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
摘要:服裝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服裝設計人才必須具有較強的設計能力。中職服裝設計教育為服裝設計與制造行業(yè)供輸了大量人才。為了更好的提高中職服裝設計的教學質量以及人才的素質能力,本文就中職服裝設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淺談。
關鍵詞:中職服裝設計;教學方法;分析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022-01
1.中職服裝設計教學的現狀
由于社會上普通高中的擴招,基礎好一點的學生一般都會選擇進入普高學習。中職院校錄取的學生素質普遍比較低,他們對學習興趣并不濃厚。對于很多中職服裝設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大都是家庭比較貧困,在以往的生活中審美能力比較差,美術功底比較薄弱,對于許多的美學設計方面的知識儲備匱乏,對美學的敏感度較低,自我設計能力較弱,而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不會變通。在學習上的自主能動性較弱,沒有很強的學習,在學習上缺乏自制力。
2.中職服裝設計教學的問題分析
2.1 學生的認知偏差。
一提到服裝專業(yè),沒有接觸過服裝行業(yè)的人第一反應都是學服裝設計,做服裝設計師。然而,服裝設計專業(yè)只是服裝專業(yè)的一個分支,主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基本都是美術功底扎實的藝術生。而且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大多是將中職畢業(yè)生定位于加工制作或跟單管理等方向[1],這就決定了服裝設計是一門非核心專業(yè)課,教學重點自然不會太過于放在設計上。且大多數中職學生的美術基礎幾乎為零,對美學的認識淺薄,審美觀感沒有提升,對顏色造型等設計要求理解幾乎沒有,想靠一兩個學期的設計基礎課程當上服裝設計師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有的學生自己想當然地選擇了服裝專業(yè),想輕輕松松地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在正式上課之后發(fā)現課程與想象的完全不同,又想方設法地轉專業(yè)。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挫折,學生心灰意冷之下抗拒學習甚至完全放棄學習,更有甚者到了退學的境地。
2.2 所用教材與實際教學內容相制約問題。
現在的中職院校采用的教材雖然大都標明是中職學校的教材,但卻只是淺顯的講解了一些問題,廣而不深,不能做到系統(tǒng)詳細的講解,對于實際操作的作用性不強。學生完全按照教材制作服裝,只能做到形似,裝飾作用大于實際作用。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與高校的專業(yè)教學相比,重點則不能放在理論知識上所采用的教材如果不做改變,仍然以理論基礎為主,那么技能型學生勢必會減少,長遠來看,對社會職業(yè)構成有很大影響。
2.3 教學方式存在缺陷。
受師資力量的結構不合理的影響,大部分院校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存在弊端。理論老師比例高的學校缺乏實訓老師,工藝制作課程薄弱,部分干脆不開設工藝課程,直接將所有知識理論化,放棄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致使學生實操能力基本為零。空有想法沒有能力。相對應的缺乏理論教師的院校,只一味開設工藝課,為社會輸送廉價勞動力,學生的思想理論等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只會簡單的縫制工藝,沒有得到應得的教育,這與我國的職業(yè)教育思想預期嚴重不符。
3.改善中職服裝設計教學的對策
3.1 糾正學生的認知偏差。
學生對中職服裝設計專業(yè)的固化認知需要教師在正式開課之前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撥亂反正。例如開設專業(yè)導論課,系統(tǒng)化地介紹專業(yè)學習情況,讓學生大致了解課程要求以及專業(yè)前景,將學生的理所當然的錯誤理解糾正過來,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讓學生真正地理解中職服裝設計教學的目的及要求,讓學生清楚所受教育與未來人生之間息息相關的聯系,清楚認識自己的社會角色定位。
3.2 改善硬軟件設施。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中職院校的建設,中職教育經費比例每年都在增長,服裝專業(yè)關乎民生,且專業(yè)要求對硬件設施的依賴性較強,社會對接程度較大,院校領導及教師應積極關注國家政策,一邊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同時跟上社會的發(fā)展,將書籍軟實力提高,做到所選教材與專業(yè)課程對接,學生能夠深層次進行學習。例如,《女裝結構設計與紙樣》已經更新版本至第三版,而很多地方教學使用的仍是第二版,教材沒有跟上發(fā)展,教師的教學質量受到制約,學生能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長此以往,學生與社會新技術發(fā)展脫軌嚴重。
3.3 提高師資力量,引入教學方式。
平衡理論教師與實操教師兩者之間的比例問題,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提高教師的職業(yè)素質,親和教育。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弱,為了做到有所提高,可以采用導向性教學和交互式教學。導向性教學主要內容是教學展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的行為特點和學習方式來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習興趣。交互式教學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要求學生與老師、同學與同學之間能形成良好的互動,活躍教學氣氛,帶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有效地實現教學內容的吸收。例如,“開袋工藝”課上,老師通過介紹示例各種開袋方法,之后讓同學們觀察討論,回答老師的問題,與老師交流,通過制作各種口袋了解開袋方法,既動口也動手,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4.結語
中職院校服裝設計教學過程,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靈活的應用教學方法,結合授課內容生動地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不能一味地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不是機器,只要輸入內容就能完美復制,學生需要一個接受和吸收知識的過程,更需要一個將之實現的渠道,學校的設施一定好跟上。輕松愉悅的良好教學環(huán)境下,中職服裝設計教學必能獲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達到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昕.淺談中職服裝設計教學實踐.思南縣中等職業(yè)學校.
[2]費曉燕.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行為導向教學法的運用分析.江蘇省泗陽中等專業(yè)學校.
[3]封曉.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的交互式教學.河北省辛集市第一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