲取外國經(jīng)驗,先生對我國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給予了全面指導,將其與包括考古在內(nèi)的科學研究、根本性的文物保護單位體制,進行了緊密聯(lián)系。

      六、“地方文物管理委員會”的組織

      《文化部文物局1950年工作總結(jié)報告》(以下稱“《總結(jié)》”)為先生親筆,提出初任局長時面臨的兩個嚴重問題:一是地方的“無政府”狀態(tài),一是干部的缺乏。

      (一)文物管理委員會及其“主要任務”

      先生文集的書影,有他起草三種法規(guī)的手跡,《地方文物管理委員會暫行組織通則》(以下簡稱“《通則》”)為其一。起草前先生已做大量工作和調(diào)研:“一年來成立之‘文物管理委員會’統(tǒng)計”,計“共三十所”[48]?!锻▌t》附于1951年《中央人民內(nèi)務部、文化部頒布“關(guān)于管理名勝古跡職權(quán)分工的規(guī)定”,“關(guān)于地方文物名勝古跡的保護管理辦法”的命令》之后[49]。

      前者第一條即:“革命史跡、烈士陵園、宗教遺跡、古代陵墓、古文化遺址、山林風景、古代建筑的保護管理。由內(nèi)務主部管。其中具有重大歷史、文化、藝術(shù)價值的,內(nèi)務部應會同文化部加以保護管理。”這很對路,當時內(nèi)務部是管治安,領導警察的。

      后者只一大段話,前幾句是:“在文物古跡較多的省、市設立‘文物管理委員會’,直屬該省、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員會以調(diào)查、保護并管理該地區(qū)的古建筑、古文化遺址、革命遺跡為主要任務。由該省、市文教機構(gòu)和民政機構(gòu)會同組織之,以該二機構(gòu)的負責人為當然委員,并延聘當?shù)貙<覟槲瘑T或顧問?!边@也很對路,“調(diào)查”被定為文物管理委員會的首位任務。

      先生在《通則》的正文,細化了文管會的任務,“發(fā)現(xiàn)”破壞,列為首位任務“調(diào)查”之首項:“凡發(fā)現(xiàn)有破壞、盜掘或有其他危險情形時,應立即會同有關(guān)部門作緊急的措施?!边@更對路:發(fā)現(xiàn)損害是保護的開始,與一般文教工作不同,揭示損害是“正能量”,屬于“搶救第一”。

      (二)“由專家們負責管理”

      先生的《總結(jié)》,開始就提出管理干部條件:“一方面需要高度的專家的知識,一方面又要掌握政策,確定方向,需要較深的政治修養(yǎng)。像這樣兼有二者之長的干部人才,很不容易找到?!保?0]

      對文物管理機構(gòu)及其人員,先生極重視,《記阿旃他的壁畫》著于1955年,但仍道出1951年訪問印度時該國專家所言:“印度政府……逐步地管理了全國重要的古跡、石窟、廟宇、文化遺址等,并各設有保管的機構(gòu),由專家們負責管理?!保?1]同年先生發(fā)表文章提到我國類似情況:“最重要的建筑物,是必須保持原狀,不得加以利用的,且設有專門機構(gòu)負保護、保管之責,并從事研究工作?!保?2]

      印度的五千多處國定古跡遺址是由中央考古機構(gòu)按與全國政區(qū)不同的文物區(qū)劃設立分支,委派雇員管理,還設若干專業(yè)科研機構(gòu)在不同城市。筆者二十多年前訪問該國時曾問及:為何機構(gòu)稱“考古調(diào)查所”?一位官員兼建筑專家回答:因一切工作都以廣義的考古調(diào)查為先導。又問:有何管理難題?答曰:專家組成的該所威信很高,能得到政府各部門包括警察及軍方的支持,只是僧侶不太好打交道。

      先生很早就關(guān)注文物管理機構(gòu)情況,所以才有誠邀專家到文物局機關(guān)任職的舉措。到了1955年,他仍在思索,寫出那位印度專家在1951年說過的話。

