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謀芳
澳大利亞著名的民族史學(xué)家格迪斯曾說過:“世界上有兩個災(zāi)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服的民族,他們就是中國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族?!泵缱逯缘玫饺绱烁叩脑u價,是因為他們歷史上曾因戰(zhàn)亂、災(zāi)禍等而經(jīng)歷過五次大規(guī)模的遷徙,一次次流離失所而又能頑強地重建家園。這次要去的就是號稱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戶苗寨,一個還非常完整地保存著苗族“原始生態(tài)”文化的地方。
進入峰高林密的雷公山麓河谷地帶,美麗的白水河緩緩流過。河谷兩岸,一座座木房子順著山勢高高低低地錯落散布著,這便是由10余個自然村寨組成的西江千戶苗寨了。進入村寨后,你會發(fā)現(xiàn)吊腳樓、風雨橋隨處可見,這是迥異于城市鋼筋水泥建筑的一大特色。吊腳樓一般就地取材,用的都是杉木。因為依山而建,地基自然不平,于是房子就像踩高蹺似的,拄著幾根柱子立在斜坡上。樓底下的空間多用來養(yǎng)家畜或是堆放雜物,整個房子既美觀又實用。而跨于白水河的一座座風雨橋則是苗寨的又一大奇觀。這種集橋、廊、亭三者為一體的木質(zhì)建筑,有著迎賓、休憩、交通、風水等多種用途,充分體現(xiàn)了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巧與自然樸實的建筑美學(xué)。
行走在村寨里,時不時會遇到身著黑色長袍、頭戴黑色頭帕的當?shù)孛缛?。說起苗族服飾,你能在苗寨里每天都出演的錦雞舞、蘆笙舞等節(jié)目上欣賞到苗族姑娘、小伙子們精心穿著的傳統(tǒng)服飾。其中,尤以苗族姑娘的服飾最為炫目。她們發(fā)簪銀飾,頭戴銀冠,脖子上也戴著銀項圈或是銀墜鏈,花團錦簇的百褶裙上也綴滿了大大小小的銀飾,跳起舞來叮叮當當?shù)?。真是目之所及銀光閃閃,耳之所聞珠落玉盤。
看完歌舞表演,可以找家餐館品嘗有名的苗家酸湯魚。苗家酸湯魚的湯用的是苗人自家制作的酸湯,魚是養(yǎng)在水田里伴著秧苗一起長大的稻香魚。酸湯魚入口新鮮爽滑,酸香宜人,令人胃口大開。有的游客會在吃飯時體驗“高山流水”迎賓酒儀式——身著苗族服飾的姑娘們以碗搭橋,一邊唱歌,一邊從高處倒酒。酒流經(jīng)不少于七個酒碗后喂入客人的嘴里,歌聲不停,倒酒不止,直到客人喝得腹飽、憋氣、服軟認輸為止。高山巍巍,流水涓涓,不擅喝酒的少年,就別逞強體驗這個項目了。
夜幕降臨時,便是觀賞夜景的好時機。登上寨子背后的山腰觀景臺,俯視整個苗寨,只見夜幕下,千家燈火,星星點點,蔓延開來,讓人恍惚有置身天宮、俯瞰人間之感。這真的是不虛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