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玲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qū)興橋鎮(zhèn)釣源小學,江西 吉安 343016)
小學低年級趣味性識字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法多種多樣,我來分享兩種我認為教學效果比較好的方法。
一年級下冊識字第一課《春夏秋冬》要教小朋友認識“霜”和“雨字頭”,微課設計思路如下:
教師引導語:小朋友們,秋天來了,天氣變冷了,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晚上會悄悄地凝結成冰晶,落在樹上、房上和自行車上。它有六個“角”,我們叫它什么?
小朋友回答:霜!
教師:對!我們叫它“霜”。(邊說邊點開微課課件,向小朋友展示寫有“霜”字的頁面)
教師:誰能告訴老師,“霜”字由哪兩部分構成?
知道的小朋友舉手回答:它由兩部分組成,上面是“雨”,下面是“相”。(即便小朋友不知道上下兩部分怎么讀,大概能看出來霜”字分為上下兩部分。)
課件新穎有趣,小朋友明顯對課件中的漢字感興趣。接下來,教師順著小朋友的回答解說“雨”字頭,就可以達到這節(jié)課的識字目的,而且小朋友的識字效率會比課本識字更快。
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一課《天地人》,要教小朋友認識“天、地、人、你、我、他”六個字,我教學時引導小朋友對照漢子做動作來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
以“天”字為例:
教師導語:誰來告訴老師“天”在哪兒呢?小朋友把手向上指,回答:在上面!
教師:當我們不小心打翻了水杯時,會說什么?
小朋友表現(xiàn)出受驚嚇的表情,并回答:我的天呀!我不是故意的!
教師:很多小朋友寫日記時第一個詞都會寫什么?
小朋友:今天!
教師:那哪位小朋友來告訴我,“今天”的“天”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小朋友舉手回答:它是一個“二”加一個“人”組成的。
接下來,教師可以順著這個回答引導小朋友學習“天”的寫法。
其實情景識字法也是課堂中用得比較好的一種趣味識字方法,本質(zhì)上與動作趣味識字法如出一轍,都是以情境對話或做動作的方式來識字。具體用哪個方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合理設計,只要學生反應熱情,記憶效果較好,寓教于樂的目的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