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青春
一、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視
目前,在大部分學校特別是小學,都存在重文化、輕德育的情況。有些思想品德課程會被文化課程所占用,即使沒有取消思想品德課程,學生在環(huán)境的影響之下,對于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視度也較低,常常出現(xiàn)在思想品德課上進行其他作業(yè)的現(xiàn)象發(fā)生。
多數(shù)相關教育機構、家長都普遍缺乏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視,比起思想道德教育,他們更加關注的是學校的升學率及學生的成績,而家長則是在虛榮心的驅使之下,產生望子成龍的心理,導致父母對于孩子在學習上的要求苛刻,使小學生在學校時馬不停蹄地學習知識,而在課后又參加各類補習班,完全沒有時間用于品德的學習與提高之上。為了應付期末考試,教師會直接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考題及答案,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答案,從而不影響期末考試成績。
總而言之,思想品第在小學課程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沒有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其教學質量也就更加難以保證了。
2.思想品德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中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一項重要途徑,能為為小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礎,它是一門小學期間的必修課程,肩負起了小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及生活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艱巨任務。這么一項重要的任務,必須由具有相應能力的教師來完成,擔任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師,不僅應具有較高的思想品德意識、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同時,也應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而現(xiàn)狀則是大部分學校僅僅將一些主課教師,任命為思想品德課程的兼職教師,并沒有設立專門的的思想品德教師職位,知識將這門課程當作一項任務來完成,極大地降低了課程的樂趣性。
3.忽略了小學生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大部分是由教師全權完成的,無論是在課堂內外,占據(jù)主體地位的永遠是教師,而忽略了小學生在其中的重要性。這一情況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嚴重依賴性,認為任何事情都能通過教師的幫助來完成,從而失去了學生在思想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教育能力及自我提升能力。
4.教材和生活缺乏聯(lián)系
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總是按照教材的順序,一點一點地給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內容,學生學習的知識只是停留在教材中。而教材為了適應所有學生的要求,選擇的材料都是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的,并不能針對學生的個體有所體現(xiàn),所以學生只是學到了表面上的理論知識,并不能進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將教材和生活區(qū)分得太明顯,不給學生表現(xiàn)自我經歷的機會,讓學生很難投入到思想品德教學中去,失去了教學的意義。
5.沒有使用典型的價值案例
思想品德課本知識含量畢竟是少數(shù),學生在學習教材的時候,通常只能是使用有限的案例進行生活聯(lián)想,并不能掌握最新的動態(tài)消息。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缺乏最新知識的引進,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代表性的案例沒有給學生介紹,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沒有體現(xiàn),學生的思想出現(xiàn)偏差也不能及時進行糾正,導致了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不能快速提高。
二、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問題的有效對策
1.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要轉變教學的思想,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體現(xiàn),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改變原來的教學思路,將課堂更多的留給學生,做好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掌握學生的思維習慣,制定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策略。
2.將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重視學生自身的體驗
小學生仍然處于對世界的探索階段,他們對于世界觀的認知,是從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中獲取的。在小學階段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應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現(xiàn)實情況,逐漸滲透至課程當中。真正激發(fā)起他們對于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形成一個科學、正確的世界觀及思想品德觀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少,更是對教師的反應非常敏感。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善于用實際行動感化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榜樣作用下進行學習。教師要重視學生自己情感的體驗,讓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之后,真正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價值。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操
思想品德教學的最終目的,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所以教師在進行思想品德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yǎng),針對學生的個性進行符合實際情況的交流,讓學生的個體能夠得到尊重。教師要對學生的個性和行為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從而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4.完善德育體系,提高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重視
目前,我國教學仍然是被應試教育這一方向所驅動的,對于知識及技能的傳授過分重視,強調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不斷采取強化訓練的手段來促使學生進行學習,學習內容也僅僅局限在教材范圍之內,忽略了小學生的德育。針對這一問題,我國政府部門應該完善相應的德育體系及監(jiān)管體系,學校方面也應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絡與溝通,共同探討正確的德育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思想品德。
5.通過情感熏陶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小學生階段是個人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人們在小學階段所養(yǎng)成的習慣通常是非常穩(wěn)定的,且能夠伴隨其成長。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在小學階段應把關注焦點放在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之上。應堅持長期地對學生進行反復的思想品德訓練,使他們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意識及條件反射,將這些訓練行為逐漸轉化為自然習慣。
三、總結
小學思想品德是重要的教學學科,教師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提高自身的素質,做一個高素質的小學生,為以后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