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傳承中國紅色文化等重要內容。文章就《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紅色精神即井岡山精神進行研究和思考,以期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中更好地影響學生,提升學生理解和感受中國紅色革命精神的意識和能力。
關鍵詞:井岡山精神;現(xiàn)實意義;《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
井岡山時期的革命斗爭是中國工農紅軍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積蓄能量、擴大隊伍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工農紅軍通過不懈努力,取得了四次“反圍剿”的重大勝利,同時形成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仡櫄v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當下和未來,因此,我們不僅要深入了解井岡山精神的科學內涵與歷史地位,還要充分認識井岡山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以便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理論和實踐教學中更好地塑造學生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一、井岡山精神的科學內涵
井岡山精神擁有豐富的科學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將井岡山精神概括為,“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創(chuàng)新路、艱苦奮斗攻艱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對這一科學內涵的準確把握是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中,讓學生理解井岡山精神的基礎。
第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武裝斗爭的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如同一盤散沙;一名共產黨員失去了崇高理想信念,就會陷入迷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p>
在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之前,由于黨的領導人意志不堅定,前進的方向不明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遭受了巨大損失,數以萬計的生命消失殆盡。這說明,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革命的影響是重大的。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之后,黨和軍隊重整思緒,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武裝斗爭的信念,糾正了之前犯下的錯誤,為后續(xù)革命的順利進行起了一個很好的開頭作用。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工農紅軍堅持武裝斗爭的信念,并使其成為獲取勝利的強力保證。堅定武裝斗爭的信念讓中國工農紅軍更清楚的看到了革命的實質,大大增強了這支隊伍的革命信心。沒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武裝斗爭的信念,就沒有井岡山精神。它是共產黨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體現(xiàn)。
第二,立足革命實際,開辟武裝斗爭新道路是井岡山精神的精髓。
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該走什么樣的道路的問題。在農村根據地建設時期,毛澤東探索了新型人民軍隊的建設實踐,通過“三灣改編”確立了“黨指揮強”的根本原則。毛澤東還在《井岡山的斗爭》和《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兩文中闡述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戰(zhàn)略思想,其中包括“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權”和“武裝斗爭”,為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在長征勝利后正式確立下來。面對敵強我弱的現(xiàn)實情況,這條道路創(chuàng)新性的把農村作為革命的突破口,從而掀起全國革命的風暴。而被確立為中國民主革命主要斗爭形式的“武裝斗爭”,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武裝割據、奪取革命勝利的強力保證。
第三,堅持獨立發(fā)展生產,艱苦奮斗、克服困難是井岡山精神的重要內容。
中華民族向來以特別能吃苦耐勞和勤儉持家、講究節(jié)儉著稱于世。而“獨立自主、艱苦奮斗、不懼困難”作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井岡山精神中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黨為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斗爭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史。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但是,中國人民從不屈服,不斷奮起抗爭,終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p>
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大力提倡獨立自主、艱苦奮斗、不懼困難等優(yōu)良作風,并將其轉化成具體的方針、政策。可以說,毛澤東獨立自主、艱苦奮斗、不懼困難的思想是在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產生,并不斷發(fā)展的。
第四,堅持群眾路線,緊緊依靠群眾,發(fā)展中求勝利是井岡山精神的根本。
群眾路線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觀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總結出來的根本革命方法和革命態(tài)度。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井岡山時指出,每一個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都要認真踐行黨的宗旨,努力提高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強調,要“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
當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實現(xiàn)我們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一切以人民群眾為出發(fā)點則是為官從政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xiàn)取決于牢固的民心、人民生活的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指出,我國當前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庇墒?,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在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到新時代環(huán)境下,更要堅持群眾路線,為人民謀幸福。
井岡山精神的科學本質既體現(xiàn)在斗爭中求生存的革命理想信念,勇于批評,敢于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自己動手,不怕困難的艱苦奮斗作風,還體現(xiàn)在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井岡山精神不僅作為一段輝煌的歷史向我們闡述著過去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革命得以勝利的緣由,更讓我們看到了革命的希望,黨的領導決心和革命的前進方向,使我們在今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得以吸取經驗,勇往直前。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中詳細闡明井岡山精神的科學內涵是通過井岡山精神塑造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基礎。
二、井岡山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
