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建軍
(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qū)桂村中學,河南 許昌 461143)
社會上常常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yǎng)成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有關,也與學生的是否有著良好學習習慣有關。初中生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語文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前提,這門課程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們學好語文,就不能只重視自己的教學方法,還要認識到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法是非常重要,要注重如何才能激發(fā)出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和積極地去學習。
閱讀能力對一個人未來的發(fā)展非常重要,同時也是提升個人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初中學生在課堂上學到了一些新的語文知識后,還需要進行反復的加強鍛煉,才能轉化為個人的知識。因此,教師要求學生能夠加強課外閱讀,以此來發(fā)展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初中學生在課外生活中的自制行為能力較差,在閱讀的時候時也容易疲倦,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需要家長的督促和引導,而有一些家長比較忙,完全靠學生自己來進行閱讀和學習,這都難以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課程需要進行閱讀和寫作,而在考試過程中還是會發(fā)生一些易錯的問題,學生要能夠重視易錯問題的糾錯,才能慢慢形成良好的語文能力。初中學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特點,缺少良好的耐心,在完成一些文言文或多音字等比較麻煩的作業(yè)后,就不愿意進一步的進行檢查和糾錯,即使有時候教師指出了他們經(jīng)常犯的錯誤后,他們也還會在以后的考試中再一次犯相同的錯誤。教師細心批改過的作業(yè),標注清楚錯誤的題目和答案后,學生拿到后就只是粗略地看一眼就放到書包中,而沒有去思考為什么自己老是犯這些錯誤,久而久之就難以形成糾錯的習慣,進而影響到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學習信心。
課后練習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鞏固語文知識的有效手段,其能夠促進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因此,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能夠認真讀題、審題,然后再開始做題。教師可以先在班級上演示讀題和審題的方法,引導他們先做到弄懂題目中的內(nèi)容和問題,讀題目中的重要的詞語。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規(guī)范的課后練習方法,要先將各種文字寫的整齊和美觀,再做好正確的格式。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和認真的寫作。寫作是語文最重要的基礎,學生要能夠慎重,而不能粗心大意,教師要對進步較大的學生給予及時的表揚。最后,教師要引導小學生進行自我檢查和糾錯,教師要家長會向家長傳達監(jiān)督孩子學習的重要性,但要讓他們獨立糾錯,不害怕犯錯,激勵他們堅持分析和記錄自己犯錯的原因,并記憶下來才能形成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初中語文主要是以記敘文、散文和文言文為主,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和表達問題,同時聯(lián)系生活由課內(nèi)走向課外,在讀書中學會做人,在做人中學會讀書。在閱讀中要學會基本的三點:首先,學生要掌握品味語言的技巧。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來進行感悟,更要引導學生在揣摩詞語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深層含義,使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去感受,去品味。其次,學生要能夠理解作者的思想。教師在講解經(jīng)典名句和飽含情感的文章時,要讓學生體會情感,揣摩作品的內(nèi)涵,學會聯(lián)系生活實際,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最后,學生要能夠思考和探究。學生在讀完作品后要學會歸納總結,這也是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學科特點。
學生可以通過記錄筆記的習慣,來積累寫作素材,并提升寫作能力。讀書筆記可以有局部和整體兩種方式。局部方式就是對個人摘抄段落來思考它們在文字上有什么好的地方,以及為什么自己覺得好?這也是學生就段落內(nèi)容中的某個觀點,進行闡述或評論個人的看法等。整體方式是學生對整體文章中所體會出的內(nèi)涵或思想的思考,并評價出這些文章的優(yōu)劣,也可以寫個人的閱讀后心得體會等。局部和整體兩種方式并沒有很嚴格的界限,讀書筆記中要說出具體的原因,教師主要是要引導學生在記錄讀書筆記之前一定要自己進行深入思考,只有這樣寫出的筆記才能讓學生有真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