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波
(南京市浦口醫(yī)院消化內科 江蘇 南京 210000)
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炎等眾多胃腸道病癥致病菌均為幽門螺旋桿菌(HP),多數(shù)病患在患病初期并無顯著臨床癥狀,伴隨病情發(fā)展,病患將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上腹疼痛、噯氣及上腹部存在灼燒感為病癥常見臨床表現(xiàn),而消除螺旋桿菌則為病癥診治關鍵。因此,本文針對大劑量艾司奧美拉唑鎂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診治成效予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2017年1 月-2019年4月間本醫(yī)院行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診治病患中選取50例作為本研究主體,分至觀察及對照兩組,觀察組男性、女性分別為13例、12例,共25例,年齡為31~73歲;對照組男性病患、女性病患分別為15例、10例,共25例,年齡為33~75歲。全體病患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對后,P<0.05,未見顯著差異,可比。
全體病患均給藥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緩釋片及胃鉍鎂顆粒,飯后30min給藥胃鉍鎂顆粒300mg,3次/d;克拉霉素緩釋片500mg,2次/d,阿莫西林膠囊1000mg,2次/d。對照組聯(lián)合用藥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20mg,觀察組聯(lián)合用藥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40mg,兩組給藥頻率均為2次/d,餐前服用。
對兩組病患消化不良癥狀嚴重程度評分行比對,分值越高則表明癥狀越嚴重。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病患消化不良情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
幽門螺旋桿菌為一類具備較強活性的致病菌,將會誘發(fā)眾多消化系統(tǒng)類病癥[1]。2012年,四聯(lián)方案便已被認定為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胃炎首選診治方案,即質子泵抑制劑聯(lián)合2種抗生素+鉍劑[2]。但伴隨抗生素耐藥性不斷增強,四聯(lián)方案臨床診治成效降低,導致此現(xiàn)象產(chǎn)生主要原因為質子泵抑制劑抑酸程度欠缺,將會產(chǎn)生胃內酸堿度值連續(xù)降低現(xiàn)象,將抗菌藥物生物利用率降至較低,難以實現(xiàn)幽門螺旋桿菌的完全消滅[3]。據(jù)臨床研究指出,質子泵抑制劑抑酸程度、幽門螺旋桿菌清除率二者間存在密切關聯(lián),若酸堿值為5.2,致病菌根除率將會降低。此外,也有研究指出,若機體內胃內酸堿度長期保持高于4.0,可在克拉霉素耐藥性狀態(tài)下,將幽門螺旋桿菌予以完全清除,所以,提升質子泵抑制劑抑酸程度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臨床診治關鍵。奧美拉唑可對機體內胃酸分泌形成抑制,臨床中多將此藥物用至多種胃腸道病癥診治中,如在胃腸炎、消化性潰瘍及消化道出血等病癥診治中均可起到良好診治成效。雖奧美拉唑具備良好診治成效,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弊端,如病患服藥后易產(chǎn)生不良反應等。因此,臨床中將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應用至四聯(lián)用藥方案中。此藥品為一類新型胃炎診治藥物,具備良好診治成效。藥物進入機體后,經(jīng)肝臟首次代謝率較低,生物利用率較高,也降低耐藥性產(chǎn)生風險,并具備良好遠期效果,安全性較高。結合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觀察組病患所存在消化不良情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具備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分析原因可能為,病患經(jīng)大劑量服藥后,體內PH值升高,使得幽門螺旋桿菌呈生長活躍期,較易被抗生素完全清除;借助提升PH,可有效增強酸敏感抗生素濃度,可有效提升抗生素生物利用率、穩(wěn)定性[4]。
表 兩組病患消化不良癥狀評分比對(,分)
表 兩組病患消化不良癥狀評分比對(,分)
組別 n 時間 惡心嘔吐 噯氣 上腹脹痛 上腹部灼燒感 早飽感對照組 37 治療前 2.02±0.25 1.97±0.15 2.12±0.26 2.12±0.17 2.04±0.35治療后 1.33±0.19 1.52±0.57 1.42±0.18 1.52±0.62 1.58±0.21觀察組 37 治療前 2.01±0.26 1.97±0.14 2.13±0.22 2.11±0.16 2.05±0.33治療后 0.97±0.13 0.88±0.13 0.90±0.24 0.96±0.23 0.92±0.15 t/P 治療前 0.187/0.852 0.711/0.479 0.201/0.841 0.273/0.786 0.146/0.846 t/P 治療后 11.285/0.001 7.521/0.001 11.231/0.001 6.002/0.001 18.006/0.001
綜上所述,將大劑量艾司奧美拉唑鎂應用至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臨床診治中,病患臨床癥狀得以顯著改善,具備良好診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