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彥 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
我國經(jīng)濟和技術在發(fā)展的同時,社會和國家的建設需要更多的專業(yè)和技能人才。教育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發(fā)展和繁衍的根本。教育體系唯有培養(yǎng)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yè)人才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人才的培養(yǎng)并不單單只是向學生們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而是要培養(yǎng)出理論-實踐能力都具備的復合型人才,在高校開展乒乓球教學需要解決一個最終的問題,這個問題如何改變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以及如何開展高效的教學計劃來滿足學生們對于乒乓球教學的需求。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競技性的體育項目,該運動具有多方面的特點。就一門專業(yè)體育項目來講,乒乓球的受眾面很廣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運動形式。人們可以利用乒乓球運動進行健身和娛樂。并且由于乒乓球體積小、輕便且易于攜帶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在我國乒乓球運動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其能夠鍛煉全身的肌肉,進行乒乓球運動不僅需要上半身運動還需要整個下半身的協(xié)調,人們通過乒乓球運動能夠鍛煉身體,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
高校大部分學生的乒乓球基礎能力較差,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小時候接受過乒乓球的訓練,具有一定的基本功。這種情況就造成了乒乓球教學對象的差異性,學生的基礎能力不同卻接受同樣的教學訓練,這就導致曾受過訓練的學生降低對乒乓球課程的期待性。
普通高校開展乒乓球課程的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在高校的教學體系當中,乒乓球作為一個公共體育項目開展教學大大改善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此同時,乒乓球運動深受高校學生的喜愛,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乒乓球技術很差,沒有受過專業(yè)的技能培訓?;谶@一點,乒乓球運動就很難在高校內普及?,F(xiàn)階段高校的乒乓球教學缺乏合理性,其教學模式未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導致學生缺乏對乒乓球學習的興趣,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現(xiàn)階段普通高校在乒乓球教學方面所采用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其主要以傳統(tǒng)教學當中老師演示、學生模仿的方式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從多角度來展現(xiàn)乒乓球的技巧和魅力。學生長期從事枯燥的動作練習會產(chǎn)生一定的抵觸情緒,教學活動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單純的為了成績達標進行訓練,導致學生無法對其產(chǎn)生學習興趣。
受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普通高校所開展的乒乓球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的乒乓球成績達標。其教學評價方式也缺乏合理性,其主要以乒乓球的某一動作的熟練度對學生進行打分評價,這種評價方式脫離了乒乓球運動的本質,其評價結果并不能代表學生的乒乓球水平。
乒乓球運動當中有許多專業(yè)技巧,學生若是單純的通過高校的課程學習很難提升自身的乒乓球專業(yè)素養(yǎng)。而目前高校由于場地和人數(shù)的限制,在課外時間不會對學生開放訓練場地,學生缺乏練習和專業(yè)指導,也影響其專業(yè)能力的提升。
在選課問題上高校乒乓球教學要著重分清教學的層次,由于乒乓球教學技術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教師要在有限的課時內提升學生的乒乓球技巧就需要進行分級和分層教學,按照學生的水平設置教學內容,從而保障乒乓球教學發(fā)揮作用。
乒乓球運動是以競技為主,在教學方式上教師要營造出乒乓球對抗的教學氣氛,讓學生能夠投入到乒乓球實踐對抗當中,單雙打和混雙打比賽形式是促使學生了解和應用乒乓球專業(yè)知識的前提,學生通過參與實際的對抗練習找到乒乓球的對抗技巧,教師方面要鼓勵學生參與實際的乒乓球訓練,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學生的心理,做到因此施教。
總的來說,乒乓球運動是高校大學生最喜愛的體育項目。目前高校的乒乓球運動需要改變教學策略,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差異性,培養(yǎng)學生對乒乓球的學習興趣,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提升乒乓球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