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云
(四川省彭州市實驗小學, 四川 成都 611930)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確立兒童視角,語文教學實施需從“童心”、 “想象” 、“ 真情”幾個方面入手,發(fā)揮師生的教學互動性,真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教育,獲得知識,形成能力。
教師對兒童文學作品的解讀是一種“為他”式的解讀,一切皆是為更好地扶助兒童,而且好的兒童文學作品大多以兒童的眼光觀察世界,以兒童的語言去描繪,所以教師解讀兒童文學作品必須具有兒童的視角,而不能僅從成人的視角去解讀教材。所謂兒童視角,就是以兒童的耳朵去聽,以兒童的眼睛去看,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所以教師的引領(lǐng)尤為重要?!皟和鯓娱喿x”是“學會閱讀”之閱讀教學的內(nèi)在要求,而學會閱讀只能在經(jīng)歷一次又一次的閱讀生活后才會真正明白如何閱讀,這樣一種學習是為了追求更高品質(zhì)的課堂閱讀生活。閱讀教學的設計本質(zhì)上是兒童閱讀生活的引領(lǐng),引領(lǐng)學習閱讀者走向成功閱讀者。具體來說至少有兩大重要內(nèi)容,一是引領(lǐng)生成解讀的游戲規(guī)則,二是引領(lǐng)如何在兒童原有理解的基礎(chǔ)上深入理解。
對于兒童而言,閱讀理解的游戲規(guī)則是閱讀過程中生成的,例如我們在教學《九色鹿》這課時,老師一開始就拋出:“世界上真有九色鹿嗎”,“為什么想象出九色鹿”等這樣的問題,然后師生共同聚焦于“民間故事的虛構(gòu)與真實”的討論,目的就是要幫助兒童建構(gòu)閱讀理解民間故事的游戲規(guī)則,因為在此之前,盡管兒童已學習過類似的課文,但以前的課堂并沒有建構(gòu)起這樣的游戲規(guī)則,再加上兒童都以記敘文的學習為主,如果不首先建立解讀的游戲規(guī)則,學生的閱讀不僅無法深入,而且很容易走入困境與誤區(qū)。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展開想象,才能培養(yǎng)和開發(fā)學生智力,從而提高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文能力,對課文的理解就更深刻。想象越豐富,表達就更具體。和成人相比,兒童具有更為自由、更為大膽的想象力,想象是兒童生命和兒童文化的魂魄,是童年的代名詞。和成人偏重理性分析的閱讀方式不同,想象是孩子們解讀文本、與文本對話的重要方式,閱讀中通過想象,孩子才能“眼中有形”,才能把主觀感情移入對象,達到物我交融、物我統(tǒng)一,進而達到共鳴狀態(tài),真正實現(xiàn)與文本的對話。要放飛孩子的想象,教師必須謹記兒童期就是理性的睡眠,要竭力擺脫成人理性主義的慣性,不要對文本作過細的肢解,要把握感性化原則,把握好留白藝術(shù),找準學生想象的切入點,從而引導學生透過字面之義“看”到蘊涵在其中的畫面和形象。
兒童是情感的王子,和成人相比他們具有更為豐富的情感力,兒童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是一種直觀性的文學接受,更多的時候是在情感上與作品結(jié)合,是以情感先行的閱讀取向。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兒童的情感易于被激發(fā),且兒童的認識活動一旦有情感參與,他們認識世界更生動,更豐富,更深刻。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僅語言優(yōu)美,而且包含了豐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說明文,也寫得趣味盎然,引人入勝,隱含著作者的審美情趣。如何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感染,撥動情感之弦,使抽象語言文字的學習變得情趣盎然,有滋有味。在課堂教學中,展示形象的方式我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條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響,從而產(chǎn)生相同的情緒體驗。因此,教師要用愛憎分明的感情,真摯的語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動作,去扣擊學生的心扉,激起他們的感情波瀾,從而使深刻的道理滲透到學生的心田。
將音樂恰當?shù)匾胝n堂也是撥動學生情感之弦的好方法。因為,音樂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調(diào)節(jié)學生情感使人產(chǎn)生共鳴,能激發(fā)學生想象,啟迪學生思維。學生正是在音樂的渲染下,不自覺地進入到語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接受了人文教育。
小學語文課文中的畫面內(nèi)容非常廣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月流,花鳥魚蟲,林海雪原,古金建筑,風土人情,人文故事,童話故事等方面,它們無一不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珍品。這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賞心悅目的藝術(shù)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話世界和絢麗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無不引導學生暢游其中而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因此我們要善于利用這些畫面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兒童文化與成人文化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兒童文化精神,即一種自由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精神,一種平等的精神,因此,作為“長大的兒童”——教師(李吉林語)應尊重兒童的天性,順性而導,讓兒童在無拘無束、平等自由中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生成智慧,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著名特級教師周一貫說得好:“小學語文要保衛(wèi)童年,讓兒童喜歡語文、擁有語文;要用小學語文來呵護兒童的生命發(fā)展,潤澤兒童的精神世界!”這應當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