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珍月
喚醒、激勵和鼓舞一直是教育藝術的本源。教師常常在課堂中運用鼓勵性評價讓學生收獲成功的體驗,如“你聽得很仔細!”“你朗讀得特別好,像個小播音員?!薄澳愕幕卮鸷苡幸姷兀 钡?,而過程性評價更關注教學過程中非預期的結果,這些結果只要在課堂中呈現(xiàn)了它的價值,那么都應當給予肯定。過程性評價所涉及的受眾面更為廣泛,激發(fā)更多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這也是教育的最終目標。為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我們應當關注評價的內容、標準、方式、結果、反饋方面,這樣才能使課堂更為高效。
一、關注評價內容的豐富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評價內容作了明確的闡述: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語文課上,由于學生受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的限制,教師的評價又過于單一,使得教學效果總是達不到預期效果。在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培養(yǎng)目標和評價內容多元化,也就是評價內容要豐富,不僅要有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還需要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學科的學習過程。這些要素沒有先后之分,缺一不可,如果對任何一項進行弱化,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利的。例如用數(shù)星星顆數(shù)來評價學生。一段時間后,進行綜合評價,通過星星數(shù)量多少評為金牌學習小標兵、銀牌學習小標兵、銅牌學習小標兵。
經過一次次評價,孩子們對于這個表格內容了然于胸,其實也就是對學習要求的明確。為了能得到星星數(shù)來提高級別,低年級孩子們學習語文熱情高漲。課堂上,總能看到孩子們我要學,我愛學的勁頭。這樣的評價,使得每個孩子的個性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讓每個孩子品嘗到“我能行,我快樂”的美好體驗,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
二、關注評價標準的清晰性,提高教學目標的達程度
過程性評價中,指向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指導性的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所以老師授課的語言要有準確性和針對性。妙用指向評價,能帶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到很多知識,課堂效果會更加明顯。
過程性評價中,評價標準的清晰,對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有很大的幫助。低年級朗讀是一個重要部分,通過朗讀評價表,讓學生知道,我處在哪個層次,要往哪個方向去改進、努力,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方向。思路清晰了,對于課堂的預期效果達程度也會大大提高。
評價的標準越清晰,可操作性越強。通過多次評價訓練,孩子也會循序漸進的把語文的一些細化要求了然于胸,為自主學習打下很好的基礎,為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起著巨大的作用。
三、關注評價方式的活潑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方面有這樣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姡寣W生喜歡語文學科就要讓他們在課堂中產生興趣。課堂中的評價就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語文教學中,口頭評價在課堂中運用的比較多。而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評價方式趣味性越強,吸引力也會更強。讓評價方式融知識技能于趣味學習中,設計比較喜聞樂見的活動項目:見個朋友握個手、詞句連連看、智力大沖浪,讓小朋友在玩一玩練一練的過程中,向老師、家長展示一個階段來的學習收獲,凸顯了過程性評價的作用。
四、關注評價結果的全面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語文評價結果僅僅以成績來衡量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yǎng)是不太客觀的一種方式。學生是有差異性的,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應當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個體性。語文新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指出:“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語文學科它有自己的特點,和數(shù)學學科相比較,數(shù)學的結果往往是唯一的,而語文的結果具有很大的彈性。過分的強調統(tǒng)一,對于培養(yǎng)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會造成很多不利的因素。為避免一刀切,統(tǒng)得過死,我們要關注評價結果全面性,真正為學生打好良好的語文基礎。那如何讓語文課堂中的評價更具全面性?一方面要細化評價內容指標,另一方面要求評價的具有客觀性。內容指標上將聽說讀寫的能力要求上加上“基本、能夠、完全掌握”這樣的字樣,方便被評價的人知道自己的水平。評價的維度更應該多重性,在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進行評價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進行評價。一位同學的表現(xiàn)情況,不僅由教師評,還有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讓學生能更充分的認識自己,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全面的、科學的評價立足學習過程不僅張揚學生的個性,也為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關注評價反饋的及時性,提升教學質量
語文學科作為基礎性學科在整個課程中占重要地位,課堂中及時、恰當、真實和有效的反饋評價對于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一堂課的效果如何,傳統(tǒng)的反饋方法就是語文教師通過做一些于課堂相關的練習來評定學生學到什么程度了?,F(xiàn)在評價及時性也可通過家長的反饋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后,將評價的機會留給家長。家長評價是由學生家長結合學生在家庭、社會的日常表現(xiàn)及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綜合的定性評價。家庭是子女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是塑造學生靈魂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學校教育雖然在教育中起主導作用,但它不能替代家庭教育。通過家長評價,可以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各個方面的表現(xiàn),清楚孩子學習的能力與不足,方便及時與老師溝通,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這樣的及時評價反饋可以使改進學生學習的機會多了,不僅促進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而且為后續(xù)教學質量提升明確的方向。
六、小結
課堂是師生演繹智慧的舞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關注過程性評價是體現(xiàn)了新課標“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落實過程性評價,并讓評價融入到教學中去,是一種人文關懷,它使語文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