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紅兵
農(nóng)村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具有其年齡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認識水平、高尚的情操、積極的情緒,同客觀現(xiàn)實保持積極平衡的意志行動以及良好的個性特征。心理健康的首要特征是能夠正確地認識現(xiàn)實并對之做出有效的適應,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
我國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對德育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初中階段,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心理健康問題,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農(nóng)村初中生的心理問題也日漸嚴重,不僅影響到其自身的成長,同時也威脅到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初中階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內容,保持健康的心理,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現(xiàn)階段,我國存在這樣一個觀念,即“嚴師出高徒”。因此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班主任對待學生難免比較嚴厲,但是卻造成學生與班主任格格不入,師生關系不融洽的局面。而班主任要想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須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班主任要平易近人,要主動走進學生的生活,多關心學生,及時掌握學生動態(tài)。其次,在處理學生的問題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進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關心學生的學習,關注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抑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當學生有話不能說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負面的心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此,作為班主任,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并加強與其他科任老師的交流合作,共同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將“要學生學”轉變?yōu)椤皩W生要學”。同時該班主任還要向其他任課教師推薦這種方法,通過各科教師的共同努力,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膽識,還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了解,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初中教育的一部分,是初中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班主任就必須足夠的重視,將心理健康教育放到日常工作中來,通過開展積極有效的心理課程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例如,針對心理健康教育,我開設了心理輔導活動課(如勞動課),通過各種積極、有效的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陽光開朗的性格。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融入到班集體中,進而方便班主任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掌握學生動態(tài)。另外,班主任要有效地利用網(wǎng)絡,設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網(wǎng)絡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與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這樣既保障了學生的權益,又利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生活。
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在父母的關愛與庇護下成長,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缺少關愛他人、與他人分享、寬容他人的品格。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意識到這一問題,也要在有效的教學中慢慢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樂于分享、寬容大度的心態(tài),讓學生明白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良好的性格品質對學生今后的人生會有非常大的作用,也是教師在思品課上向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所在。
學校、家庭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兩個主要場所,班主任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在學校里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還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電話、走訪等形式全面了解學生在家的生活狀況,進而為教師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便利。
心理健康與否不僅關系到農(nóng)村初中生的未來發(fā)展,同時也關系到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為此,做好農(nóng)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