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翠 何麗娟
門靜脈高壓癥(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肝硬化初始的一種主要臨床結(jié)果[1]。瞬時彈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診斷明顯肝纖維化(≥F2)的準確率為84%~87%,而診斷肝硬化的準確率為93%~96%[2]。本研究探討TE對非肝硬化PHT患者的診斷價值,為TE用于非肝硬化PHT患者的診斷提供臨床依據(jù)。
選取沈陽市第十人民醫(yī)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診斷為PHT的8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符合門靜脈相關診斷標準[3];②未接受過外科門靜脈高壓手術或β受體阻滯劑治療;③均成功進行TE檢查;④自愿進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排除標準:①影像學檢查結(jié)果顯示存在腹水及脂肪肝;②合并肝臟惡性腫瘤;③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④合并嚴重血液系統(tǒng)疾病;⑤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⑥臨床資料不全者。根據(jù)肝活組織檢查結(jié)果將患者分為非肝硬化PHT組(51例)和肝硬化PHT組(35例)。非肝硬化PHT組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齡41~63歲,平均(53.5±6.1)歲;Child-Pugh分級A級31例,B級19例,C級0例。肝硬化PHT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41~63歲,平均(53.5±6.1)歲;Child-Pugh分級A級12例,B級17例,C級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例,乙肝、丙肝重疊肝硬化2例,乙肝、丁肝重疊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2位受過專業(yè)培訓的醫(yī)師采用Fibroscan502型瞬時彈性掃描儀(法國Echosens公司)按照儀器標準操作方式進行檢測。患者仰臥位,雙臂抬高至頭部,保持探頭和皮膚表面垂直,并根據(jù)儀器上顯示的TM和A模式超聲影像確定待測位置后。進行測量,每例患者進行10次有效測量,取中位數(shù)作為最終結(jié)果。檢查時要求待測部位肝臟及脾臟有足夠的厚度,且沒有大的血管,并盡可能避開邊緣位置。
取得患者本人同意及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所取肝臟組織長度≥1 cm,且組織中需含有6個以上能夠進行評價的匯管區(qū)。將符合要求的組織樣本進行4%甲醛浸泡,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后,行HE染色、網(wǎng)織纖維染色及Masson染色進行病理學評估。
采用全自動血球計數(shù)儀(coulter750)檢測血常規(guī),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eckman20)檢測肝功能。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應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及曲線下面積(AUC)評價肝硬度值、脾硬度值對非肝硬化PHT的診斷價值。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非肝硬化PHT組患者的肝硬度值為(6.21±5.27)kPa,低于肝硬化PHT組的(24.15±15.79)kPa,脾硬度值為(59.56±17.22)kPa,高于肝硬化PHT組的(40.49±13.78)kPa,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055、5.669,P<0.05)。
非肝硬化PHT患者的TBil、AST、ALT水平均顯著低于肝硬化PHT組(均P<0.05),PLT、PT水平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比較(±s)
ROC分析結(jié)果顯示,肝硬度值和脾硬度值診斷非肝硬化PHT的AUC分別為0.934、0.824,95%CI分別為:0.871~0.998、0.736~0.913,Cutoff值分別為14.05 kPa、52.84 kPa。標準誤分別為0.032、0.045,均P<0.01。見圖1。
圖1 肝硬度值、脾硬度值診斷非肝硬化PHT的ROC曲線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非肝硬化PHT患者的肝臟硬度低于肝硬化PHT患者,表明非肝硬化PHT雖然表現(xiàn)出和常見PHT的癥狀相似,但并沒有發(fā)生肝硬化。通過分析肝功能指標及凝血指標發(fā)現(xiàn),非肝硬化PHT患者未出現(xiàn)肝功能異常,但凝血時間及血小板異常。其可能原因是,非肝硬化PHT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誘導肝內(nèi)門靜脈小分支形成及其微小的血栓[4],隨著病情進展導致門靜脈周圍組織纖維化,因此在尚未發(fā)展成巨大門靜脈血栓前,其肝硬化不會特別明顯,故肝臟硬度要小于肝硬化PHT患者。何創(chuàng)業(yè)等[5]研究發(fā)現(xiàn),特發(fā)性PHT患者的肝硬度值顯著低于肝硬化PHT患者,且肝功能指標正常,AUROC為0.94,與本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均證實了TE測定的肝硬度值對非肝硬化PHT患者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
有研究表明,非肝硬化PHT患者的脾臟硬度會顯著升高,且高于肝硬化PHT患者[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非肝硬化PHT患者的脾硬度值要高于肝硬化組,可能原因是脾硬度值更容易受到多種病理變化的影響。ROC分析脾硬度值在非肝硬化PHT診斷中的價值發(fā)現(xiàn),其AUC要顯著低與肝硬度值,因此脾硬度值在臨床上的應用較為受限,也可能是因為目前TE測量的探針主要針對肝臟設計,故而對脾臟的檢測結(jié)果偏差較大。
綜上所述,目前通過TE聯(lián)合實驗室指標及影像學檢查診斷肝硬化PHT效果良好,在非肝硬化PHT的診斷過程中可以參照肝硬化PHT診斷的思路。但是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小,今后需要更大樣本的研究來證實TE對非肝硬化PHT的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