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qū)人民醫(yī)院口腔科,遼寧 盤錦 124200)
恒前牙是牙科比較多發(fā)的一類牙齒外傷,如果根冠根折位置為牙齦下2~5 mm,必須切除多余牙體組織,不過這樣會使得余下的牙根組織面、修復體不能完全密合,容易引發(fā)牙周組織炎癥,不能直接完成修復治療[1-2]。臨床為了最大程度提升治療效果,一般會聯(lián)合實施正畸牽引治療[3]。本研究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恒上前牙牙齦下牙折患者視作研究對象,具體分析牙體牙髓正畸聯(lián)合修復治療的應用效果。
1.1 基礎資料: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恒上前牙牙齦下牙折患者100例,按照患者接受治療的不同方式進行分組。觀察組包括27例男以及23例女,年齡平均(18.28±5.36)歲,其中中切牙有43顆,側(cè)切牙有7顆;對照組包括25例男以及25例女,年齡平均(18.59±5.14)歲,其中中切牙有41顆,側(cè)切牙有9顆。全部患者的恒上前牙都完全折斷,和牙齦下相距2~4 cm,全部患者均排除伴發(fā)外傷,牙根沒有畸形,牙根較長,同時牙周組織非常健康,全部患者均除外高血壓、糖尿病。2組各項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僅按照常規(guī)修復方法實施治療,先拔除牙根,清除患牙臨近斷端、牙周組織,實施徹底的止血以及消毒,完全將牙槽骨暴露出來,實施義齒修復治療。
觀察組接受牙體牙髓正畸聯(lián)合修復治療,在完成根管治療2周之后如果沒有不良表現(xiàn),繼續(xù)實施牽引正畸治療,牽引鉤利用0.8 mm不銹鋼絲進行制作,保持頂端鉤的長度為根長的一半,通過磷酸鋅水門汀在根管中固定好頂端鉤,同時支牙選擇患牙兩側(cè)的牙周和臨近的健康牙,經(jīng)0.6~0.8 mm的鋼絲網(wǎng)完成牽引,確保鋼絲的彎度吻合牙唇面,并將其粘固。唇弓通過0.45 mm鋼絲進行制作,確保牽引方向一致于患牙長軸方向。經(jīng)結(jié)扎絲牽引唇弓和牽引樁,控制力量大約50 g,通過橡皮鏈牽拉,之后每個月進行一次復診,密切觀察患者的加力裝置,需要時合理調(diào)節(jié)。如果患牙的牽引力和修復要求相符,利用結(jié)扎絲固定好患牙,持續(xù)9周左右,避免出現(xiàn)牙根回縮。等到患者完成基礎牙治療后適當修整牙齦外形、牙冠,修整5~6周之后,永久固定患者的患牙,修復治療結(jié)束。
1.3 療效評價標準。治療成功:經(jīng)X線機復查顯示患牙有完整修復體,根尖周組織沒有叩痛以及松動表現(xiàn),邊緣和臨近牙的切緣完全一致,牙齦非常健康,牙齦邊緣對稱于和它同名的牙齦邊緣;好轉(zhuǎn):經(jīng)X線機復查顯示患牙有基本完整的修復體,根尖周組織沒有叩痛以及松動表現(xiàn),邊緣和臨近牙的切緣比較少0.5~1 mm,牙齦出現(xiàn)輕微的炎癥,牙齦邊緣和它同名的牙齦邊緣比較更傾向于冠方;無效:復查顯示根尖周組織中有病變、松動,邊緣和臨近牙切緣少2 mm,牙齦有明顯炎癥。總有效率=治療成功率+治療好轉(zhuǎn)率。評價患者對修復治療效果的滿意度,患者根據(jù)自身感受回答,分為滿意、不滿意。
1.4 統(tǒng)計方法:借助SPSS16.0軟件分析研究結(jié)果,[n(%)]表示治療效果、滿意度,χ2檢驗,P<0.05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接受牙體牙髓正畸聯(lián)合修復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修復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僅為82%,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效果比較[n(%)]
2.2 修復滿意度:觀察組患者對修復治療后的效果滿意度為94%,對照組對修復效果的滿意度僅為80%,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對修復效果的滿意度比較[n(%)]
牙科臨床針對牙折位置過深的患者,不能直接實施修復治療,必須實施牙體牙髓正畸聯(lián)合修復,以實現(xiàn)臨近和牙周組織的協(xié)調(diào)[4]。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佳佬迯腕w良好接觸臨近牙齒邊緣,保證患牙修復體的質(zhì)量,提升牙齒修復的美觀程度,患者的接受度更高。以往采取的修復牙低位冠根折與根折的方法雖然也有一定效果,不過無法保證修復后的牙齒美觀度[5]。本研究應用的牙體牙髓正畸聯(lián)合修復治療方法不僅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能夠提升美觀度,患者的接受度更高。本研究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6%,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度為94%,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2%,患者的滿意度為80%,觀察組兩項結(jié)果均較對照組更優(yōu),P<0.05。證實牙體牙髓正畸聯(lián)合修復治療在這類患者治療中的應用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認為,為了最大程度保證牙體牙髓正畸聯(lián)合修復治療方法的應用效果,治療中必須保留住樁冠與牙根間的固定力,另外在牽引時應該確保牙長軸和牽引力有一致的方向,在復診時,醫(yī)師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調(diào)節(jié)牽引樁、牽引弓角度。同時,應該將患牙牙根正常高度保留,適當將牙冠延長,合理進行牙根牽拉,防止過度牽拉導致牙齦組織有不可逆損傷。一般來說,斷緣與牙齦緣間相距每提高1 mm,牽引力就應該相應增多30~40 g,這樣能夠最大程度避免出現(xiàn)牙周組織增生[6]。為了最大程度提升修復的美觀度,應該注重按照患牙臨近牙齒的具體情況固定粘結(jié)牽引弓,這樣有助于減少鄰牙移位;注意牽引鉤和牽引弓之間相距應該比齦下深度更大,不過也不能超過4 mm;在牽引完斷牙根樁冠實施修復治療時,應該合理調(diào)節(jié)中徑,這樣有助于保證修復美觀度;牽引結(jié)束后,如果牙槽骨有冠方移位表現(xiàn),開展牙齦成形術修復治療[7]。
綜上所述,牙體牙髓正畸聯(lián)合修復治療恒上前牙牙齦下牙折能夠獲得更優(yōu)的臨床療效,且患者有更高的接受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