“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創(chuàng)新路、艱苦奮斗攻艱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痹凇端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中,闡明井岡山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內化和自覺領會井岡山精神。
第一,井岡山精神為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提供重要的啟示。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經濟體制的改革總會遇到很多問題,而尋求解決方法,我們可以從井岡山精神得到些許啟示和動力。在井岡山建設時期,毛澤東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和方法,正確地處理了袁文才、王佐的地方武裝力量,也用實事求是精神抵制了王明“左”傾錯誤,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同時,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開辟了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革命的道路,引領了中國革命的光明前途。而由于黨內當權派摒棄了實事求是的精神,犯了“左”傾冒進的錯誤,中國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長征。井岡山正反面的斗爭經驗告訴我們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精神絲毫不可動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正是堅持了實事求是的精神,立足中國國情,才取得了今天的經濟成就。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敵人的經濟封鎖以及惡劣的斗爭環(huán)境激發(fā)了人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思想和行動。現(xiàn)實中,中國是一個大國,人口多,底子薄,在發(fā)展經濟過程中,要始終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其中,企業(yè)作為市場的主體,應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就要求企業(yè)要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求得生存,就必須發(fā)揚自力更生的精神,艱苦奮斗??傊?,“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僅在中國革命斗爭時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當今處于攻堅時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發(fā)展更需要堅定“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作風不動搖。
第二,井岡山精神為提高依法治國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鑒。
堅定的信仰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精神支柱。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正因為千千萬萬的中國共產黨人及人民群眾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決與敵人做斗爭,才使得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在當今民主法治的建設和發(fā)展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借鑒井岡山精神給我們留下的啟示,加大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的宣傳力度,提升人們的信仰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將民主、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依靠群眾是現(xiàn)代法治社會建設的基礎。國家立法需要依靠群眾,需要聽取群眾的意見,舉行群眾聽證會;國家執(zhí)法需要群眾,只有依靠群眾,國家立法獲得廣泛人民群眾的支持,才能保證國家法律得到貫徹實施;國家法律的執(zhí)行需要群眾的監(jiān)督,及時舉報各種犯罪行為。總而言之,中國現(xiàn)代的法治社會建設可以從井岡山精神中找到根據,積極借鑒和發(fā)揚井岡山精神,不斷提高依法治國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水平。
第三,井岡山精神有利于開創(chuàng)黨的建設的新局面。
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其對于當下黨的建設具有重要啟示。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主持制定了“十項教育內容”和“十八項教育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加強黨內黨外理想信念教育、進行自我批評、開展宣傳活動、增強黨員鍛煉實效等。井岡山精神啟示我們,要加強黨的建設,就應該幫助黨員樹立理想信念,堅持實事求是的路線。在井岡山精神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方面,井岡山精神中蘊含著成功的黨組織建設的經驗。毛澤東在“三灣改編”的時候,就確定了發(fā)展軍隊基層黨組織的正確方針,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后,又培養(yǎng)了大批農村干部,加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在當今黨的組織建設中,要發(fā)揮黨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發(fā)揮黨員干部的模范作用,健全基層黨組織的組織結構,完善基層黨組織的民主制度。在井岡山精神與黨的制度建設方面,黨的執(zhí)政能力如何,最主要的要看黨的制度。井岡山時期,中國共產黨初步探索了黨的制度,主要是士兵委員會制度,其中包括允許士兵暢所欲言,提出建議,這是當時黨內民主的直接體現(xiàn),對當今黨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都要保持艱苦奮斗本色,不丟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不丟廉潔奉公的高尚操守,逢事想在前面、干在實處,關鍵時刻堅決頂起自己該頂的那片天;都要認真踐行黨的宗旨,努力提高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這充分說明了井岡山精神與黨的建設事業(yè)的內在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揚井岡山精神有利于開創(chuàng)黨的建設的新局面。
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中,闡明井岡山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有利于學生感受和體會井岡山精神閃爍的偉大光芒,從而在實踐中塑造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和實踐觀。充分挖掘井岡山精神的科學內涵,充分闡明井岡山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將更好地實現(xiàn)《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理論和實踐課程塑造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R].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10):18.
[2] 黃愛英,許云濤.井岡山時期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價值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7):20.
[3] 曹京燕,盧忠萍.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豐厚滋養(yǎng)[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6):20.
[4] 丁曉強,楊正軍.井岡山斗爭時期黨的作風建設的實踐及啟示[J].河北學刊,2018(01):1.
基金項目:文章是南寧學院2017年校級教改項目,項目名稱:應用技術大學發(fā)展背景下《基礎》課程主體性應用實踐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17XJJG23。
作者簡介:張連云(1978.10- ),男,漢族,南寧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