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秋晨
摘 ?要:英語課程成為高等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要能夠有效貫徹全國高校政治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倡導的“課程思政”,各學科協(xié)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的新要求,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要改變原有僅是對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工作,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要秉持“以人為本”發(fā)展理念, 增強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同時,關注綜合性復合式高道德素養(yǎng)人才的培育工作,既是成為當前大學英語教育改革體系中的發(fā)展規(guī)劃,同時也是會為社會發(fā)展帶來更好的人力資源保障。
關鍵詞:課程思政 ?大學英語教育 ?發(fā)展規(guī)劃
中圖分類號:H31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1-0014-02
習近平同志在主持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要高效利用課堂教學核心途徑,能夠要所有教學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共同開展,以此產生高效的協(xié)同作用。基于此,課程思政教學領域的拓展符合課改的需求,同時也是強化高校政治教學踐行活動的有效發(fā)展。國內高職教育的宗旨是要給社會培養(yǎng)大量高水平復合式專業(yè)人才,既要給高職學生群體教授專業(yè)知識理論并培育專業(yè)能力素養(yǎng),在此之中也是能夠讓學生掌握相關聯的職業(yè)精神與較為深化的思想體系。所以,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的發(fā)展和改革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點內容。因此,不只是在高職院校各層次黨組織工作范圍中引入“課程思政”的教學觀念,也是需要各個學科教師群體有效開展相關教學工作內容。
1 ? 課程思政的概念
課程實踐的含義為創(chuàng)建全流程,全課程體系以及所有成員的人格局的產生,要在不同課程開展中引入相匹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由此產生高效的協(xié)同作用,將德育教學思維模式納入到教育的核心要務領域,“課程思政”并非是專指某類課程,這是具備創(chuàng)新理念的全新教學觀念,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課堂教學方式并延拓到改革的諸多領域,由此會從整體層面上開展立德樹人教學工作,要探索不同學科教學中專業(yè)知識技能和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密切聯系,這也是體現在學校整體日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基于不同學科互相滲透的模式達成思想政治的教學任務,不僅要肩負知識能力素養(yǎng)的教學工作,也是要做好思想政治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課程實踐會提升教學活動中思想政治功用與意識形態(tài)功用。有效融合各個教學課程和思想政治教學理論,可以促進創(chuàng)建卓越的高校教學課程運行機制,能夠借助于課堂教學的方式達到預期的教育規(guī)劃。
2 ?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2.1 學生參差不齊
伴隨高職院校擴招發(fā)展方式,不斷的降低錄取分數值,造成學生群體英語水平有著很大的差異化現象,高職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英語水平相差較遠,英語基礎薄弱,有些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興趣不濃,學習主動性不夠。鑒于差異化的學習情況,不管教師選擇哪種教學方式總是會出現難以統(tǒng)籌全局的發(fā)展情況。
2.2 教學觀念、方法和手段落后
外語教研活動有著高實踐性特征,不過眾多高中英語教師仍是采用應試教育方式,不僅有著較為落后的外語教學內容,也是難以將英語教學科目和別的學科知識有效聯系。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于文章翻譯學習效果,詞匯用法學習效果以及語法規(guī)則學習效果等,沒有注重外語的交流使用價值。如果以課程設置為角度進行分析,忽視語言和以下領域的關聯性,包括科技知識層面,社會知識層面以及文化知識層面等,難以體現出語言具備的強實踐性特點。
2.3 師資隊伍參差不齊
由于我國政府高度關注職業(yè)教育事業(yè),也是會讓更多的職業(yè)學院創(chuàng)建并發(fā)展,不過缺少實時足夠的投資經費以及師資團隊力量,造成我國大學英語教師學歷結構與教學任務要求嚴重失衡,教師出國進修培訓機會少,這些負面因素導致教師團隊出現不協(xié)調的現象,由此會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工作產生阻礙問題。
3 ? 高職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相結合
3.1 教師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養(yǎng)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育人必先育己。要想在高職英語教育體系中達成思想政治教學規(guī)劃,首先,需要能夠使教師從主觀層面上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沒有對專業(yè)課程的開展以及教學品質產生干擾現象,反而會強化教學的人文屬性,思想屬性以及教學效能等。由此可以得知,需要教師團隊展開有效的調研分析活動,基于“課程思政”的前提下設計英語教學模式,以此能夠讓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緊密關聯。
