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藝
化學有個俗稱:理科中的文科。因為這門學科中有許多要記憶的內(nèi)容。不過哪怕是歷史、政治也不能靠死記硬背,學好化學也要講究記憶方法,學會歸納總結是一個重要的能力。在學習化學時,可以把各類知識點分門別類進行有條理的羅列。比如:概念、無機物、有機物等為一大類,概念往下一級是氧化反應、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等知識,再往下一級就是各類知識中包含的知識點,比如氧化反應里常見的氧化劑、還原劑,離子反應中的電解質(zhì)、離子反應條件。一級一級往下羅列,這種方法可以對知識進行很好的梳理。如果有心,可以在日后做題或者讀書中發(fā)現(xiàn)可以增加的知識,也可以繼續(xù)補充。
這種知識框架,一般在考前復習中經(jīng)常用到,很多輔導書中也會有,不過建議自己來整理,加強記憶,
有些題中不會給出明確的反應物,而是用顏色、氣味或者狀態(tài)等特征來描述,所以,為了更快更準地解出這類題型,就要對書中出現(xiàn)的各類有機物、無機物的物理性狀了如指掌。比如,總結的時候可以找一找某種顏色的固體、液體、氣體等都有哪些,化學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沉淀的物理性狀、各種顏色的溶液都可能是哪些等等。
進一步學習的時候,可以總結歸納比如產(chǎn)生無色無味/刺激性氣體的常見化學反應,產(chǎn)生白色或藍色沉淀的化學反應,產(chǎn)生綠色溶液的反應等等。
很多化合物之間是有關系的,比如基本元素為Na,含Na離子的物質(zhì)有NaCl、NaOH、Na2O、Na2CO3、NaHCO3等,這些物質(zhì)可以通過一系列反應進行轉(zhuǎn)化。學習的時候可以羅列出一連串化學反應方程式,寫出反應條件、反應現(xiàn)象等,這樣零散的珠子就被一條線“有機”地穿了起來,知識在腦子里非常有條理,不容易被混淆和忘記。
在考試的時候,實驗題總是容易丟一些小分,而做化學實驗的時候,很多同學要么抱著看熱鬧的心態(tài)(比如希望老師的試管炸掉),要么抱著無所謂不重要的心態(tài),干啥都是“差不多得了”。這樣并不好,化學實驗可以讓你真切地看到書本上所說的各類反應,把紙上的的文字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看得見摸得著,還能引起學習興趣。所以建議大家在做實驗的時候認認真真,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一步一步走,熟練掌握實驗室里燒杯、量筒、試管、石棉網(wǎng)等設備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
總而言之,化學是門很有趣的課,但也非?,嵥?,有好多邊邊角角的知識需要注意,否則考試的時候容易遇到某個化學物質(zhì)想不起來,進而后面的題都做不出來的窘境,丟掉很多分。所以學會歸納梳理這些瑣碎的知識非常重要。
編輯/李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