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鳳林
(綿陽市中心醫(yī)院兒科 四川 綿陽 621000)
腎病綜合征為小兒常見病,病情嚴重,易并發(fā)肺動脈栓塞,危及患兒的生命。小兒腎病綜合征并肺動脈栓塞患兒,起病急,病情進展速度快。及早檢出疾病,及早干預,并予以妥善的護理,是降低患兒死亡率的關鍵。有研究指出,采用CT 診斷疾病,影像清晰度高,效果良好。本文于本院2017 年2 月—2018 年2 月收治的腎病綜合征并肺動脈栓塞患兒中,隨機選取50 例作為樣本,分析了疾病的CT 表現,闡述了臨床護理方法。
以本院患兒作為樣本,性別:男/ 女=29/21,年齡(8.47±2.11)歲。所有患兒均已確診腎病綜合征,且已并發(fā)肺動脈栓塞,患兒無造影劑過敏,可依從進行CT檢查。
1.2.1 CT 檢查方法 所有患兒均采用CT 診斷疾?。海?)患兒取仰臥位,屏氣,自肺尖至膈上掃描。(2)高壓肘前靜脈注射碘海醇80m l,速率2.5 ~3.5m l / s。(3)18 ~20s 給予動脈期掃描,45 ~60s 靜脈期掃描。(4)參數:電壓120 ~130kV,電流350mA,層厚1.25mm,螺距1.375mm,共掃描10s。
1.2.2 疾病處理方法 確診肺動脈栓塞后,應立即給予機械通氣及心電監(jiān)護,并給予肝素0.2ml+ 生理鹽水30ml 靜脈泵入(10ml/h)+ 尿激酶0.02MIU+ 生理鹽水50ml 靜脈泵入(25ml/h)+ 華法令1mg po qd 治療,并給予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后給予抗生素抗感染。
1.2.3 護理方法 確診肺動脈栓塞后,應實施綜合護理干預:(1)氣道:護士應給予患兒機械通氣,根據病情調整氧流量,并對血氣指標進行嚴密監(jiān)測。霧化吸入期間,應適當增加霧化液溫度。護士需主動為患兒吸痰,保證口腔清潔,預防肺炎。(2)飲食:患兒應多食用高營養(yǎng)、清淡、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預防便秘,避免患兒用力排便增加腹壓導致栓子脫落,降低患兒的死亡率。(3)環(huán)境:患兒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免活動,預防栓子脫落。病房內可擺放玩偶、植物,粘貼卡通圖片,減輕患兒的痛苦。(4)心理:護士應主動與患兒溝通,為其講故事、唱兒歌,吸引患兒的注意力,使其能夠依從臥床、用藥,對疾病進行治療,減少并發(fā)癥,促進病情好轉。(5)并發(fā)癥:抗凝藥物的應用,易誘發(fā)出血。護士應對患兒的皮膚黏膜、消化道進行觀察,一旦發(fā)現牙齦出血、血尿等異常,應立即處理。此外,同樣應囑患兒避免挖鼻孔,進一步減少并發(fā)癥。
50 例患兒疾病檢出率100%,CT 表現如下:(1)肺動脈主干寬度增加,多發(fā)性充盈缺損,胸腔見液體影。(2)肺下葉受壓,膨脹不全,下肺斜裂增厚,見高密度影,呈斑片狀。(3)支氣管壁增厚,增強掃描可見低密度充盈缺損。(4)縱膈淋巴結腫大。
50 例患兒依從性96%、出血率4%、死亡率2%、家長滿意度98%,見表。
表 患兒護理效果[n(%)]
肺動脈栓塞是導致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發(fā)生該并發(fā)癥的患兒,臨床癥狀以呼吸困難、咯血、胸痛為主[1]。常規(guī)觀察癥狀及病情,難以確診疾病。采用CT 給予診斷,影像清晰,特異度及敏感性高。為預防誤診,明確患兒的CT 表現是關鍵。本文研究發(fā)現,小兒腎病綜合征并肺動脈栓塞患兒,肺動脈主干寬度增加,多發(fā)性充盈缺損,胸腔見液體影。進一步觀察,可見肺下葉受壓,膨脹不全,下肺斜裂增厚,見高密度影,呈斑片狀。通過對支氣管壁的觀察發(fā)現,50 例患兒均可見支氣管壁增厚,增強掃描可見低密度充盈缺損,縱膈淋巴結腫大,50 例患兒檢出率100%。本文的研究成果,證實了CT 檢查在小兒腎病綜合征并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為改善患兒的預后,本院實施了綜合護理干預。對氣道進行護理,有助于保證呼吸暢通,減輕呼吸困難。對飲食進行調整,囑患兒絕對臥床,有助于預防便秘,減小栓子脫落的風險,降低患兒的死亡率[2]。對環(huán)境以及患兒的心理進行干預,能夠提升其舒適度與依從性,避免因患兒掙扎導致栓子脫落。對并發(fā)癥進行預防,則可達到降低出血率、提高抗凝安全性的目的。本文研究發(fā)現,實施上述護理后,患兒依從性96%、出血率4%、死亡率2%、家長滿意度98%,效果滿意。
綜上所述,采用CT診斷小兒腎病綜合征并肺動脈栓塞,并實施綜合護理,可提高檢查率,降低死亡率,減少出血等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