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瑤
白,樸素、淡雅、恬靜。
它的純潔帶著絲絲柔和的美,蘊藏著幾分古風的情調,令我不禁遐想:“千朵萬朵壓枝低”的百合,亭亭玉立;“流連碧空一抹白”的云彩,隨風蹁躚;“風吹仙袂飄搖舉”的霓裳,廣袖留仙。
畫家齊白石就常以白作為主色調,寥寥幾筆,蝦、魚、鳥就在白的襯托下栩栩如生。
在畫卷中,白是汩汩清泉流淌,叮咚作響,不彈箜篌,不擊蕭瑟,卻能奏出天籟之音。這自然的恩賜,這曼妙的曲調,這婉轉的歌喉,不禁讓人憶起杜甫《贈花卿》中的詩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這時,白是蝦的音樂廳。
在畫卷中,白是微波粼粼的湖,清澈見底,青荇招搖。輕風掠過,水面說“沁涼——”,隨之欠了欠身,漾起一波漣漪。這時,白是魚兒的樂園。
在畫卷中,白是一望無際的天空,點綴著朵朵白云,飄灑著和煦陽光,充盈著習習微風,彌漫著絲絲芬芳。這時,白是鳥的仙境。
我喜歡齊白石筆下的山水畫,清幽林間鋪著淡淡的薄霧,白得晶瑩,白得剔透。遠山如黛,江水微瀾。秀麗而溫情的群山奇峰融在空悠悠的云霄,好似已渾然一體。再俯瞰山腳下的涓涓細流,依舊是留白,豪邁地揮灑幾道墨跡,便是波紋。從中還冒出幾朵紅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玉立。它宛若窈窕淑女,清麗脫俗,婀娜多姿,著一襲紅裙,在白的襯托下格外艷麗奪目。瞧,畫中有團白雪壓著聳立的松柏,搖搖欲墜;瞧,畫中有片荷葉倚著漂泊的白帆,嬉戲水間;瞧,畫中有只鸕鶿覓著落單的河蝦,流連盤旋,忘了歸途。仰望蒼穹,已是暮色起,太陽偏西,一輪皎潔的明月朦朦朧朧,逐漸攀上山頭,露出臉龐,嵌入夜幕……
一幅山水,靜謐安詳,緘默不語。久久凝視,一陣平和、寂靜向我襲來,浮躁的心頓時沉靜。
白,含蓄,恬淡,深邃。
留白,留下未知,留下遐想的空間……
愛情需要白的調和,需要留白的空間。沈從文先生曾說過:“愛情是半開的花朵?!焙?、欲說還休的花兒就如同豆蔻年華的女子。情竇初開的激情伴著浪漫、灑脫和勇氣。那時的情愫、傾慕都像白一樣純潔——“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若愛情的花兒全開了,仿佛就是青春韶華里一場了無痕跡的春夢。一覺初醒,愛情落入了生活的柴米油鹽、一葷一素、一粥一飯中,沾染了人間的煙火氣兒。到那時,也只得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人生需要白的調和,需要留白的空間。屈原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如此長的人生,總得有未知的明天,總得抱有希望,不然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在藝術界,白是一種色調,被神秘包裹。留白是一種繪畫手法,包裹想象。畫作中,白必不可少。而愛情如畫,人生如畫,在愛情和人生的漫漫路途中,白更是不可或缺。為愛情留白,留下期待和悠長的回味。為人生留白,留下期盼和好奇的未知。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白之美,正在于“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萬物最高的境界,也是人生最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