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上海路小學 莊翠平
小學階段是學生們成長的關鍵階段,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都需要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完善。語文課堂是集知識與樂趣為一體的課堂,讓學生們找到學習的樂趣,用興趣引領學習,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意義的。新課改的背景之下,高效課堂是教師教學追求的首要目標,但是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設不是僅僅追求課程的進度,更要求學生學習的效果。本文針對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創(chuàng)設,對于小學語文課堂現在存在的狀態(tài)和問題進行分析,然后針對問題尋找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突破傳統語文課堂的發(fā)展瓶頸,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高效課堂從字面理解就是高效率,但是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課堂不僅要高效率,還需要高質量。因此新課改不斷賦予高效課堂以新的內涵,在新時代,高效課堂的內涵就轉向了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的基礎之上,同時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從而高效率、高質量地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一種課堂形式。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師應當貫徹落實面向全體、注重個性的教育觀,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提出新要求,但仍有大部分教師以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語文教學,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因而教學目標都是以教師意愿為主,難以做到與時俱進。另一方面,教師遺留的傳統教學觀念僵化、死板,教師過于注重教學成績的提升而忽略了課堂質量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學目標很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變,固化和混亂的教學目標難以滿足新課標下的小學生需要。
目前小學語文教師大多數為教學經驗豐富、教齡長但教學方式較為傳統的教師或缺乏教學經驗、資歷尚淺的年輕教師。在這里存在一個斷層,傳統模式下的教師講課雖能傳授知識,但缺乏趣味性;年輕教師觀念新穎,但缺乏經驗,難以控制課堂,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課堂質量和高效性受到阻礙。
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處于一種“在其位謀其職”的思想,工作恪盡其守卻僅限于工作需要,在額外學習以及與家長的溝通方面都有待改進。另一方面,許多語文教師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而沒有根據學生個性差異來制定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也一成不變,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導致高效課堂構建有許多限制。
針對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目標混亂的問題,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不失為有效對策。語文教學不僅是要求學生掌握語文基本知識,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基礎,更是為了學生的思維拓展、個性塑造和全面發(fā)展奠基。因此,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高效課堂的保證,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和教材文本制定確實可行的計劃,明確教學目標,以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全面發(fā)展作為最終目的。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一課的教學當中,以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對“坐井觀天將會目光短淺,眼界要長遠”這一人生哲理的把握作為教學目標,而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認識生字和誦讀課文。有了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可以結合“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故事和“井底之蛙、所見甚少”進行對比教學,不僅生動有趣,更能讓學生明白人生哲理。因此,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對構建高效課堂是極其重要的。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一成不變,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單獨運用教師口授和黑板教學難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對于課堂氛圍和課堂質量提升也有著消極影響。小學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內容本就較為繁雜,因此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語文教師們不斷學習、探尋新的教學模式,并針對學生階段特性改良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施,將故事、游戲等融入教學當中,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比如說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蟋蟀的住宅》一課的教學之中,許多學生可能對蟋蟀沒有認知,簡單的講述教學小學生是無法深入理解的,在這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提前做好課件,設置關于蟋蟀的圖片和簡單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甚至可以帶蟋蟀到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觀摩,還可以做一些蟋蟀的頭套,讓學生扮演蟋蟀的角色,結合設置好的課件進行情景表演,學生身臨其境,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還能夠極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效率,有助于完成教學目標。
總之,小學生心智發(fā)展不成熟,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教師對小學生的正確引領和指導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在新課改不斷進行的當下,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深刻把握新課程標準要求、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為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培養(yǎng)高素養(yǎng)的小學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