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筑曦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qū)第一實驗幼兒園,貴州 貴陽 550009)
引言:幼兒身體發(fā)育迅速需要攝入多種營養(yǎng)物質,而他們的腸胃不夠成熟,消化系統(tǒng)不強,牙齒不堅固,為此要根據(jù)這些特征來進行幼兒飲食的合理搭配,引導和教育孩子合理進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定時進食,不挑食,不偏食;定量進食,控制食量。孩子挑食、偏食都會導致身體所需營養(yǎng)物質不充分,膳食不均衡,從而影響孩子身體的發(fā)育。孩子每天的飲食品種要盡量做到合理搭配,肉類、豆類、纖維類等都應合理調配,且經常換著花樣給孩子做菜,能夠激發(fā)孩子吃飯的欲望,以免孩子養(yǎng)成挑食的壞毛病。定量進食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刂坪⒆用款D飯的量,多吃少吃都不好,尤其控制幼兒零食的攝入量。
(二)訓練孩子吃東西細嚼慢咽的好習慣。幼兒的腸胃和消化系統(tǒng)還比較脆弱,吃東西細嚼慢咽有助于腸胃消化,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能夠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有助于身體的成長。并且細嚼慢咽是吃東西的一種文雅的行為[1]。
(三)注意餐桌禮儀,注意飲食衛(wèi)生。孩子從小就要慢慢培養(yǎng)其餐桌禮儀,從小細節(jié)做起,入食中不言,不吧唧嘴,夾菜不東挑西撿等。飲食衛(wèi)生要做到臟物不入口,防止病從口入。如食前洗手,食后簌口,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等。
(一)多引導,多教育;多鼓勵,少強迫。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非常多,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而父母要有耐心地去教導、引導孩子,父母要做的是一個溫柔有耐心的指引者,多鼓勵孩子面對困難,克服恐懼,并以身作則,嘗試著孩子接受他不喜歡的食物甚至是事物。
(二)把握分寸,家長不要過分溺愛孩子。疼愛孩子似乎是每個父母的天份,但是過度寵愛甚至溺愛不但對孩子成長沒有幫助,反而會因為父母的溺愛使得孩子養(yǎng)成壞習慣。如孩子不愛吃青菜水果家長就一味順從,長此以往,孩子固然不會吃,這是不好的飲食習慣。再如孩子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父母不加制止,這也是錯誤的疼愛方式。
(三)家長以身作則,避免不當言行誤導孩子。培養(yǎng)孩子文明的餐桌意識,首先父母要身體力行,平時在孩子面前起到榜樣作用,文明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需持之以恒、需要父母的多方引導,需要全面的考慮,更需要切實可行的付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