      (三)“需要和力量之間”相距很遠

      談到文物工作的空前發(fā)展,先生總說“首先是培養(yǎng)干部”,且數(shù)字精確:“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在解放初期,全所只有三十七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到將近八倍,即二百九十二人。從1952年到1954年止,每年舉辦一次考古工作人員的訓練班”,一共訓練了三百四十一人[53]。

      但工作人員的隊伍“比起浩浩蕩蕩的基建隊伍來,那簡直是‘滄海之一粟’。需要和力量之間,相距得很遠”[54]。這也是先生對“國情”的判斷。

      他發(fā)出一個歷史的質(zhì)問:“只靠著幾百個人,甚至幾千、幾萬個人的力量,如何能在全國范圍內(nèi)做好工作呢?”[55]先生力排眾議,反對主動發(fā)掘帝陵,這才是主要原因。

      七、給文物“以應有的地位”

      1950年10月1日,先生發(fā)表《給“古董”以新的生命》。一切歷代的“文物”有什么用?先生認為,給“古董”以新生命,就是使它復活,積極地表現(xiàn)其功用,使它能夠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繼而回答:歷代文物是人民的創(chuàng)作,足以表現(xiàn)民族成就,說明它們那個時代的生活,也活生生說明歷史的發(fā)展過程,可以解答許多歷史疑題,“我們?nèi)绻o它們以應有的地位,它們便會重新放射出光芒萬丈的新的生命和新的光彩出來?!保?6]先生表達了讓文物“活起來”的意愿及改進博物館工作的想法,同時也留下問題:文物“應有的地位”該是什么?

      (一)“祖國文物的科學價值”

      這是先生一手稿[57]的標題,約在1953年講座之前,盡管只是提綱,又未見發(fā)表,但仍是對所謂文物價值等概念的權(quán)威注解之一。

      “緒言”部分:(1)肯定祖國文物的科學價值,不僅是文藝的,欣賞的。(2)一切開放,公開,見得多,識得廣,出土多,發(fā)現(xiàn)多,可掌握全面,有新的認識?!耙蛑?,祖國文物乃可有正確的、全面的認識與研究,且發(fā)現(xiàn)其正確的價值與應用?!?/p>

      “保存、保護”部分,先生首先列“破壞原因”,首條是人為原因;“保護”是“禁止盜運、盜掘,不受有意無意的破壞”;“保存”則是“以固鍵為保存,不如以公開為保存”,這更有新意——讓人民了解文物具有多重意義。西安秦兵馬俑坑發(fā)現(xiàn)后,采取的邊保護、邊發(fā)掘、邊開放參觀的方法值得推廣,就是這個道理。

      文物“在歷史科學上的價值”,先生認為“正確的真實的人民的歷史,必須實事求是,無征不信”。“過去只在文字上兜圈子,越說越糊涂。今后必須證以實物?!?/p>

      文物“與自然科學”,他認為“一部科學史,是光榮的,但大家都忘記了”,舉了一些例子。

      文物“與創(chuàng)造新文化的關(guān)系”,他則列出“愛國主義的教育”、“自信心”、“民族形式的重要”。接著又指出,那“多種多樣的弘偉的成就”是“汲取不盡的源泉”。這是先生首次提到“源泉”!而且“不是原封不動的抄襲”,“為了參考,是多多益善的”。

      最后是“今后的工作”,先生指出,保護是“基本的工作”:“不留下,如何知道其好壞?如何能博收而約取之?”

      (二)“推陳出新”的基礎

      先生1953年講座把文物的實際作用分為三點:第一是物質(zhì)文化,作為最有價值的例證,說明甚至解決歷史問題;第二是人民所創(chuàng)造,具有不朽的人民性;“第三,它們可供我們學習,‘推陳出新’,創(chuàng)造現(xiàn)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shù)”。

      推陳出新的“基礎”說,提出于1953年講座“未來的展望”。先生強調(diào),基建部門是為經(jīng)濟建設服務的,而考古“是為文化、藝術(shù)、歷史科學以及經(jīng)濟等等的研究工作服務的”,將發(fā)現(xiàn)更眾多、更豐富的民族遺產(chǎn),作為“‘推陳出新’的基礎”。

