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沈有秀 楊永耿 陳軍 李萍英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肝臟疾病,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作用引發(fā)的彌漫性肝損害[1-2]。血清肝纖維化4項是目前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的可靠指標,包括透明質(zhì)酸(HA)、層黏連蛋白(LN)、Ⅲ型前膠原(PCⅢ)、Ⅳ型膠原(Ⅳ-C)[3]。肝臟瞬時彈性成像技術(shù)是一種利用超聲波測量肝組織中剪切波的傳播,經(jīng)轉(zhuǎn)換后對肝臟硬度進行推測的一種新技術(shù),其對肝硬化的診斷評估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甚至有學者認為該方法能部分取代傳統(tǒng)的肝穿刺活檢[4]。本研究通過對不同肝硬化Child-Pugh分級患者的血清肝纖維化4項指標進行檢測,并行肝臟瞬時彈性成像檢查,以探討肝臟瞬時彈性成像技術(shù)與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在肝硬化評估中的應用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男74例,女51例,年齡35~80歲,平均(62.4±9.5)歲,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102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3例。根據(jù)肝硬化Child-Pugh分級將這125例患者分為3級,其中A級67例,B級32例,C級26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包括病史、體格檢查、血尿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等。同時選取3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7~83歲,平均(63.5±11.8)歲。對照組無肝病,肝功能正常,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測均為陰性。肝硬化患者與健康對照組的性別、年齡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受試者均對該研究知情,并與院方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經(jīng)影像學、組織病理學、生化檢查等確診為肝硬化;(2)無脾切除史;(3)無酒精性肝病、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傷、膽汁性淤積性肝病。排除標準:(1)合并糖尿病、高血壓、肝腎功能不全;(2)腹部手術(shù)史;(3)合并EB病毒、巨細胞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合并嚴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疾?。?5)合并肝癌、肺癌等惡性腫瘤;(6)肝臟移植史。
(一) 肝臟瞬時彈性成像 取患者右側(cè)腋前線與腋中線第7、8、9肋間隙,以50 Hz低頻脈沖振動波采集10次肝臟彈性信息,選擇中位數(shù)轉(zhuǎn)化為肝臟硬度值(LSM)。儀器為法國Echosens公司產(chǎn)的肝臟瞬時彈性成像儀502。
(二) 肝纖維化4項 采集研究對象的全血樣本5 mL,置于促凝管內(nèi),以4 000 r/min速度離心,分離上清,采取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肝纖維化指標(HA、LN、PCⅢ、Ⅳ-C)。采用福瑞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試劑盒,操作嚴格按試劑盒要求進行。
(三) 肝硬化Child-Pugh分級 根據(jù)Child-Pugh分級對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進行評估,該分級參數(shù)主要包括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膽紅素、腹水、肝性腦病。A級總分≤6分;B級總分7~9分;C級總分≥10分。
(四)統(tǒng)計分析
肝硬化Child-Pugh分級A、B、C級組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肝纖維化4項指標血清水平隨著肝硬化Child-Pugh分級的加重而明顯升高,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5例肝硬化患者中,肝硬化Child-Pugh分級A級患者的平均LSM為(16.05±2.3)kPa,B級為(21.34±1.87)kPa,C級為(31.56±1.72)kPa。其中肝硬化Child-Pugh分級A級患者LSM顯著低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級B級與C級,肝硬化Child-Pugh分級B級患者LSM又顯著低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級C級。三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通過對血清肝纖維化指標、LSM與Child-Pugh分級總分的Pearson相關分析得出,血清HA、LN、PCⅢ、Ⅳ-C、LSM水平與Child-Pugh分級總分呈正相關(P<0.05)。見表2。
表2 血清HA、LN、PCⅢ、Ⅳ-C、LSM水平與
近年來,隨著肝臟瞬時彈性成像技術(shù)在臨床的廣泛使用[5-6],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7-8],其在肝纖維化以及肝硬化的診斷上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9]。謝琴秀等[10]通過對313例慢性HBV感染者進行研究得出,LSM與肝纖維化分期以及肝組織炎癥分級呈正相關,且肝臟瞬時彈性成像評估時需要結(jié)合患者的年齡、HBeAg狀態(tài)以及ALT水平。孫樹申等[11]通過對340例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進行瞬時彈性成像技術(shù)測量發(fā)現(xiàn),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硬度值與脾硬度值隨著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的增加、出血情況的加重以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程度的加重而明顯升高,因此肝臟瞬時彈性成像技術(shù)對于預測肝臟相關事件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目前關于肝硬化肝臟瞬時彈性成像技術(shù)檢測的LSM和肝硬化Child-Pugh分級的研究仍較少,肝臟瞬時彈性成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肝炎肝纖維化的評估上[12]。本研究中,通過分析肝硬化患者LSM與Child-Pugh分級的相關性得出,肝硬化患者的LSM隨著肝硬化Child-Pugh分級的增加而顯著升高。研究顯示,合并腹水的肝硬化患者的LSM與未合并腹水的肝硬化患者相比有明顯升高,并得出LSM預測腹水診斷界值是27.7 kPa,敏感度與特異度可達88.2%、81.5%。
綜上所述,隨著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化Child-Pugh分級的增加,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明顯升高,肝臟瞬時彈性成像技術(shù)測得的LSM明顯增加,且兩兩指標間呈正相關,肝臟瞬時彈性成像技術(shù)及血清肝纖維化4項指標對于評價肝硬化病情嚴重程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表1 不同肝硬化Child-Pugh分級患者與對照組肝纖維化4項指標比較(±s,ng/mL)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A組比較,#P<0.05;與B組比較,﹠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