教師需要高度關注自身言談舉止對學生產生的示范帶頭作用,不管是哪個學科的教師群體均需要以身作則,對學生群體創(chuàng)建科學的三觀產生正面指導效果。因此,需要教師持續(xù)強化個人的思想政治與道德水平等,一直能夠起到表率作用,真正意義上達成“以德樹人”教學發(fā)展成效。大學英語教師既要有高水平的專業(yè)教學能力素養(yǎng),同時也是需要持續(xù)強化個人的課程施政觀念,從深層次認識到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中,也是需要做好學生的各項政治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鞏固且優(yōu)化個人的思想理論基礎,譬如選擇自學方式,培訓方式以及教學方式等,深入領悟十九大精神,愿意研習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持續(xù)完善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另外,大學英語教師群體需要強化個人的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關注傳統(tǒng)中華文化底蘊,可以給學生傳授中華傳統(tǒng)民族文化歷史知識可以給學生群體有著世界文化理念且存在強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在教授英語母語國家文化過程中要秉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思辨精髓,讓學生創(chuàng)建正確的三觀。
3.2 將思政教育融入教學設計中
高職英語學科的功用體現在交際領域以及工具領域等。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課程規(guī)劃過程中,需要基于這類學科的教育規(guī)律,不斷探索高效應用校本教材中的德育教學元素,能夠在英語教學課堂中引入德育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高職英語課堂學習專業(yè)知識時也是能夠有效了解思想道德課程理論并提升個人的思想道德涵養(yǎng)。教師需要精心創(chuàng)建課堂教學運行模式,不論是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還是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或者是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等,均需要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知識,基于此可以達到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Thanks, Mom for All You Have Done”課程中,作者在母親節(jié)當天寫了一封感謝信,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激之情。這也是這篇文章的德育元素。通過本文內容的學習,在最后一堂課,讓每一位同學準備一張小紙條,找到自己的一個伙伴,發(fā)現和找到同伴的優(yōu)點,把它寫下來,然后把該紙條給對方,感受表揚他人和被表揚所帶來的幸福感。讓大家明白,懂得感恩,就是不把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和付出看成理所當然,懂得感恩,善于發(fā)現他人的優(yōu)點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愛,只有心中有愛,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成為有責任感,有擔當的公民!教育學生懂得感恩,善于在生活中發(fā)現美好的東西對一個人的健康成長尤其是心智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多地盡量引導和向學生灌輸這樣正能量的內容。有效統(tǒng)籌課內教學活動與課外學習生活,不斷拓展得意的時空要素,高效發(fā)展英語教學體系下“課程思政”教學方式,要在教學優(yōu)化中得以提現,從整體層面上培育學生具備理想的人文素養(yǎng)。
3.3 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且讓學生有一個理想的道德水準
當前眾多高職英語教師群體在課堂教學中仍是采用“一人堂”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難以有效參加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以被動方式學習知識理論,顯著的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意愿,漸漸的喪失英語學習的樂趣體驗度,在傳統(tǒng)教學現象中無法有效實現課程思政教學效果。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高中英語的主觀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展現自己,激勵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定勤于思考,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可在每次正式上課前給學生五至十分鐘的演講時間,讓學生主動承擔課堂活動,如用英語講解自己所遇到的軼聞趣事,自己的心得體會等等。這些演講內容由學生自定,教師可適當總結學生所講內容。但如果學生搜集的演講材料內容只是通過教師講解開展,無法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過引導學生進行演講的籌備能夠提升學生的演講勇氣,也是強化英語口語交流水平,由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意愿。學生互交方式較之于教師單方面教學模式更是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于參加臺前演講活動,能夠營造出活躍的學習氣氛且產生良性的競爭態(tài)勢。當學生有著學習的興趣則會用心感受,在學生進行演講籌備時也是能夠產生相應的教學效果。因此,借助于學生群體自身的我學習互動可以不斷滲透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由此產生高效的學習價值。
4 ? 結語
在現有高校英語教學領域引入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不僅可以輔助學生群體在學習中獲取更好的專業(yè)知識理論,也是會從綜合層面上強化高校學生文化素質以及思想政治道德水準,這是會促進大學生在提升英語學習效率過程中關注思政課程內容?;趥€人發(fā)展與社會需求為考量點,創(chuàng)建科學化,全面化以及健康的認知能力,能夠產生大學英語教學和高校師資教育的緊密關聯與協(xié)同效應。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Z].2012.
[2] 朱毅,陳世潤.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思政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17(32).
[3] 錢江飛.高校思政教育隱性課程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5(5):99-100.
[4] 魏懿.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與實施[J].遼寧高職學報,2018(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