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維強 任文
山東華新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泰安 271200
煤礦井筒掘砌方位:136°08′24″;巷道坡度:-17°;井筒總長度1400m;主井井筒掘進斷面31.75m2,凈斷面為21.15m2;副井井筒掘進斷面28.14m2,凈斷面18.25m2;明槽段,雙層鋼筋砼支護,支護厚度為500mm,鋪底砼厚度為300mm單層鋼筋防水混凝土+200防水混凝土,基礎(chǔ)片石砂漿厚800mm;暗槽段采用29U型鋼配合Φ8mm鋼筋網(wǎng)加防水砼支護作為永久支護,砼厚度為500mm。超前支護采用超前排管,超前排管由φ25×2500mm螺紋鋼制作,間距200mm,每架棚做一次超前支護。
井筒砂層頂板不易維護,易坍塌,故借鑒隧道管棚施工方法,采用超前排管(φ25鋼管)+29U鋼支架+焊接3mm鐵板作為臨時支護。施工技術(shù)要求:(1)超前排管采用Φ25mm,長2000mm鋼管;29U鋼支架;焊接3mm鐵板;(2)超前排管沿U鋼支架外輪廓布置,間距200mm,上揚5°,即超前排管施工角度-12°,并以該U鋼支架為支點,另一端在砂層中;(3)第一排(奇數(shù)排)超前排管與第二排(偶數(shù)排)超前排管,管間距錯開100mm;以保證每架棚的超前排管法線方向間距為100mm,水平投影間距小于100mm;(4)奇數(shù)架每排23根排管,偶數(shù)架每排22根超前排管,除暗槽開挖外的正規(guī)循環(huán)確保砂層頂板有不少于三層超前排管的臨時支護;(5)采用短段挖掘+臨時支護方法,挖掘段長控制在500mm,暗槽初期6~8米距離內(nèi)U鋼棚間距為330mm,然后可根據(jù)幫頂情況調(diào)整間距成500~800mm。超前排管作用:開挖后約束砂層因重量造成坍塌,提高超前排管與砂體承載能力,緩解砂體自重壓力,爭取U鋼支架支護時間[1]。
抗壓強度:加載速率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nèi)抗壓強度隨著溫度降低而增大,達到最大值后,隨著溫度繼續(xù)下降,抗壓強度呈下降趨勢,溫度-35℃時冰體抗壓強度達到最大值6.89MPa;劈裂抗拉強度:冰體的劈裂抗拉強度隨加載速率的增加稍有增大,冰的劈裂抗拉強度達到極大值時,隨加載速率的增加,呈下降趨勢,溫度-40℃時冰體劈裂抗拉強度的最大值3.31MPa?!氨眱鼋Y(jié)法作用:利用冰的強度固定井筒仰坡砂層,及利用冰的強度在砂體上制造人工冰墻作為處理潰砂的支點。其它方式:借鑒土建中腳手架搭建操作平臺和臨時支護、焊接U鋼拱支護迎頭等臨時支護。
明槽進暗槽過程中,主、副井輪廓線外右上角均有因水作用砂流失而造成的空洞。主井空洞與地表貫通,副井空洞在砂層中,危險更大。該空洞在進暗槽前應(yīng)及時處理,以避免空洞垮塌沖擊井筒,影響井筒質(zhì)量,甚至造成人身傷害。(1)主井仰坡潰砂空洞治理。施工要求:利用水的滲透性、冰的強度和鋼管導熱性好的特點,靈活掌握打入花管及澆水速度,及每層草袋澆水結(jié)冰后再鋪下一層草袋澆水,以保證冰墻的強度。施工方法:加工4寸花管,尖頭段0.5m部分均勻打孔→花管間排距0.5m→花管隨打入隨注水滲透,外露0.5m,施工三排四列→花管打入部分結(jié)冰后,在花管間鋪草袋,澆水凍結(jié)→順序鋪澆至花管頭,形成寬1m長2m的冰墻→在砂層上,以鋼管為骨架的冰墻作為支點穿鋼軌→在鋼軌上打木垛封閉潰砂空洞→在潰砂空洞中注入砼充填。(2)副井仰坡潰砂空洞治理。施工要求:淋/澆水均勻,以保證冰體臨時支護的強度。施工方法:潰砂空洞面淋水凍結(jié),再澆水結(jié)冰形成臨時支護→利用腳手架由外向內(nèi)永久支護→以迎頭U支架作為支點,用木板、木材封閉潰砂空洞→在注砼口注入砼充填。主、副井潰砂空洞外部,井筒回填時即可充填。
在疏干井降水和明槽開挖深度的作用下,地下水位下降,仰坡砂層含水量下降,隨明槽開挖砂層隨流淌,造成仰坡隨開挖深度的加大而加寬現(xiàn)象。施工要求:利用水的凝固點/冰的熔點、冰的強度,撐控淋/澆時間,即白天最高氣溫-6℃,淋水/澆水可滲透到砂屋中,夜間最低氣溫-35℃,澆水可結(jié)冰。滲透砂層冰+砂層表面冰固定砂層,該凍結(jié)層有一定強度;同時要求控制水量,避免水流過大涌入明槽工作面,造成惡化作業(yè)環(huán)境和二次再排水。施工方法:按井筒方位和坡度在U鋼支架輪廓外仰坡施工超前排管+超前排管輪廓外注水花管,掩護開挖進暗槽→安排白天在井筒仰坡上滲透性淋/澆水→安排夜間砂層凍結(jié)澆水→最后形成超前排管+注水花管凍結(jié)砂層冰+滲透砂層冰+砂層凍結(jié)冰聯(lián)合體固定仰坡[2]。
因井筒開挖砂即流淌,確定進暗槽施工方法先拱后墻施工。施工要求:施工順序要求由現(xiàn)工作面至仰坡方向,以保證凍結(jié)時間和凍結(jié)強度。施工方法:(1)進暗槽:按井筒中心、坡度架設(shè)U鋼支架,U支架腿由打入砂層的鋼軌替代,并與U鋼梁焊接成整體→順序至工作面迎頭→迎頭拱部,按大于井筒坡度5°的角度打入超前排管→井筒迎頭、兩側(cè)輪廓線外,打入花管并注水凍結(jié)→U鋼梁上鋪草袋澆水凍結(jié)造假頂,與仰坡連接→井筒‘凍結(jié)壁’內(nèi)開挖出渣→達到一定高度在焊接鋼筋+鐵板/木板固砂→循環(huán)出渣至底板,安裝U鋼腿→達一板砼時,綁筋、安裝模板、澆砼。循環(huán)施工至進暗槽;(2)暗槽:腳手架搭設(shè)操作平臺,并在操作臺上施工上臺階→每架U鋼支架施工一排超前排管(施工按2.1要求施工)→超前排管掩護下臺階法施工→固定U鋼支架拱→留核心土法挖掘并安裝U鋼腿→焊鐵板/木板,以防潰砂增加工作量→開挖出渣→循環(huán)掘進暗槽。
礦井井位確定后,遇不良地質(zhì)條件,在技術(shù)可行經(jīng)濟合理的情況下,可綜合土建、隧道等施工技術(shù)手段,更重要的是如何掌握自然的力量,恰到好處地借助自然力量完成工程,確保工程按工期要求竣工等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