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欽
(松滋市實驗幼兒園;湖北 荊州 434200)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tài)度的獨特方式?!彼囆g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教育是通過藝術審美教育,培養(yǎng)幼兒感受、理解、表現、鑒賞、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陶冶幼兒情操,發(fā)展幼兒智力,促進其自身各種因素的平衡發(fā)展。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和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將現代化教育手段與藝術教育有機融合,借助現代化教育手段的形聲性、再現性、先進性的特點,把形、聲、色、光、動、情、意融為一體,表達教育內容,具有新鮮感和感染力,改變了口講面授的單一模式,促進了對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同時也充分發(fā)揮電教手段的獨特功能,并與傳統教學手段進行優(yōu)化組合,促使孩子較快的掌握知識,開闊視野,展開想象,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俄國兒童專家馬申斯基認為,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而僅以形象和色彩刺激出現的傳統教具和掛圖,難以激發(fā)和滿足幼兒的觀察欲。電教媒體卻正是以聲、像、色、形等多種全新大場面刺激手段,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讓其輕松舒暢的投入學習。心理學家皮亞杰說:“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庇變簩W習藝術的興趣是來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新異事物的好奇,課堂上,電教手段的運用,刺激了孩子們的多種感官,能瞬時誘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情不自禁地萌生喜愛藝術與參與藝術活動的強烈愿望。大班藝術欣賞《金蛇狂舞》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感受樂曲所表現的端午佳節(jié)賽龍舟時那種熱烈歡騰的場面。在設計這節(jié)活動時,我將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緊緊扣住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這個核心展開,通過多媒體這種直觀、科學、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孩子們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顒右婚_始,我就播放“賽龍舟”的視頻,歡快激揚的音樂,熱鬧歡騰的場面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抓住了孩子的心,孩子們興致高昂,群情激奮,興趣點瞬間激發(fā)。整個活動我都通過分割后的小段小段視頻進行引導、欣賞、了解、模仿、練習、小結,借助多媒體的強大功能和猜謎語、做游戲等形式讓孩子們自己去感知、去思考、去發(fā)現,讓他們在快樂的活動中學音樂,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感受音樂,以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興趣,強化他們參與音樂的意識,激發(fā)他們表現音樂的欲望。
幼兒期是想象日益豐富的時期。黑格爾在《美學》中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缺少了想象,藝術活動就成了一種照抄的課程,喪失了童趣,喪失了歡樂。但幼兒的想象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根據觀察、感覺到的信息形象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然后進行聯想、加工、改造而成的。美術活動的目的不在于培養(yǎng)多少個畫家和藝術家,而是在于啟迪幼兒的思維打開想象力,每個幼兒都具有創(chuàng)造的潛能和天賦,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時間和豐富的材料,鼓勵他們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在自由、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表現,使兒童的想象力逐漸豐富起來。在《延續(xù)想象畫》的活動中,我展示逐步變化的CAI課件并講解:“有一位外國的畫家爺爺叫米羅,他畫了許多美麗的畫,他畫畫很大膽,想像力很豐富,一些無意中畫出的東西經過米羅爺爺的想像,再加上一些線條和顏色,就把它組合成了一幅美麗的畫”。緊接著,我又利用CAI課件示范這些形狀逐步變成的物體,放大每一個物體,引導幼兒想像?!坝幸惶欤琢_爺爺在畫布上畫了一些奇怪的形狀,他想了想,給這些形狀添了一些線條和顏色,你看出這是什么嗎?它們是怎么變出來的?(眼睛、烏龜、海豚、月亮、小號、星星、葉子等)最后,這些形狀變呀變,變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通過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的隱形示范,孩子們的頭腦中已積累了一定的表象,我再充分利用CAI課件,在有基本形狀的畫面上逐步變化,組成一幅畫,并強調從某一點出發(fā)延續(xù)想象,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豐富畫面。奇特而又變化多端的畫面刺激了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孩子們大膽想象和構造,一幅幅妙趣橫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應運而生。電教媒體的充分運用,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既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幼兒的技能和想象力,又能開發(fā)幼兒的智力,從而為兒童在藝術的長廊漫步、在想象空間飛翔提供了可能。
笛卡兒說過:“沒有正確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學者也會像瞎子一樣盲目摸索”。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孩子學習藝術的主動性、積極性。在現代教學中,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改變了音樂教育的面貌。視聽技術、聲像技術層出不窮,日新月異,大大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內容和空間,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古今中外、風土人情、世間萬象都可以“身臨其境”,大大豐富、開闊了孩子的音樂生活范圍和音樂視野。在大班《夏天的雷雨》這一藝術活動中,若是單靠掛圖或是談話、想象夏天雷雨閃電的場景,孩子們肯定是無法獲得生動,形象,清晰的感知的,這種真實的場景只有借助多媒體來實現。多媒體具有生動直觀、形聲兼?zhèn)涞奶攸c,可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動態(tài)的、超越時空的、有聲有色的形象化知識,既適應了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也彌補了他們視野較窄、直觀表象儲備少的缺陷。我在活動開始環(huán)節(jié),播放“夏天雷雨閃電”的視頻,真實的場景再現,喚起了孩子們的記憶,將抽象的畫面變成形象的、直觀的信息傳遞給孩子,使原來許多抽象的、難于理解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也讓孩子們輕松自然的進入學唱環(huán)節(jié),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幼兒園藝術教學中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傳統的教學形式和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聲音、圖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充實了教學內容,豐富了幼兒的感性認識,調動了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藝術活動中去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在藝術的舞臺上踏著“電教”的節(jié)奏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