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昆
在入學第一天報到的時候,新生需要去拍照然后領(lǐng)取自己的學生卡,在那里我第一次遇見Andrew,他也是新生,但不是念碩士,而是在這邊讀社會學的博士。因為排隊太過無聊,我們便有一搭沒一搭地在隊伍里閑聊。在聊天中知道,Andrew來自德國,在申請這邊的博士之前已經(jīng)工作了三年,如今的他已經(jīng)三十歲了,已經(jīng)拿了兩個研究生的學位。
Andrew說自己之前的職業(yè)雖然有著豐厚的薪水,但十分枯燥無聊,每天與各種各樣的數(shù)據(jù)為伍,有的時候電腦黑屏,顯示出自己的臉頰,他會想:這真的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嗎?
三十歲開始讀博士,似乎也不算晚。聽完他講的,我算了算如果自己讀完博士,大概會是多少歲。突然覺得,愿意把時間用心放在學術(shù)上的人,也需要足夠大的勇氣。
從那次遇見Andrew之后,我們就再也沒遇見過彼此。臨近畢業(yè)的時候,他突然從Facebook上給我留言,希望我能幫他完成一份問卷調(diào)查和線下訪談,這是他在做的一個研究項目。
“我記得你跟我說過你在中國的時候也出版過一些作品?”采訪結(jié)束后,Andrew突然問我。
我說是的,有出版過一些小說和文章合集。
“知道嗎?在國外,能夠?qū)懽魇且患貏e難得的事情,很少有人擁有這個才華和天賦的,你是一個聰明的幸運兒?!?/p>
我搖搖頭,又點點頭,不知道該謙虛還是坦蕩接納這個贊美。
“其實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痹贏ndrew的贊美之后,我不由自主地說出了這句話。
我對Andrew說,從前的我是一個特別驕傲的人,我的心里懷揣著巨大的夢想,我想要和周圍的人不一樣。但當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最終還是沿著普通人的生活軌跡,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時,我逐漸明確,其實我真的只是一個普通人。
Andrew聽了我的話,變得安靜。“你才22歲,一切對于你來說都還早,你看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我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
大道理誰都會講,我喃喃自語,我做不到像Andrew這樣樂觀。
“你看我已經(jīng)過了三十歲,當我放棄自己不錯的生活時,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當你愿意接納上天給予你的這份財富時,你就注定會變得多愁善感,會在人生的方向上苦苦尋覓自我。但是,現(xiàn)在的你只是看到了這個世界的冰山一角,你有大把的時間,去看你從未看到過的世界。我不希望你在這個年紀就開始怨天尤人,你需要給自己力量。”
我是一個愛拿自己跟別人比較的人,但是比較來比較去,我總會發(fā)現(xiàn)在這里或者那個方面,自己不如別人。我想這也是我變得悲觀和消極的來源。其實比較并沒有錯,但應(yīng)該把比較變成讓自己奮斗的動力,而不是停在原地自怨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