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米吉提·阿塔伍拉
摘 要 本文首先從生長環(huán)境、外部條件、種植情況以及防治技術等方面,簡要分析了大棚蔬菜發(fā)生病蟲害的主要原因。然后結合當前實際,探討了大棚蔬菜病蟲害的具體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措施
在大棚中種植與栽培蔬菜,會由于其特殊的環(huán)境和連作等情況,發(fā)生比露天種植更為嚴重的病蟲害。對此,菜農(nóng)就需要采用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保障大棚蔬菜的產(chǎn)量和質量。因此,針對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大棚蔬菜發(fā)生病蟲害的主要原因分析
其一,大棚蔬菜長期處在溫度與濕度均比較高的環(huán)境中,病蟲害很容易產(chǎn)生并且蔓延開來。比如黃瓜的霜霉病、灰霉病、細菌性角斑病,還有番茄的疫病、青枯病、葉霉病,以及茄子的黑枯病和辣椒的潰瘍病等。這一系列病害在露天蔬菜中較少發(fā)生,即使發(fā)生也是程度不嚴重,但在大棚蔬菜當中,卻時常會造成較大損害。在大棚蔬菜種植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有的病蟲害也變得日益突出,比如紅蜘蛛、蚜蟲、潛葉蠅、薊馬、白粉虱等。這部分害蟲原本需要在一定的區(qū)域中才可順利過冬,然而大棚內(nèi)的適溫條件卻能夠促使其繼續(xù)繁衍,從而構成蟲源基地。其二,大棚蔬菜在冬季處于封閉的狀態(tài)下,而溫度、空氣、光照、水分等外部條件的變化很大,加上大量追肥、激素應用過多以及農(nóng)藥噴灑等,使得大棚蔬菜容易遭遇生長障礙,乃至于減產(chǎn)。其三,大棚蔬菜多為連年重茬種植,有的病害菌源已積攢了很多數(shù)量,特別是土傳病害愈加嚴重,影響了蔬菜健康生長,比如菜豆炭疽病、黃瓜枯萎病、茄子疫病等。其四,菜農(nóng)的病蟲害防治知識與技術仍顯不足,且當前大棚蔬菜所出現(xiàn)的病蟲害種類較多,很難一一對其作出正確判斷。同時農(nóng)藥品種也十分繁多,若菜農(nóng)不會使用或亂用某些農(nóng)藥,就會引致多種問題,比如重藥輕養(yǎng)、不重不治、重治輕防等。這樣便會使得防治次數(shù)逐漸增加,藥量愈用愈大,病蟲害也得不到良好的抑制。
2 大棚蔬菜病蟲害的具體防治措施
2.1 實行高溫悶棚
當溫室建設完畢后,就要挑選天氣條件良好的時候覆蓋棚膜,并密閉悶棚7到10d,確保室內(nèi)溫度能達到600C以上,將土壤表層和墻體上的病菌與蟲卵一并殺滅,減少蔬菜在生長期內(nèi)可能遭遇的侵害。在實行高溫悶棚時,可以按照每立方米用4.5g鋸末、2.4g硫磺粉、1g敵敵畏煙熏劑混合的方法,暗火點燃后封閉式煙熏,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在煙熏之后,要注意通風2到3d,接著再進行整地定植。
2.2 做好種子處理工作
病蟲害經(jīng)常出現(xiàn)于蔬菜的種子或是種苗上,有一定潛伏期。在播種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合理的處理,避免大部分病蟲害的傳播。最常使用的種子處理辦法有兩種,即藥劑處理與溫燙浸種。前者是采用0.1%的硫酸銅、0.1的高錳酸鉀或300倍福爾馬林液來浸泡種子,或是根據(jù)種子數(shù)量采用0.3%到0.4%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來拌種。后者則是用50到60攝氏度的溫水將種子浸泡5至15分鐘,同時反復攪拌,確保種子均勻受熱。
2.3 對土壤進行妥善消毒
在播種與定植之前,需要采用藥劑對溫室土壤實施消毒處理,殺滅其中潛藏的病菌以及蟲卵,防止或減輕蔬菜生長期所遭遇的病蟲害。在消毒過程中,可以依照往年的病蟲害狀況,針對性地選用合適的藥劑與用量。比如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kg/hm2,4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15kg/hm2,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2.5kg/hm2等。之后在選用的藥劑中加入適量細干土攪拌均勻,再灑于地表后進行耕翻。
2.4 完善栽培管理
大棚蔬菜質量的優(yōu)劣與病蟲害的情況有著直接關系,所以在采用栽培管理方法時,需要全面考量病蟲害和其他多個方面的聯(lián)系,打造出一個適宜蔬菜健康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蔓延的環(huán)境。具體而言,可以采用如下幾點栽培管理措施。第一,秉持因地制宜的理念,針對不同病蟲害選擇抵抗性較強的品種,這也是最為經(jīng)濟有效的方法。第二,大力推行配方施肥,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搭配好氮磷鉀肥比例,不可偏施。在蔬菜生長的中后期階段,需要為其增施磷鉀肥與其他一些微肥,促使蔬菜抗病能力提高。第三,積極使用滴灌與膜下暗灌等技術,不可用大水浸灌,以此控制好土壤及空氣的濕度。第四,科學確定蔬菜種植的密度,不可出現(xiàn)栽植過密的情況,以免通風和透光受到影響。第五,要實行高壟寬窄行定植的方法,通常要求壟高為15到20cm,寬度為30到40cm,寬行壟距80到90cm,窄行壟距40到50cm,確保地面溫度與通風透光良好。第六,實施深耕細作以及輪作,在種植蔬菜前把土壤深翻至少30cm,抑制在土壤內(nèi)過冬的害蟲與病源物。輪作則可減少草食類害蟲的食源,有助于防治病蟲害,進而促進蔬菜順利生長。第七,采用地膜全覆蓋技術,把大棚內(nèi)全部地面都用地膜覆蓋起來,以此增加地面溫度,促進蔬菜的根系發(fā)育。第八,注重清潔與溫度的保持。當蔬菜出現(xiàn)病株或老葉時要立即除去,并在收菜后把枯枝爛葉和雜草等清理掉。同時結合季節(jié)與病蟲害情況進行通風排濕,控制好大棚內(nèi)的溫度,不讓病蟲害繁衍。
2.5 采用噴藥防治的合理方法
運用藥物來防治蔬菜病蟲害時,應當遵循預防為主的準則,尤其是針對比較難解決的病害,如病毒病等,該方法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首先應結合具體的病蟲害類別來挑選適合的農(nóng)藥,其次要掌握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找到最佳的防治時間及藥物使用量,同時以交替用藥的方法來控制病蟲的抗藥性。再次是要依據(jù)天氣變化來采用藥劑與施藥方式,如陰雨天氣就可采用粉塵劑或煙霧劑。最后是要控制好藥劑使用安全規(guī)程,不可在蔬菜生長期內(nèi)運用劇毒或是高殘留的農(nóng)藥,避免中毒事故產(chǎn)生。
綜上可知,采用一定措施進行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時,需要實行高溫悶棚,做好種子的處理工作,對土壤進行妥善消毒,完善蔬菜的栽培管理,同時采用噴藥防治的合理方法,確保蔬菜能夠健康順利地生長,為菜農(nóng)帶來更多經(jīng)濟收益。
參考文獻:
[1]張鶴,王成順,高春香.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分析[J].鄉(xiāng)村科技,2019(26):98-99.
[2]胡云峰.現(xiàn)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分析[J].農(nóng)家參謀,2019(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