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瑋邈
一、合理規(guī)劃,引發(fā)幼兒主動關注
1.挑選合理的位置
在討論活動中,老師可以拋出這樣的問題:小朋友們想把我們教室的自然角擺放在哪里?為什么?讓幼兒參與到班級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中,讓幼兒成為班級環(huán)境中的主人。如自然角應設在有陽光、通風易于管理的地方,因為植物需要陽光、空氣、水。這樣老師根據(jù)學生的意愿將自然角設在陽臺等有陽光照射的地方,因為的自然角中植物較多,光線充足能滿足植物的生長需要,方便孩子進行有關植物和光的探索、觀察。其次部分動物、植物需要經常更換用水,因此植物角還要靠近水源,為幼兒管理動、植物創(chuàng)設便利的條件。最后的自然角前面要留出可供4 5個小朋友同時觀看的空地,使孩子們可以邊觀察邊和同伴自由討論、交流。
2.根據(jù)季節(jié)特點適時更換
孩子對物品關注的時間長短取決于他們的興趣,自然角的物品一成不變很難讓孩子保持對他的持久關注。教師可根季節(jié)特點,事實光滑自然界物品。如春天可提供各類種子進行發(fā)芽實驗,飼養(yǎng)春蠶。夏天,可將茉莉花等,夏季常見盆花擺放的自然角,供幼兒欣賞。秋天則可將各種水果、干果收集展示,同時加孩子們拾的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落葉一一陳列。冬天,養(yǎng)養(yǎng)水仙花,看看小烏龜??傊匀唤遣粩嗟卦鰷p其中的物品,使幼兒能經常關注其中的變化,對自然角有持續(xù)的好奇心。
二、分解目標,掌握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自然角是一個豐富多樣的、具有多功能、多層次的,自由探索的環(huán)境。能每一個孩子有機會接觸符合自身特點的環(huán)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通話和吸納外界。教師則在此過程中了解孩子,敏銳的觀察孩子之間的差異差異,我買個孩子最近發(fā)展區(qū),開始個別化的指導孩子。
首先我們細化了學習的目標,除了對植物的組成部分進行集體教學外,更多的是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思考、探索。其次分解學習目標,使學習與解決問題相聯(lián)系,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里,實現(xiàn)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第三,注重幼兒的探索過程,幫助幼兒學會觀察事物。由外到內,由整體到局部,不要強調的植物生長過程的記錄。雖然孩子的記錄是幼稚的,都是有圖或符號來表示,但在交流時孩子們都能將他們記錄的結果描述出來。我想這是教會幼兒習得知識的過程,也是促進幼兒主動探索事物的過程。
1.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濃厚了
由于老師提供了一個探索的環(huán)境和探索的工具,如放大鏡、膠片記錄本,剪刀,紙盒等,在我們眼中的是廢舊的東西,到了孩子們眼中這些東西都可以探索的關于植物的秘密。
2.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提高了
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嗯是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因此,學生不是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主動學習的探索者。在探索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觀察和記錄的方法,同時學會了合作商量,如他們會有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觀察不同高矮的植物,選擇自己認為最佳的測量植物高度的工具去測量它的高度,因為幼兒將測量的結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同時在他們的實踐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他們會自己想辦法,去思考,解決一部分問題;其次會下老師請教希望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再次與同伴探討,最后再到家里主動向家長請教或查資料。這一系列探索的過程,幼兒會主動或積極的投入倒學習活動中去,當遇到學習困難時,以問題為出發(fā)點,想方設法尋求的答案。這一學習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由學生自己主導,結合原有經驗和知識,強調思考與創(chuàng)作的一種學習能力。每一個學習過程都是孩子主動探索的過程。
三、營造氛圍,體驗種植的樂趣,和照顧植物的責任
1、自然角里的動植物具有生命力,他們生長發(fā)展的過程,具有特定的教育功能,孩子們在種植、喂養(yǎng)、采摘體驗活動中,觀察動植物、照顧動植物,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的興趣。以及幼兒動手動了,探究問題、觀察事物等方面的能力、萌發(fā)幼兒愛護動植物、親近自然的情感。
2、新穎的容器是吸引幼兒眼光的第一要素,這就要求在種植物的容器多種多樣,除了我們常用的油桶、飲料瓶之外,各種盒子、輪胎、油漆桶、雞蛋托等都是妙趣橫生的種植容器。為了便于觀察根、須、莖,我們還需要搜集一些透明的容器。
3、有趣的自然角當然也少不了有情景的環(huán)境,孩子們在游戲情景或舒服的環(huán)境中更能有興趣探索。
4、在自然角的活動中同樣存在規(guī)則意識,如:植物需要水,但不能每一位到自然角照顧小植物的人都澆一次水,這就需要規(guī)則的約束,制定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也是為了活動更好的進行,可以做一些提示牌兒,或者掛牌來幫助和提醒自然角的其他小朋友正確的,照顧小植物。
清明先后,種瓜點豆。清明節(jié)一回來,小朋友們都把自己在家精心照顧的小植物帶到了幼兒園。種植活動分為了三組,一組種西紅柿,一組種牽?;?,我?guī)е谌M的小朋友種玉米和菠菜,我倒出一粒玉米的種子和一粒菠菜的種子放在手心兒里。
“你們看看猜一猜,哪個是玉米的種子,哪個是菠菜的種子?”我問道。
“這個玉米的種子,肯定是?!便戙憟远ǖ恼f。
“恩,你說的對,這顆黃黃的就是玉米的種子,你吃過菠菜嗎?那為什么菠菜的種子和吃過的菠菜不一樣呢?”這下可問住了銘銘。銘銘想了想對我說,“我現(xiàn)在不知道,但是我想回去問問媽媽知不知道?!薄岸?,你真是一個喜歡問問題,喜歡探索的好孩子。這個小種子很神奇,我相信你一定會知道更多關于他的秘密的。”
四、在方寸之間,為幼兒推開一扇通往自然的窗
自然角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一扇窗,是幼兒親近大自然最好的途徑,在這樣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是生活中的主人,是活動中的主人?!边@一教育概念,幼兒在準備的環(huán)境中,通過積極探索活動,在自主獲取有關經驗的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容置疑的事,自然角是孩子們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窗口,在方寸之間,發(fā)揮“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