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毅君
摘要:語文教學需要同其他學科整合、滲透,將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拓展,也讓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相互結(jié)合,滲透和整合其他學科開闊視野,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打破固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有機地融合、滲透,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科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081-01
單一的語文教學比較枯燥、單調(diào),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學科的有限教育資源得不到拓展和延伸,讓我們語文教師不能創(chuàng)造性使用語文教材,基于這種情況下,我們當下的語文教學需要擴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讓學生在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中互相融洽,滲透,從中開闊視野,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因此,我們應該打破固有的教學模式,把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機融合起來,相互滲透,共同拓展延伸。
1.語文同音樂奏響和諧之音
“二泉映月”是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正式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一部傳世之作。樂曲柔中帶剛,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感受,這是怎樣的一位盲人?一位剛直頑強的盲藝人,他在向大家傾吐他坎坷凄涼的人生??墒?,讓現(xiàn)在的孩子去理解舊社會的人,是很有難度的,讓天真的孩子去了解一個盲人的內(nèi)心,是富有挑戰(zhàn)性的,讓單純的心思和一位藝人豐富的情感世界溝通是有障礙的,學生對阿炳的經(jīng)歷及感情的理解是難點,對樂曲深意的理解是重點。老師在教學中,指引學生“理解物是人非”,“生活中困難也許人生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窗”,“艱辛也許就是一筆財富”的主題,可借助于音樂《二泉映月》,課堂中感悟阿炳借“樂聲”傾吐自己的“心聲”。聽歌曲,在欣賞中體味韻律美與語文的審美相結(jié)合,與同學交流中引發(fā)思維碰撞。委婉連綿,跌宕起居伏的《二泉映月》樂曲響起,教室里安靜極了,孩子的臉上充滿了憂郁、凝重之色,他們已經(jīng)在音樂的引領正式,緩緩走進了藝術(shù)家,孤苦伶仃的內(nèi)心,與他一起“歌唱”,與他共同“表白”,音樂停止,學生找出描寫曲子的段落,“帶著音樂留給你印象,帶著音樂遞給你的情感去讀一讀吧?!闭Z文與音樂相互滲透,互為補白,奏響和諧之曲,在文本和音樂的互動中,孩子似乎讀懂了阿炳滲透在文學中的心聲,似乎聽懂了阿炳寄托在樂曲聲中的訴說。我們讓學生去表達自己內(nèi)心感受:“你聽到了什么聲音?”教室里一片喧嘩。有的聽到了阿炳對不公命運的“抗爭”,有的想到了阿炳對光明幸福生活的憧憬,有的看到了阿炳對音樂和生活的“熱愛”,有的孩子感受到了阿炳對師傅的“思念”……,這時的課堂,已經(jīng)達到琴瑟璧合,物我交融的境界。
2.語文同美術(shù)呈現(xiàn)流光溢彩
《畫風》是講孩子們通過一起思考想主意,把無聲無色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xiàn)在畫紙上的故事。在課堂上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感受孩子們的快樂。風,看不見、摸不到,怎么畫呢?通過熟讀課文,學生受益良多。孩子們敢說敢想,喜歡善于提問的周文同學,喜歡向別人學習的陳小明,更喜歡勇于挑戰(zhàn)的趙朋。我們要鼓勵這些孩子們相互合作,相互學習,想出更多畫風的辦法。于是,我讓孩子們以四人為一小組來共同畫風。只見他們有的小聲議論,有的低頭沉思,還有的在給隊員分工,準備畫風。不一會兒,在小組隊員的合作正式,一幅幅構(gòu)思奇特的畫展現(xiàn)出來了,如飄動的五星紅旗,高高飛揚的風箏,波濤起伏的湖面,斜斜的雨絲,紛飛墜落的樹葉,飄動的衣裙,吹走的帽子,飛舞的白紙,彎腰的稻子等等,是風兒,吹動了它們,孩子們通過老師的啟發(fā),自己的思考,運用繪畫來表現(xiàn)風,真是太精彩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恰當?shù)臅r候進行繪畫創(chuàng)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學習,讓語文課堂呈現(xiàn)流光溢彩。
3.語文同數(shù)學碰撞生活之光
小學數(shù)學在生活中處處皆是,語文課堂中數(shù)學更是隨處可見。莫高窟是在古老的絲綢路上蘊藏著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一個令炎黃子孫自豪的地方,又是一個令華夏兒女心痛的地方。莫高窟那宏偉瑰麗的壁畫用上了“四萬五千多平方米”,讓孩子們以學樣占地面積與它比較,更深深地體會到“宏偉”這個詞。如果把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畫連起來,可以辦一個一米寬的畫展,可以有60里這么長,多么地令人驚訝呀?在描寫面積不大的藏經(jīng)洞,長寬僅2.7m,高只有2.5m的小洞里卻有六萬多件的文物呢。你想對那聰明的古代勞動人民說些什么?怎么去夸獎那偉大的工匠們?沒有親自經(jīng)歷,只通過圖片、視頻,學生無法完全感知,我們可以采用更直接的方式,運用數(shù)學知識去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味語言,另有一番味道,在有情有趣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不僅豐富了知識,而且提高了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起到了事半功教學效果。
讓我們的語文與音樂的情感、美術(shù)的直感、數(shù)學的暢感、現(xiàn)實的生活結(jié)合起來,努力使課內(nèi)與課外結(jié)合,課本與生活相融,拓展空間,砥勵能力,語文課堂便會呈現(xiàn)出一種多姿多彩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