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媛君
摘 要 本文從春油菜栽培的選地隔離、備耕、播種、管理苗期、蕾薹期以及花期、防治病蟲害到最終的管理收獲期等系列流程入手,介紹春油菜雜交制種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期為春油菜栽培行業(yè)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 春油菜;雜交制種;栽培技術
1 選地隔離
春油菜制種選地標準除了標準農作物種植要求的土地肥沃平坦、易于灌溉、與人畜隔離之外還需額外注意幾點:①所選土地在至少2年內沒有種過油菜等十字花科類植物;②用來種植春油菜的土地必須集中大塊;③土地選定后需要將其周圍1000m范圍內劃為隔離區(qū),添加天然屏障或人工屏障,在所劃區(qū)域內不得種植油菜或其他十字花科植物。
2 備耕
在油菜種植的備耕階段,有以下幾條重點:①深翻滅茬、蓄水保墑:上一輪作物收獲后若恰逢雨水,可即可深翻滅茬,同時可以使土地充分吸納雨水,保持土地水分,有些水分不足墑情欠佳的土地,需要在播種前至少10天施以灌水或者播種后及時灌水、耙耱,以確認出苗順利。②重施底肥,確保施肥面積平均完整,所用肥料及濃度如下:農家肥30.0t/hm2、尿素187.5kg/hm2、磷酸二銨187.5kg/hm2,所有肥料需在種子播入前均勻施入土地中[1]。③種子預處理:播種前的種子需要認真檢核親本種子是否無誤,將所有種子進行篩選、曬干,確保種子有效精度至少達98%,如果人力物力允許,也可以將親本種子做染色標記,避免與其他種子混淆。
3 播種
種子播種的行列比需要嚴格按照親本的規(guī)定進行,播種行向與風向垂直。油菜種子一般尺寸較小,播種總量較少,因此播種時最好將種子與上述肥料(一般采用尿素或者磷酸二銨)混合播種,以防播種量過大。在混合時需注意不要將父母本與肥料混合,要按照比例分別混勻,避免親本互雜。
具體播種時的行數按照親本比例一般選擇28cm,播種時種子最好專人負責,盛放親本種子的袋子最好帶有標簽,以免混淆。若使用播種機播種也需要專門設定負責人操作機器,父本行母本行嚴格區(qū)分,行與行之間之間不能出現相交,禁止出現重播、漏播、短播 、播完后及時按播行耱平。
4 管理幼苗期
當油菜苗萌出3-4片真葉時需要及時出去雜草并加施尿素60-75kg/hm2,,除此之外還需對幼苗進行間定苗,此操作為一次性的,后續(xù)不得重復,還需拔除弱苗、病苗、異型苗,并對生長過密處進行去稠操作。根據油菜苗外形、顏色心葉色等特征間或去除父本或母本中的其他親本苗以及雜草。母本苗生長密度應根據所種植地域的氣候與土壤條件決定,一般控制在20-25之間。
對父本的的培育以及個體發(fā)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父本苗不可過密或過稀,應略稀疏于母本苗,25-30cm即可。父本的培育應使其分枝多、植株健壯且花粉量多。父本苗還需在幼苗期做取雜操作,取雜后所制種子的純度才有保證,根據油菜苗外形、顏色心葉色等特征間或去除父本中的其他親本苗以及雜草等不一樣的植株。
在先前設定的隔離區(qū)范圍內進行全面排查,所有的其他油菜和十字花科的植株必須全部清除,以免開花串粉,影響制種純度。病蟲害方面幼苗期需要注意油菜跳甲和油菜莖象甲等害蟲,用黑光燈450g/hm2噴霧防治。
5 管理蕾薹期
5.1 調整花蕾
花蕾初現時就要留意調整花蕾形態(tài),確保父母本花蕾發(fā)育一致,若一方發(fā)育過快,可采取打去頂端部分蕾苞,使其生長狀態(tài)基本一致。若是發(fā)育差距不大就不需要打去花蕾,只用給發(fā)育稍快的一方施以尿素15-30kg/hm2,注意量不可過多,也可以采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使植株生長時間延長,到花期時就可將進度趕齊[2]。根據油菜苗外形、顏色心葉色等特征間或去除雜草等不一樣的植株。
5.2 防蟲保蕾
植株的花蕾期主要的害蟲是露尾甲,防治方法是使用10%高效氧氰菊450mL/hm2,配合675kg/hm2的水溶液制成噴霧噴灑作物,以起到防蟲保蕾的作用。
6 管理花期
6.1 取雜保純
開花期初到時,可以將一些提前開花的植株包括父母本在內全部拔除,因為在種植時,親本植株已被篩選過,純度較高,如果不拔除,所有植株開花的時間基本處于一致狀態(tài),開花過早的植株說明純度不夠。
當所有植株的1%以上均行至花期時,取雜工作要開始進行,根據油菜苗外形、顏色心葉色等特征間或去除父本中的其他親本苗以及雜草等不一樣的植株。初步全體取雜后工作重心要偏向母本取雜,對待母本中的雜草不能僅做掐頂處理,需要連根拔除,拔出的雜株不能隨意丟棄在農田里,要帶出制種田做特殊處理,避免留在田中開花串粉[3]。初花期的取雜工作需要重復多次進行,保證植株到盛花期時雜株率不超過0.5%。取雜工作需要及時進行,不可延誤,最好將制種田分塊,設置多人同時取雜,以確保工作迅速完成,初次取雜完成后還需設置專人檢查,不可出現遺漏情況,取雜工作十分重要,其關乎所制種子的的純度與質量。
6.2 人工授粉
當制種田中大部分植株行至盛花期,需要每隔2-3天用竹竿或繩索牽引法人工授粉,避免自然雜交授粉率不高。
6.3 割除父本
植株生長至終花期前3-4天需要及時割除父本,拔除的父本不能就地處理,要移除制種田集中處理,再對制種田進行分塊詳細復查,檢查是否有未拔除干凈的父本苗,還需對結角異常或其他生長異常的雜株進行集中處理,確保制種田中雜株率低于0.1%。
6.4 水肥管理
在植株生長后期,水肥施與更加重要,需要根據制種田所在地的氣候、土壤水分等條件因地制宜,適時適量澆水,使籽粒生長飽滿。除此之外還需用磷酸二氫鉀2250g/ hm2混合675kg/hm2水溶液對油菜葉面噴灑。
7 病蟲害防治
油菜植株的病害一般使用40%多菌靈膠懸劑1350g/hm2混合675kg/hm2的水溶液噴灑防治。油菜蟲害主要是菜角野螟,油菜初花期使用25%溴氰菊酯300g/hm2或者10%高效氯氰菊酯450mL/hm2混合675kg/ hm2水溶液制成噴霧噴灑治療,對制種田周圍的雜草也需要特殊注意病蟲害。
8 收獲
制種田角果黃色率達80%時,需要立刻安排收獲,籽粒收割后,在田中就地晾曬,打碾收獲。雜交籽粒的打碾、運輸、篩選、晾曬、儲藏都必須單獨進行,以免混雜。
參考文獻:
[1]趙向田, 李繼強, 程紅玉,等.不同覆膜對制種油菜生長及土壤水熱的影響[J]. 灌溉排水學報, 2017, 36(7):28-32.
[2]喻盛蓮. 王天聆.雜交油菜不同栽培密度對產量的影響[J]. 耕作與栽培, 2018, No.223(3):46-47.
[3]王洪錦. 劉正瓊淺析三系雜交油菜制種技術[J].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18, 202(10):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