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
最近看到兩則新聞讓人十分痛心。一則新聞說:一個中學生為了跟風消費買蘋果手機,不惜借網貸平臺的錢,結果弄到最后,因為利滾利還不起錢,被高利貸追債,不堪其擾,最終選擇了自殺。另一則新聞說:有個少女為了買化妝品不惜做“援交女”,最終身敗名裂??春笪沂指锌覀兊慕逃窃趺戳?,生命和人格尊嚴難道就比不上那些身外之物嗎?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來自外界的誘惑越來越多,很多社會經驗不足,對流行潮流盲目崇拜,有一部分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容易陷入“跟風”的誤區(qū)。青少年時代是人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對于孩子的盲目“跟風”行為,家長如果不加以糾正和引導,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讓我慶幸的是,作為家長,在這一點上,我對女兒的教育是成功的。從小我就教育她,為人處世不要盲從“跟風”,也不要跟人攀比,要做最獨特的自己,走屬于自己的路,祝福別人的擁有,坦然接受自己的境遇,過簡單而快樂的生活。在我們潛移默化的教育下,女兒漸漸長成了一個遇事善于思考,有自己主見的的孩子。
女兒上初三的時候有次開家長會。跟我坐在一起的一位家長,看著我女兒拿著一款老舊的諾基亞手機,有些詫異地問我:“你怎么給孩子用這樣的手機?這拿出去多沒面子!要知道孩子之間是會攀比的。我都是給我女兒買最貴最好的手機,咱不能讓孩子因為這種小事覺得低人一等。”面對那位家長的驚訝,我坦然一笑說:“手機只是個通信工具,有用的就好,我女兒不挑的?!蔽业脑捲僖淮巫屇俏粙寢岓@訝了,那一刻,她看我的眼神有點像在看不食人間煙火的外星人。
說實話,那位媽媽的驚訝我完全能理解。但人各有志,教育理念不同所以結果就不同。論物質條件,我們完全可以給女兒買一部最好的手機,但是我教育孩子的理念是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是教孩子追趕時髦潮流,將心思用在攀比“跟風”上。
我希望靠著自己潛移默化的引導,讓她在對知識的追求中,不斷豐富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更自信,更知性,從而讓她在父母滿滿的愛里獲得快樂和滿足,并感受到幸福生活。
許多孩子之所以會不自覺地去追逐流行潮流,主要的原因是源于對自己的不自信,從而想憑借著自己的優(yōu)勢,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我認為博覽群書是提高孩子自信的最好辦法,所以在對女兒的教育上,我十分注重培養(yǎng)她的閱讀愛好,孩子讀的書多了,眼界就開闊了,對人對事便有了自己獨立的辨別能力,有了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為人處世就會敢于堅持自己。
女兒讀初二的時候,有天放學回家說:“媽媽,今天情人節(jié),我們班很多同學都互送巧克力和玫瑰花,我同桌也收到了玫瑰?!?/p>
“那你有沒有收到玫瑰?。课遗畠哼@么優(yōu)秀,肯定會有男孩子送的。”我打趣道。
“老媽,我才不玩那個呢,多幼稚啊,有那功夫我不如多看會書,將來考個好大學呢!”
女兒的話,讓我很欣慰。仔細想想,女兒遇事不“跟風”,與我們榜樣的作用也有著很大的關系。所謂身教勝于言教。作為家長,日常生活中的我們,為人處世有著自己的一套原則,不卑不亢、不曲意逢迎,不追逐那些華而不實的流行,消費總是從實用出發(fā),從不浪費,將每一分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我們的生活態(tài)度深深地影響了女兒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態(tài)度,她都有自己獨特的品位和主見。愛漂亮愛臭美的她也時常網購,但與別的同學“盲目跟風”、追逐奢侈品的行為相比,她在消費中更多的會去關注性價比,淘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因為眼光獨到,她在網上淘到的東西,無意中竟然完勝了別的同學通過代購買來的奢侈品,以個性和實用引領了班級的流行潮流。
有次女兒背著她幾十塊錢從網上淘來的包包去參加同學聚會,回來時高興地說同學們都稱贊她的包包漂亮,還問她是不是從國外代購的。聽了女兒的話,我告訴她:“這就是個性的魅力?;畛稣鎸嵉淖约海瑹o須名牌,一樣可以贏得同學的尊重。因為,你就是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