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一君
四川省渠縣三匯中學 四川達州 635200
文言文本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是現(xiàn)代人探尋古代社會的一個文學媒介,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正視高考文言文的應試要求,通過突出學生的閱讀主動權、歸納完善的解題技巧、補充豐富的文言文基礎知識、設計針對性的專項練習等來提升學生的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做好準備。
其一,文言文語言與我們當今時代脫節(jié)太深,許多學生難以理解文言類文章的主旨,因此,也就更加沒有學習和探究的欲望,比如文言文中一個非常明顯的知識點——古今異義,這便是這一文學體裁與當今時代脫節(jié)的最好例證。其二,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多先讓學生背誦,而后帶領學生分析文言文的整體大意,并且在分析時,多是逐字逐句地翻譯。其實這樣的教學方法是非常不科學的,因為學生在背誦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學的是什么,也完全不懂文章是什么意思,所以,這樣的背誦頂多是停留在“嘴上”,而沒有深深印在學生大腦中。其三,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方式偏單一化、固定化,高中生是我們思想潮流的先鋒,對各種時代的新鮮事物認知速度最快,因此,如果我們還將教學的步伐停留在傳統(tǒng)“口述+板書”的形式上,是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故而,綜合以上幾點來看,當前的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改革迫在眉睫[1]。
常規(guī)的高中語文教師在組織文言文閱讀教學活動時,一般會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組織閱讀教學,且致力于拓展課堂知識容量,希望可以盡可能地補充文言文常識。這些教師認為,只有講全才能減少考試意外,但是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一味增加教師講解比重,也勢必會導致壓縮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探究時間,所以傳統(tǒng)的文言文閱讀教學是將學生看成了單向接受文言知識的“容器”,只管傾注,不關注學生是否能夠及時內化課堂所學。然而,記憶的前提是理解,高中生所形成的文言文認識也應該是在通化基礎之上,機械的知識記憶只能加重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借助課文探究引導學生積極探究文言文作品,使其自主生成文言文知識結構,歸納文言文閱讀技巧,以便在高中語文中及時應用所學知識。
能夠被選編進入高中語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目,自然是經過無數(shù)個教材編寫者精心篩選,合理設計之后,才映入學生的學習視野中的,而這些篇目很大程度上來自古代名家大師之手,如韓愈、柳宗元、蘇軾、蘇轍、辛棄疾、杜甫、李白、歐陽修、范仲淹等輩,他們每個人雖然都文采出眾,才思敏捷,滿腔熱血,但是,由于所處的年代不同,經歷的故事不同,因此,在寫作同一種景物時,也可能會有不同的一番情感體驗。所以,筆者認為,閱讀和品鑒文言文,需要抓住該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及其生平經歷,來實施客觀分析,如此,才可以最大程度上深入文言文的精神內涵,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2]。
比如,在教學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一課時,我們就可以一方面結合教材中給出的注釋和參考,另一方面,結合網絡上搜集的“范仲淹簡介”來相互穿插理解課文,此外,還可以結合以往小學、初中階段學習的關于范仲淹青年時期刻苦讀書“劃粥斷齏”的故事來深入剖析作者。范仲淹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從其青年時期刻苦讀書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積極向上的高貴品質,之后,步入仕途,為官為國,即使遭到同僚的排擠,遭到帝王的政治打壓,還依舊心懷感恩,發(fā)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钡母袊@,其心胸之寬廣,志向之高遠,又有幾人可及。
高中語文教材選擇的文言文大多為先秦散文和諸子散文,與社會政治緊密相關,高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注重探尋閱讀規(guī)律和特色,改變課堂枯燥乏味的現(xiàn)狀,使文言文教學重獲生機。首先要結合史實開展教學,使學生快速聯(lián)系到歷史事件,透徹的理解文言文與歷史之間的關系。如講高中語文《勾踐滅吳》,我通過多媒體為學生解說時代背景,講述吳越兩國不共戴天的關系,這樣學生在閱讀文言文時更得心應手,對于句意、課文層次等分析的更加清晰,學生對于臥薪嘗膽這個典故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結合語言規(guī)律開展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對新舊知識的銜接和運用,以達到融會貫通。如高中語文《聲聲慢》和《短歌行》兩篇課文,閱讀的音韻和語調都截然不同,前者應用低沉、緩慢的語調,傳達出女詞人濃濃的哀愁。后者應用明亮、豪放的語調,表現(xiàn)出作者曠達樂觀的胸懷。
為使學生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同時有效落實語文教學目標,教師需關注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供空間,使學生可積極主動參與到自主學習過程中,展開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有效理解文言文并養(yǎng)成良好的文言文閱讀理解習慣。基于此,高中語文教師可采用合作探究教學法,在個人學習基礎上,通過協(xié)作探究激發(fā)思維活性,彌補學生固有閱讀理解體系缺失,為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營建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有所收獲,凸顯創(chuàng)新型教學法應用價值[3]。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高中語文教師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深入挖掘文言文中蘊含的知識,增加高中生對文言文的了解,探索出一條適合實際學情的文言文閱讀途徑,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還要遵循新課程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根據(jù)高中生的興趣愛好、已有經驗和能力層次選擇文言文閱讀文本,注重對高中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