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應范 朱良燕
在六師芳草湖農場脊梁河巷,有一個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達400余平方米的“絲路文書苑”。不過你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古色古香、藏書千卷的絲路文書苑卻是由一名回鄉(xiāng)大學生耗時一年多才創(chuàng)辦起來的。
走進絲路文書苑,你就會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養(yǎng)心室、書畫苑、文學社、書屋、展廳、品茶閣、展演舞臺……真是一個文化娛樂、健身休閑的開心樂園。院子里,西紅柿、辣椒、茄子、豆角等綠色蔬菜已全部掛果,好一派農家文化大院的風光。
崔志剛是1995年隨父母親從江蘇徐州來到芳草湖農場的。2010年7月,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新疆藝術學院。2011年,進入新疆榮威集團不足一年的崔志剛榮升旅游規(guī)劃所所長;2014年任西域集團新疆大劇院工程指揮中心園林景觀工程師;2015年任君豪集團園林景觀項目經理。多年來,崔志剛工作勤奮敬業(yè),深受公司領導的賞識。
提起創(chuàng)業(yè)初衷,崔志剛面露笑容:“一直以來,我就想建一個文化大院,一個有生活氣息的百姓大舞臺,可以清幽一方,可以供書畫愛好者創(chuàng)作養(yǎng)心,可以為文藝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可以供小朋友嬉戲玩耍,接受文化藝術的熏陶。通過搭建鄉(xiāng)村文化舞臺,展示更多實力,提升農場軟實力,為吸引更多人才、儲備人才盡一份綿薄之力??稍捰终f回來,個人籌資建一座文化大院,談何容易?但再難,認準的事情我也要干下去?!?/p>
2017年,深思熟慮后,崔志剛決定放棄公司優(yōu)厚待遇,遵從自己的初心,回農場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在一年多時間里,崔志剛和團隊一起創(chuàng)辦了絲路芳華藝術服務中心、馬橋書畫院、文芳書苑。其中,文芳書苑藏書2500余冊,書畫作品100余幅,2019年4月被六師評為“書香門第”優(yōu)秀獎。
2018年,崔志剛與妻子吳新月開始了文化大院籌建工作。為了節(jié)省開支,崔志剛自己設計,不分晝夜,親自動手拆舊建新。妻子吳新月也是貪大黑,起大早,清理周圍環(huán)境,搞起綠化美化。崔志剛夫婦就是用這種愚公移山的勁頭兒,耗時一年,一磚一瓦地建起了這個絲路文書苑。崔志剛的舉措,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新疆大學、新疆藝術學院無償援助了部分桌椅、紙墨筆等學習、辦公用品,以及培訓所需的器材設施;新疆絲路書畫院贈送了部分書畫作品;農場領導幫他選址,多次到現(xiàn)場指導。這讓單槍匹馬的崔志剛力量倍增,他的事業(yè)已不再是孤立無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