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新
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北京 100029
配偶權指配偶之間因婚姻而成立的以互負忠實義務為內容的法律關系。配偶權存在于婚姻關系中。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范體系中并未明文規(guī)定配偶權,但是配偶權作為身份權的一種,屬于具有絕對權屬性的民事利益,根據(jù)《民法總則》第112條及第120條、《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侵權責任法》第2條的規(guī)定,配偶權作為一種民事權益,應當受到侵權責任法的保護。
從主體的角度對侵害配偶權的情形進行分類,包括夫妻一方對配偶權的侵害和第三者對配偶權的侵害?!痘橐龇ā返?6條規(guī)定了夫妻中無過錯的一方對另一方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但是并未規(guī)定第三者侵害配偶權時,無過錯方對第三者的請求權。因此,可以借助侵權責任法中對一般侵權行為的規(guī)定來實現(xiàn)無過錯方對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首先,理論界對于第三者要不要承擔侵權責任具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隙ㄕf認為,第三者插足他人婚姻侵害了婚姻中無過錯方依法享有的配偶權,對法律所保護的婚姻家庭關系構成了侵害,同時也破壞了社會秩序,因此,應當在法律上對第三者的此種侵害行為進行制裁,即第三者應當對自己的侵害行為向婚姻中無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①否定說認為,第三者插足他人婚姻屬于道德規(guī)范領域,法律不應過度干預,同時,基于社會關系的復雜性,法律很難對這一問題做出統(tǒng)一的評價,否則會給當事人造成更加不利的影響。②
在我國現(xiàn)行一夫一妻的法律體系下,第三者插足他人婚姻不僅侵害了婚姻中無過錯方的配偶權,更重要的是,該行為構成對我國當前婚姻制度的破壞,違背了公序良俗,其實質是危害了以穩(wěn)定的婚姻共同體為基礎的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判斷第三者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最重要的是要看其是否破壞了以穩(wěn)定的婚姻共同體為基礎的社會公共利益。
按照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來看,第一,第三者應當有侵權行為,即第三者與夫妻一方同居等行為;第二,無過錯方的配偶權遭到損害,一般認為,只要第三者與夫妻一方具有同居等行為,夫妻另一方的配偶權即遭到損害(具體認定上可以再進行研究);第三,第三者的侵權行為與無過錯方配偶權遭到損害之前具有因果關系,筆者認為,只要具備前兩個要素,即可認為在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第四,第三者具有過錯。這里的過錯應當指第三者故意(知道對方已經(jīng)結婚,仍與對方同居,目的是希望破壞其家庭,以達到使對方離婚的效果)和明知(知道對方已經(jīng)結婚,但仍與對方同居,放任其行為對對方家庭產(chǎn)生影響),換言之,若第三者不知道對方(過錯方)已經(jīng)結婚,此時,第三者沒有破壞婚姻秩序的主觀過錯,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不承擔侵權責任。還有觀點認為,第三者未盡到社會上一般人應盡的注意義務時,也應當承擔侵權責任。③筆者認為,首先,“社會上一般人應盡的注意義務”具有很難的操作性,此外,由于這里涉及到個人的交往自由問題,每個人的情感需要以及交往的方式都是不同的,這里不應當對個人科以一般人的要求。且兩個人的感情生活較為私密,也很難探知第三者是否盡到了注意義務。因此,只有在故意和明知兩種主觀心態(tài)下,第三者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綜上,當滿足以上四個構成要件時,無過錯方可以基于《侵權責任法》的一般規(guī)定請求第三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基于以上分析,第三者侵害配偶權的情況下,無過錯方可以基于婚姻法第46條的規(guī)定,要求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以及基于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要求第三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三者侵害配偶權案件中,無過錯方配偶權受到的侵害是過錯方違反忠實義務的行為和第三者的侵權行為的共同行為導致的。在侵權法上,此種行為屬于共同侵權行為。依照《侵權責任法》第8條的規(guī)定,過錯方和第三者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將責任人的確定權交由無過錯方選擇的話,一方面難以在法律上找到合理的解釋,另一方面,客觀上也會給第三者帶來不利影響。
根據(jù)《侵權責任法》第14條的規(guī)定,連帶責任人根據(jù)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shù)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shù)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因此,結合《婚姻法》第46條的規(guī)定,若無過錯方不要求過錯方承擔責任的話,第三者也應當免除過錯方的責任。在過錯方和第三者的連帶責任中,應當根據(jù)雙方責任大小確定具體的賠償額,根據(jù)前述分析,同等情況下,第三者故意的情形下應當比第三者明知的情形下承擔更多的責任。此外,在判斷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的標準上,可以采取對共同侵權行為起主要作用的人或者主動促成侵權行為的一方承擔主要責任的原則。
由于無過錯方對第三者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基礎是《侵權責任法》,在現(xiàn)行民事法律體系下,當法律未就訴訟時效設置特殊規(guī)則時,適用訴訟時效的一般規(guī)則。根據(jù)《民法總則》第188條第1款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自無過錯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配偶權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侵權責任法》第15條規(guī)定了承擔侵權責任的8種方式,結合第20條和第22條的規(guī)定,第三者侵害無過錯方的配偶權給無過錯方造成財產(chǎn)損失的,應當按照第20條的規(guī)定承擔返還財產(chǎn)、賠償損失等責任。給無過錯方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應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④這種精神損害賠償也應當由第三者和過錯方承擔連帶責任,具體責任承擔方式同上面的分析。但是應注意對無過錯方的精神損害承擔應當達到“嚴重”的程度⑤,此種應當結合《婚姻法》司法解釋以及《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這一標準。雖然解釋中沒有提及是否可以向第三者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但是,根據(jù)本文的分析,可以向第三者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原因在于,第三者和過錯方實施的是一個共同侵權行為,兩者承擔的是連帶責任。所以,對過錯方的標準的判斷也應當適用于第三者。此外,賠禮道歉也應當成為第三者侵害配偶權的一種承擔責任的方式。
[ 注 釋 ]
①楊立新.侵權損害賠償[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②王林清,楊心忠.侵權糾紛裁判標準與規(guī)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③朱曉峰.配偶權侵害的賠償責任及正當性基礎[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47(06):103-120.
④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12月4日公布婚姻家庭糾紛典型案例第12個案例中肯定了配偶權受到侵害時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
⑤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法院(2008)嵊民一初字第900號判決中認為,如果一方配偶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與他人發(fā)生婚外性行為并生育子女,離婚后,無過錯一方配偶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雖然該判決沒有提及是否可以向第三者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但是,筆者認為,根據(jù)本文的分析,可以向第三者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原因在于,第三者和過錯方實施的是一個共同侵權行為,兩者承擔的是連帶責任.所以,法院對過錯方的標準的判斷也應當適用于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