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喜
(山西省太原市北張小學校,山西 太原 030006)
小學音樂課堂的開設(shè),對于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多方面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沒有重視音樂課的重要性,沒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更加重視音樂教學的開展,要革新教學理念,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更為豐富的教學方式你方法,這樣才能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不斷提高,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塑造學生良好的審美情操。
小學生尚處于形象化思維的階段,此時如果教師只是將那些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進行直接講解,學生在理解和接受的過程中會有較大難度,無法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運用符合學生思維特征的教學方式,注重開展直觀教學,這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幫助學生輕松的學習知識,并且也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進行,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例如在“基本樂器認識”內(nèi)容的教學中,以往教師只是為學生直接介紹弦樂器和打擊樂器的專業(yè)知識,然后學生們對其缺少認識,對老師的講解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學就必須要運用更加直觀生動的教學方式,比如在為學生介紹碰鈴這個打擊樂器的時候,不能只是告訴學生這是一種民族樂器,現(xiàn)狀是什么樣的,有著什么樣的特殊的音色和音域等,應該真正地為學生展示出這件樂器,讓學生真正的拿到手里,細心的觀察,自主演奏出美妙的聲音,這樣學生能夠形成更為深刻的印象。當然,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不可能每次都是用實物進行直觀教學,教師在教學要始終關(guān)注學生這種形象化思維的特點,善于運用多媒體等各種手段讓學生形成直觀形象的認識,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為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然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教師就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讓學生自主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在輕松活躍的環(huán)境中接受音樂知識,受到音樂藝術(shù)的熏陶[2]。小學生的心理發(fā)育尚不成熟,他們天性喜歡做游戲,在游戲中會感到快樂,并且好像是不知疲倦似的,所以為了降低學生上課時的逆反情緒,教師就應該遵循小學生這樣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恰當?shù)娜谌胗螒蚪虒W,讓學生們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音樂《捉迷藏》這首歌曲的時候,這就是與游戲聯(lián)系緊密的兒童歌曲,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組織學生在課前開展捉迷藏的游戲,這樣學生們一定會踴躍的參與其中,游戲結(jié)束后他們還意猶未盡。趁著學生們這樣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這首歡快活潑的歌曲,學生在傾聽的時候又能夠認識到歌曲中的新鮮元素,這首歌曲把季節(jié)變化用捉迷藏的形式描寫了出來,學生們發(fā)現(xiàn)原來捉迷藏還有這么豐富的內(nèi)容,學習的熱情高漲,學習積極性很高,積極的學唱這首歌曲,從而在這樣活躍愉快的教學氛圍下,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任何是藝術(shù)形式都是一種情感表達的形式,音樂之所以成為全世界人民無障礙交流的方式,主要就是音樂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能夠引導人們的情感共鳴。音樂教學是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進行音樂知識、歌曲的教學,還應該注重挖掘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滲透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從而引導學生在審美實踐的過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感受音樂藝術(shù)的魅力[3]。例如在教學《嘀哩嘀哩》這首兒歌的時候,這是首關(guān)于春天的歌曲,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都說一說對春天這個季節(jié)的認識,這樣學生們踴躍發(fā)言,會說春天來了之后,樹綠了,小草出來了,花開了,河水解凍了,處處都是生機盎然的感覺,這時老師說:“春天就在我們身邊,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我們大家應該用心去觀察,去感受。”這樣就激發(fā)出了學生對春天的情感,通過學習這首歡快自然的歌曲,更加能夠加深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通過情感教育的滲透,發(fā)揮出了音樂傳遞交流情感的優(yōu)勢,教師以自己飽滿的情感觸動了學生內(nèi)心的波瀾,從而讓學生們用心感悟音樂的真諦,這樣能夠凈化他們的心靈,有助于良好品質(zhì)的養(yǎng)成,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所以這樣的課堂就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總之,音樂是一門美學課程,要想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音樂教師要革新教學理念,在傳授音樂基礎(chǔ)知識,教學生唱歌的同時,還應該對學生情感道德的塑造,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藝術(shù)的魅力,更加熱愛音樂藝術(shù)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