      隔一年后,先生成為文化部副部長,再次強調(diào)“推陳出新”:出土文物“將給予我們的科學界和藝術(shù)家們以無窮盡的新鮮的研究資料和吸取豐富的養(yǎng)料的泉源”。進一步指出“我們的科學史,我們的藝術(shù)史,都是不平凡的。過去曾經(jīng)是‘數(shù)典忘祖’,原因之一是資料的缺乏”?!肮餐龊帽4?、保護地下文物的工作”,也是“為了發(fā)展今天和明天的文化、藝術(shù)”[58]。

      (三)創(chuàng)新與凝聚力的共同“源泉”

      文物“應有的地位”是什么?直到1956年底先生或許才作出了自己滿意的回答,這是上文已引述的:“我希望人人能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來保護地面和地下的文化寶藏,這不僅僅是為了學習遺產(chǎn)推陳出新的需要,還要為后代的子子孫孫保存文化遺產(chǎn),作為對他們進行愛國愛鄉(xiāng)教育的力證?!蓖ㄟ^多年探索,先生回到給“古董”以新生命的原點。

      文物的現(xiàn)代意義究竟是什么?從來學者中,或許只有先生的這個說法最貼切。保護文物,特別是地面地下者,是當代也是后代用來學習遺產(chǎn)推陳出新和進行愛國愛鄉(xiāng)教育的基礎,是一地一國創(chuàng)新與凝聚力的不竭源泉。而創(chuàng)新力與凝聚力,缺一不可地共同構(gòu)成的生命“活”力,正是人類發(fā)展的根本力量!

      “社會主義的文化,并不能從空而降”,在這個說法之前,作為文化部副部長,先生曾發(fā)表“關(guān)于民族文化遺產(chǎn)發(fā)掘問題”的講話:“民族文化遺產(chǎn)歷史久遠,并非空話”,“文化工作的百花齊放,也應該包括考古工作、文物工作在內(nèi)”[59]。

      先生希望給文物的地位,是學習遺產(chǎn)推陳出新的基礎地位,是創(chuàng)新與凝聚的源泉地位,如“眼睛一樣”的地位。給予文物這樣的地位,意義重大。全國文物、遺產(chǎn)方面的工作目前空前活躍,我們要看到,文化和旅游的活動很多只是表象;保護地面和地下的文化寶藏,學習遺產(chǎn)推陳出新與愛國愛鄉(xiāng)愛地球的教育,才是根基,才有光明的前途與未來。

      八、小結(jié)

      是“全力從事、辛勤策劃”,還是“好大喜功”?從歷史對先生的這個疑慮出發(fā),本文先探索了鄭振鐸先生的從政基礎和立場,而后介紹了鄭振鐸先生對文物保護單位、考古、博物館、人員組織等工作的見解,最后試析了給以文物應有地位的問題。

      先生從事文物行政,雄厚基礎在“新文化”、“五四運動”,立場出于著作《近百年古城古墓發(fā)掘史》之前沿,人們多有誤解,在所難免。先生最重大的貢獻是發(fā)明了“文物保護單位”的體制,提出公布名單和管理的工作帶有根本性,希望人人能“像保護眼睛一樣”來保護文物。與此聯(lián)系最緊密的是考古和博物館工作,先生對前者提出要壯大隊伍,適應有關(guān)建設的需要,做先遣隊;對后者,先生提出要重視科研,處理好各項性質(zhì)任務的辯證關(guān)系。先生為政之初,研究人員組織較多,提倡成立文物管理委員會和由專家負責管理。到底應給予文物什么地位,先生驟然逝世,當然來不及給出結(jié)論,但還是道出文物是人民及其后代創(chuàng)新與凝聚力的基礎和源泉。他促使人們思考:保護文物特別是那些與土地及生態(tài)環(huán)境聯(lián)系緊密者,對建設“五位一體”文明具有戰(zhàn)略意義,是否應給予全社會發(fā)展的中心地位。

