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鳳
(徽縣水陽鄉(xiāng)初級中學,甘肅 徽縣742300)
方言也叫口語或地方話。隨著人們文化層次的提升,社交范圍的擴大,現(xiàn)在許多方言土語已經(jīng)逐漸退出人們的交際圈,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必然趨勢。但是作為一種地方方言,其形象生動、表現(xiàn)力強以及與普通話之間的淵源,這些特點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必要探究的?,F(xiàn)總結(jié)如下。
徽縣方言中,黑的說法就有好多種。如,說黑的程度,最高級別的:屋瓦式黑的,形容像蓋房子的瓦一樣黑(過去的瓦都是黑色的);也有說黑得像鍋底一樣,足見黑的程度;還可以直接說黑地很(而普通話說很黑);想要表現(xiàn)得形象點兒就用最高級別的:黑啾啾兒地,黑油油兒地;次一級別的:黑楚楚的,黑不溜秋地;這些大多形容人或物。而描述天黑下來則用:黑麻窟楚地,既表示周圍環(huán)境幾乎沒有光線,也包含因為看不見而有些許著急的意思。也有說,黑乎乎地,黑哇哇地??梢?,乎、哇作為語氣詞老早就存活在方言中,這也和古漢語有了淵源。而整整一天則說:一日渾黑,表示從早到晚時間的漫長。這些都是用黑的本意作形容詞;也可以用來做動詞,如對什么一下子不理解,則說黑出了:表示思緒一下子僵化了,就像天黑了一樣,大腦一時間不反應(yīng)了,一如電腦黑屏了。看,何等得形象??!
表現(xiàn)力極強也是徽縣方言的主要特點。如,吃飯的說法:吃上午的飯叫吃晌午,吃干糧。前者表示時間是上午,后者表示上午徽縣人愛吃干飯,不帶湯的,有利于多干活兒;而吃下午飯則叫吃后晌。這在計時不發(fā)達的時代用飯點就可以表示時間,真可謂一詞多用,一詞多義。還有,看著不順眼的會說:撐眼的,不入眼著,礙(入)眼地,都拿眼睛說事,但是程度不同,用撐、入來區(qū)別其程度,前者反感的程度要大一些。有時則直接說:(某某人的行為)硬往人的眼睛里鉆。看一個“鉆”字把看不慣某人的行為、厭惡情緒表現(xiàn)到了極致。再有,撇妥,屌(diɑo)凌用來形容簡潔;婆煩則是表示婆婆媽媽式的繁瑣,剪不斷,理還亂。瓷實,是扎實、質(zhì)密、結(jié)實的意思,說的是像瓷器一樣致密,實在;也指身體健康。而化絲(其實是絲化)則是說織品用得時間久了磨損太大,接近透了;織品邊上掉線了,方言也叫拖削了(事實上是脫線了)。杈大,杈是徽縣人夏季碾場時用來挑麥草的農(nóng)具,杈大挑的草就多,用杈大這個詞來形容辦事效率高,力度大。亦或是茬大,指辦事借助的外力作用大,對事情的幫助大。而把事情辦得漂亮則叫臥爺,言外之意是事情辦好了,老人們可以安心啦???,表現(xiàn)力如何?而某些人體名詞用徽縣話說出來也很有特點。如,矮(額)顱骨,眼翹骨,脖墻骨用來指額頭、臉頰、脖子,既表現(xiàn)了人體的部位,又突出了其特征。諸如此類的還有殼膝蓋,胳肘凹,指膝蓋骨和腋下的形狀凹凸有別。
以上這些詞匯都和事物本身有某種程度的聯(lián)系,也有些方言用其比喻義,和所指事物表面上沒有關(guān)系。如,麻米不分,明明麻籽和米是有明顯區(qū)別的,色澤迥異,形狀不同,但就是胡攪蠻纏愣說一樣,比喻不辨是非,不講道理;沒(mo)眉眼,眉毛和眼睛是人臉部最重要的特征,用沒(mo)眉眼來比喻不懂做人的基本規(guī)矩,不明事理???,比喻得不只是恰如其分,同時也告誡如何做人,平常說話中已經(jīng)包含了做人的道理。
疊詞運用在徽縣方言中也比較常見。如,哪里破了疼:破裂裂得疼,表示破的程度像裂開了似的,把外皮的那種小痛但灼裂的感覺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這一類的還有臟兮兮、黑哇哇、麻糊糊、粉撲撲、紅妍妍、綠茵茵、憨楚楚、胖敦敦等。
諸如此類的方言還有很多,它們表現(xiàn)力強,表詞達意準確到位,也不失形象生動,難怪能在徽縣這塊南北交通的地方長久生存。也有些方言不是詞匯上的不同,而只是在發(fā)音上有細微的區(qū)別,如,婦人家,徽縣土語發(fā)音為粉兒家。而有些詞匯普通話發(fā)音有兩種,徽縣方言只讀其中的一種。如,角,在普通話中有兩種發(fā)音 jiɑo,jue,但在徽縣方言中大多數(shù)時候讀jue一聲,如角(jiɑo)落,徽縣話讀 jue(一聲)落,但徽縣方言眼角(jiɑo),這里角發(fā)音為 jiɑo三聲,跟普通話發(fā)音一樣,所以也有人說徽縣方言并不都是土得掉渣,像這類詞就發(fā)標準音。
其實,我個人認為,徽縣方言在發(fā)音上跟普通話發(fā)音之間的區(qū)別,除了現(xiàn)代漢語教材總結(jié)的地方話與普通話聲母上的混用(如t,q不分;d,j不分)外,更多的是聲調(diào)上的不同,降調(diào)比較多,許多字詞的發(fā)音都是降一個調(diào),所以聽起來顯得生硬、剛強,也凸顯西北人的語調(diào)擲地有聲的特點。如,三聲降四聲,像水、走、跑等,普通話讀三聲,徽縣方言讀四聲,水shui走zou跑pɑo;這種發(fā)音居多,也有四聲降一聲的,像飯、話等,普通話讀四聲,徽縣話讀一聲:飯fɑn話huɑ。難怪我們徽縣人出門,張口說話,人家愛給我們貼上陜西人的標貼(這也與地域相連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