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苒
我去看過蘇州的橋、杭州的橋,還有烏鎮(zhèn)、桂林等等地方的橋,與江南水鄉(xiāng)的小橋流水相比,倫敦的橋就要更大、更高,顯得英國王室的住地很壯觀的樣子。第一次去英國,在泰晤士河畔徒步,自然不會錯過倫敦的橋。倫敦塔橋被稱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橋梁,它的造型非常獨特,是倫敦的標志性建筑,橋梁宛如倫敦的大門。如果跟世界上最長的粵港澳跨海大橋、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和世界第二大跨海大橋相比,它的獨特外觀絕對能把世界上所有的橋梁都比下去。不過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在倫敦見到的第一座橋并不是倫敦塔橋,而是漂亮又古老的倫敦橋,雖然只有“塔”一字之差,卻是錯得好遠。
泰晤士河上有33座大橋,倫敦市中心地帶就有八座橋,從地圖上自北向南往下數(shù)依次順序是:1、黃綠色威斯敏斯特橋,標志是邊上有大笨鐘;2、50周年紀念橋,是白色尖吊橋;3、滑鐵盧橋,長得特別像倫敦橋;4、黑衣修士橋,紅邊白橋;5、千禧橋,超細白色彩虹橋;6、南華克橋,綠邊黃橋;7、倫敦橋,棕色拱橋;8、倫敦塔橋,藍色標志性塔樓。
倫敦塔橋即Tower Bridge,在有倫敦外景的電影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好萊塢商業(yè)大片如果需要毀滅倫敦,那么你一定會看到倫敦塔橋被炸掉這樣的片段,如此可見這座大橋是多么出名,完全就是倫敦城的名片和建筑代表。
倫敦塔橋的雙塔是倫敦市內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橋身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寬闊的懸空人行道,兩側裝有玻璃窗,行人從橋上通過,可以飽覽泰晤士河兩岸的美麗風光。下層可供車輛通行。當泰晤士河上有高桅船只通過時,主塔內機器啟動,橋身慢慢分開,向上折起,船只過后,橋身慢慢落下,恢復車輛通行。倫敦塔橋位于倫敦東部,是泰晤士河下游的第一大橋,倫敦塔橋于19世紀末期建成,歷時近9年。這個維多利亞時代的壯麗工程是由瓊斯爵士所設計,成為倫敦的標志性建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倫敦塔橋剛竣工時,第一個月便開啟了600次。兩塊活動橋面,各自重達1000噸。從遠處觀望塔橋,雙塔高聳,極為壯麗。這座橋上的塔樓可能使它比世界上任何橋都顯得更為宏偉,它象征著昔日的大英帝國和繁忙的泰晤士河,塔樓內部還設有若干房間。傳說中007隸屬的M部門就在大橋下面地下室的某扇門里。
真正的倫敦橋距離倫敦塔橋并不遠,其實就是一座寬大的普通公路橋。在如今這座倫敦橋落成之前,這里一直都是連接泰晤士兩岸的交通要道,從羅馬時期的木橋到后來的石拱橋,再到今天的倫敦橋。而童謠中的“倫敦大橋垮下來”相信也和倫敦橋以前的幾次坍塌有關系。
經(jīng)過倫敦橋,沿泰晤士河繼續(xù)上溯,便是南華克橋。這座大橋的橋身為黃綠色,始建于1814—1819年,經(jīng)過1912-1921年的重建,于1921年正式通車。
再然后就是我這次倫敦之行最喜歡的打卡圣地——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2000年建成使用的倫敦千禧橋是一座只允許行人通過的步行橋,鏈接北岸的圣保羅大教堂和南岸的Tate現(xiàn)代藝術館,由于千禧橋的設計和造型十分具有特色,因此千禧橋繼塔橋成為最受歡迎的影視取景地之一。
英國相關部門于1996年開始收集千禧橋的設計稿,最終收到約150份設計稿,并由當?shù)氐木用裢镀边x出最終方案。千禧橋于1999年落成,于2000年5月13日正式開放,由于難以負載過多的觀光人潮造成一種重力的共振效果,導致橋面劇烈晃動,千禧橋只開放了三天倫敦當局便暫停使用,在裝置了90個避震器之后于2002年2月21日重新開橋。
看過電影《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的影迷朋友應該對這里不陌生,電影中整座千禧橋被食死徒連根拔起,散落的鋼條和橋上的行人落入泰晤士河中,這個畫面可是深深地印到我的腦海中,真正踏上千禧橋的時候仿佛隨時都有一種馬上要翻車的感覺。
千禧橋向上便是黑衣修士橋(Blackfriars Bridge),這座橋身為紅白色的大橋建成于1869年,在維多利亞女王的主持下通車。令這座大橋成為世界焦點是在1982年6月,意大利最大私人銀行的前主席Roberto Calvi被發(fā)現(xiàn)吊死在其中一個拱門上,雖然他的死最初被認為是自殺,不過2002年,經(jīng)過調查后認為他是被黑手黨所謀殺,由此又為黑衣修士橋披上了陰謀論的悲劇神秘色彩。
再然后,滑鐵盧大橋(Waterloo Bridge),中文的導游手冊上稱滑鐵盧大橋為“藍橋”,但是滑鐵盧大橋從來都沒有被稱作為藍橋,只不過以滑鐵盧大橋名字為標題的電影Waterloo Bridge在漢語中被譯成了《魂斷藍橋》?!八{橋”來源于中國傳說,說的是一個叫尾生的癡心漢子和心愛的姑娘約會在橋下,可心上人遲遲沒來赴約,不幸的是大水卻漲上來了,這個癡情漢為了信守諾言堅持不肯離去,最后竟然抱橋柱溺亡。據(jù)說,他們約定的地點叫藍橋。從此之后,人們把相愛的男女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被譯作《魂斷藍橋》是根據(jù)電影劇情意譯而來,并非直譯?!八{橋”也是中國早已有的典故,與滑鐵盧橋本身無關。
再向上游是亨格福德橋和金禧橋(Hungerford Bridge and Golden Jubilee Bridges)。1864年,有時也被人稱為查令十字橋的亨格福德橋開始運行,不過這是一座只通火車的大橋,直到2002年,基于亨格福德橋的基座,于大橋的兩側修建了供行人使用的金禧橋,又被稱為五十周年紀念橋。
最后,威斯敏斯特大橋(Westminster Bridge)。這里幾乎是每一個前往倫敦旅游的游客所必到之處。啟用于1862年5月的威斯敏斯特大橋是一座綠色的大橋,與威斯敏斯特宮旁下議院的顏色是一樣的,橋身的顏色正好與蘭貝斯橋紅色的橋身形成對比。由于威斯敏斯特大橋的北岸是大本鐘和英國國會大廈,因此這座大橋也在電影中被毀掉過好多次。
由于時間有限,我的倫敦之行只是近距離地經(jīng)過這幾座最著名的倫敦橋,如果時間充裕,還是建議大家乘坐專門的看橋巴士,可以抵達每座大橋,如果第二天還有安排,那么泰晤士河上的游船也是很好的選擇,可以體驗在橋下經(jīng)過。當然,不要指望英國倫敦的游船上會有好吃的,咖啡和一杯熱騰騰的下午茶就很不錯了,真心不會吐槽英國食物,給我的觀感是這里的人吃得都很“簡樸”,但是沒有任何口味可言,所以我在英國這幾天也完全沒有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