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丹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在高校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審美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這一內容的教學不僅能夠拓展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修養(yǎng)。在當前階段的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師要注重這一方面的審美教育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全面的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音樂的審美教育對于現(xiàn)代的大學生來說,在人格的塑造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并且現(xiàn)在大學生通常在人格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人格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也會決定一個人未來的發(fā)展命運。人格是一個人發(fā)展的精神源泉,健全的人格能夠賦予學生一個積極健康的、向上的精神世界,帶給學生更美好的生活體驗和幸福的感覺,引導學生走上更加幸福的、正確的人生道路?,F(xiàn)代的大學生正是迫于來自于各個方面的壓力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人格問題,通過開展音樂的審美教育來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完美的人格是當前階段教師需要完成的嶄新教學任務。學生的審美能力包括他們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和表現(xiàn)美三個方面的能力,但是這一能力的形成需要學生不斷的積累審美經(jīng)驗、人文知識,學生通過欣賞不同主題的、不同風格的、不同內容的國內外的音樂作品,能夠有效的拓展他們的音樂視野,豐富他們的音樂知識,從而增強他們對于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幫助他們更好的鑒賞音樂。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對于非音樂的耳朵,哪怕再美的音樂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現(xiàn)階段培養(yǎng)大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能夠幫助他們健全人格。除此之外,音樂審美教育也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審美觀是幫助一個人用正確的審美方法對待生活、認識自然、進行文學藝術的審美活動的總體表現(xiàn),也是表現(xiàn)一個人的審美情趣和理想的集中表現(xiàn),對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等等都有顯著的積極作用,教師需要利用這一途徑推動大學生人格的塑造。
音樂是表達藝術情感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一種情感的藝術形式,因此,音樂教育也是一種情感方面的教育,他對于學生的情感熏陶、啟迪以及影響等都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尤其是在當今社會,情商的作用更是其他的能力不可替代的。所謂情商,就是人們的智力情緒,是近半個世紀新提出的新興概念,主要指人們在情緒方面、意志力、耐挫力等放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品質。相關專家認為,情商是個體生存中最為重要的一項生存能力,也是人們進行情感表達的關鍵所在,作為情感教育方面的學科,音樂教育在情商的而培養(yǎng)方面能夠起到非常顯著的推動作用,并且其重要性也受到了各個方面的關注。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表現(xiàn)情商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夠推動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系、和諧的氛圍,緩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將這一情景放入到高校的教學中,就轉變成了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的溝通交流能力、寬容的對待他人、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除此之外,情商中的耐挫力、自信心等也是幫助學生更快的適應社會的重要部分,不論是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定的耐心、毅力和自信心,只有具備了這些堅定的意志才能夠引導學生走向成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多的加入一些積極向上的作品,有助于增強學生自信、磨煉意志。
人是一種高級的動物,一旦產生了情感,就必須要將其釋放出來,這是人的生理需求也是人的心理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保持人們在心理、生理方面的平衡。因此,對于大學生來說,只有合理的、恰當?shù)倪M行了情感的釋放,才能夠持續(xù)在積極地狀態(tài)中進行學習、生活,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心中積累了太多的情緒,不論這種情緒是積極地還是負面的,只要無法釋放這些情感,就會產生不安的表現(xiàn)?!扒楦嗅尫拧崩碚摼陀羞@樣一種觀念,人的各種需要往往都會受到道德、宗教等因素,這種心理能量能夠很好的通過音樂的形式進行排解。大學生,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學生由于受到了就業(yè)、升學等方面的壓力,加上社會經(jīng)驗不成熟、容易產生壓抑的情感裝填,進行合理的音樂審美教育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排解這些壓力,為他們走向社會鋪設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在教學中,教師要選擇直達靈魂深處的作品,根據(jù)學生的喜好選擇作品,將學生的精神和作品融入在一起,產生情感的碰撞,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總之,在高校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審美教學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需求,采取多樣的教學內容和手段來引導學生投入音樂課程中來,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帶動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