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雁軍,徐 霞,武志峰1,
輸尿管結石是腎絞痛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率、患病率和復發(fā)率逐年增高。近年來,多螺旋平掃CT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腎絞痛的診斷[1],因其對輸尿管結石檢測有較高敏感性和特異性[2,3],已成為診斷的金標準。隨著平掃CT的廣泛應用,輻射暴露問題也成為其主要的不良反應[4]。所以低劑量平掃CT (low-dose unenhanced CT, LDCT)診斷輸尿管結石成為新的關注點,其在評估期間可減少輻射暴露。而基于迭代重建(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R)技術為CT低劑量掃描提供了新的手段。IR 能夠極大幅度降低CT輻射劑量,同時提高低對比分辨力[5,6]。我院2016-01至2018-10 采用LDCT聯(lián)合IR診斷急性腎絞痛,效果較為滿意。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急性腎絞痛住院的112例。入選標準:(1)18~50歲;(2)有典型急性腎絞痛病史、癥狀和體征;(3)行B超檢查,但未發(fā)現(xiàn)明確結石。排除標準:(1)有尿路感染癥狀;(2)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者;(3)不同意進行CT檢查患者。按患者意愿分為常規(guī)CT平掃組(n=66)和LDCT-IR組(n=46)。所有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查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Philips公司的Brilliance i 256 層CT進行掃描,掃描前均適度憋尿,使膀胱充盈。掃描體位為仰臥位足先進,掃描范圍自橫膈水平至恥骨聯(lián)合上緣,掃描前醫(yī)師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常規(guī)CT平掃組采用100 mAs,120 kV,層厚0.8 mm,重建層厚0.8 mm,128 i×0.8 mm,X線管球旋轉一周時間0.5 s,螺距0.993;LDCT-IR組采用40 mAs,其他掃描參數(shù)和常規(guī)CT平掃組一致。
1.3 監(jiān)測指標 (1)圖像處理及評價:常規(guī)CT平掃組掃描完成后采用濾波反投影算法進行數(shù)據(jù)重建,重建圖像層1.5 mm。LDCT-IR組采用IR法進行重建,每種算法重建出1.5 mm層厚的圖像。CT診斷腎結石標準是采用4點量表法評估腎盂腎盞內(nèi)出現(xiàn)高密度,判定輸尿管結石是否存在。記錄兩組患者結石情況,包括結石總數(shù)量、大小(通過調(diào)整不同的窗寬,窗寬分析結石的CT影像)和位置等,另外觀察兩組患者腎積水及尿石癥外其他疾病。(2)輻射劑量計算:分別記錄常規(guī)CT平掃組和LDCT-IR組每例患者放射容積CT劑量指數(shù)和劑量長度乘積,計算有效劑量= 劑量長度×0.015。
1.5 結果
1.5.1 基本特征比較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和尿石癥史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與常規(guī)CT平掃組相比,LDCT-IR組平均劑量長度乘積和有效劑量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兩組患者輸尿管結石發(fā)生率、腎盂積水發(fā)生率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
項目常規(guī)CT平掃組(n=66)LDCT-IR組(n=46)P年齡(歲)41.7±8.140.4±8.50.616性別(男/女)49/1737/90.448體重指數(shù)(kg/m2)23.9±5.424.4±6.70.443尿石癥史(n;%)17(25.8)10(21.7)0.629輻射劑量 劑量長度乘積(mGy)434.8±68.4108.4±15.6<0.05 有效劑量(mSv)6.5±1.21.6±0.4<0.05
1.5.2 檢測后結石特征比較 常規(guī)CT平掃59例 (89.4%)檢出尿路結石,LDCT-IR組39例(84.8%)檢出尿路結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常規(guī)CT平掃組結石114粒,LDCT-IR組60粒。兩組患者平均結石大小及結石范圍和位置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2)。典型掃描圖片如圖1所示。
表2 常規(guī)CT平掃組和LDCT-IR組患者結石特征對比
圖1 輸尿管結石患者CT圖像
A、B、C是常規(guī)CT平掃組1例女性左上輸尿管結石(白色箭頭)患者軸位、冠狀位和矢狀位圖像; D、E、F是LDCT-IR組1例男性右下輸尿管結石(白色箭頭)患者軸位、冠狀位和矢狀位圖像
近年來 CT 檢查中輻射劑量超標已經(jīng)成為全球普遍存在的臨床問題。X線劑量的大幅度增加會導致受檢者承擔的潛在輻射風險增大,在高輻射劑量下,X線對人體 DNA 染色體及細胞的損傷明顯增加,導致一些基因出現(xiàn)突變,最終引起腫瘤疾病等[6]。
本研究發(fā)現(xiàn),LDCT-IR掃描可降低圖像噪聲,并伴隨著輻射劑量的減少。Malkawi等[7]報道,無任何后處理的低密度CT掃描降噪技術高于標準劑量CT掃描。然而,Kwon等[8]采用LDCT-IR對116例可疑輸尿管結石患者進行檢測,平均有效劑量為1.39 mSv,其診斷準確率為90.1%。Park等[9]采用LDCT-IR對103例患者進行掃描,平均有效劑量為0.68 mSv,對于直徑大于3 mm結石,診斷準確率可達90.0%,輻射劑量比標準劑量CT減少91.82%。本研究結果表明, LDCT-IR掃描與常規(guī)CT平掃的結石檢出率相似,而且與常規(guī)CT平掃比較,LDCT-IR掃描輻射劑量降低了75.2%,僅為常規(guī)CT平掃輻射劑量的四分之一,常規(guī)CT平掃組共59例(89.4%)檢出尿路結石,LDCT-IR組39例(84.8%)檢出尿路結石,常規(guī)CT平掃組結石114粒,LDCT-IR組60粒。兩組患者平均結石大小及結石范圍和位置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上述結果表明,LDCT-IR作為一種影像學檢測方法,LDCT診斷輸尿管結石時可減少輻射暴露,從而減少CT檢測對身體的危害,LDCT-IR掃描可用于急診中腎絞痛患者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