      先生的“文物行政學說”是我們今天急需學習的重大行業(yè)遺產(chǎn)。新時代的中國領導人已對文物工作做出新指示(新華社北京2016年4月12日電),要求“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鄭振鐸等一代前輩的思想光耀在前,重溫他們的夢想,學習他們的遺產(chǎn),我們才能進一步創(chuàng)新并凝聚大眾,使文物及有關(guān)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推介先生學說,筆者實屬勉力而為,內(nèi)容所及的也只一部分,還有許多需要研究,如先生1950年《總結(jié)》所提“未呈準公布”的《文物捐獻辦法》《文物登記辦法》。先生曾捐獻為研究而收集的文物,對這方面的感知應較深刻。

      紀念鄭振鐸先生,是長期的事、大眾的事。沿著先生走過的路,國內(nèi)國外的,走走,看看,問問,也可告慰英靈。筆者曾在甘肅敦煌看143號窟,到江蘇蘇州去石湖,確有感悟:重走鄭振鐸之路,是一項亟待開發(fā)的研習之旅。

      [41]鄭振鐸:《近百年古城古墓發(fā)掘史》,《鄭振鐸全集》第14卷,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第578頁。1930年商務印書館首次出版。

      [42]鄭振鐸:《故宮博物院改進計劃的專題報告》,1953年5月30日,據(jù)文化部檔案室藏鄭振鐸手稿排印。

      [43]鄭振鐸:《博物館事業(yè)應該為科學研究服務——全國博物館工作會議的開幕辭(提綱)》,《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6期。

      [44]鄭振鐸:《全國博物館工作會議總結(jié)報告(提綱)》,《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6期。

      [45]鄭振鐸:《致夏鼐》,1956年3月25日。

      [46]鄭振鐸:《光輝燦爛的國寶——新中國是怎樣保護文物古跡的?》,1957年8月23日,據(jù)北京圖書館藏鄭振鐸手稿排印。

      [47]鄭振鐸:《全國文物博物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鄭振鐸全集》第14卷第563頁,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原載《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3期。

      [48]鄭振鐸:《一年來“文物工作”綱要》,1950年9月18日,據(jù)文化部檔案室藏鄭振鐸手稿排印。

      [49]國家文物事業(yè)管理局、南開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專業(yè)編?。骸督▏詠砦奈锓顓R編》,1982年5月。非公開出版物,油印本。該法令的原貌難見于一般有關(guān)法規(guī)匯編的出版物,故加注。

      [50]鄭振鐸:《文化部文物局1950年工作總結(jié)報告》,1951年1月12日,據(jù)文化部檔案室藏鄭振鐸手稿排印。

      [51]鄭振鐸:《記阿旃他的壁畫》,《鄭振鐸全集》第14卷,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第81頁。原載《文藝報》1955年第13號。文集未收。

      [52]同[31]。

      [53]同[21]。

      [54]同[32]。

      [55]同[34]。

      [56]鄭振鐸:《給“古董”以新的生命》,《文匯報》1950年10月1日。

      [57]同[27]。

      [58]同[30]。

      [59]鄭振鐸:《關(guān)于民族文化遺產(chǎn)發(fā)掘問題》,1956年4月21日在杭州對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建設部門工作者的講話(提綱),據(jù)文化部檔案室藏鄭振鐸手稿排印。

      猜你喜歡
      鄭振鐸文物博物館
      十二點鐘
      文物的棲息之地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6
      鄭振鐸炒股
      博物館
      小太陽畫報(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文物的逝去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8
      文物超有料
      鄭振鐸虛心接受批評
      露天博物館
      文物掉包案
      鄭振鐸與馮孟顓
      天一閣文叢(2011年1期)2011-10-23 01:44:15
      奉节县| 宜都市| 木兰县| 南漳县| 隆子县| 扎赉特旗| 安新县| 义乌市| 竹溪县| 沁水县| 滨海县| 衡南县| 高雄县| 息烽县| 锡林浩特市| 安仁县| 安顺市| 南投市| 天峨县| 塔城市| 鹤庆县| 炉霍县| 璧山县| 渑池县| 瓮安县| 淮南市| 靖宇县| 德兴市| 井陉县| 祥云县| 阿荣旗| 墨玉县| 剑阁县| 南昌市| 峨边| 新蔡县| 桐梓县| 平遥县| 象州县| 汉中市|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