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君
(福建省邵武市第二實驗小學 福建 邵武 354000)
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來說,課堂上采用引入案例分析的方式教學,可以有效地活躍學生的思維,啟發(fā)他們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作文寫作的興趣,有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體來說,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案例分析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1 激發(fā)學生思維,鍛煉學生的表達。案例分析是一個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作文主題,進而能夠確定自己寫作方向的一個作文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當他們的思維還沒有啟動的時候,如果老師在這時候巧妙地設計幾個案例分析,便會對學生思維的啟發(f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比如在讓同學們寫作以“愛”為主題的作文時,教師可以通過胡適的《我的母親》向展現(xiàn)了母愛的善良容忍,也可以通過對朱自清的《背影》來讓同學們感受父親深沉的愛,還可以通過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讓同學們體會師生之愛,通過對楊絳的《老王》的分析,讓同學們感悟對不幸者的關愛。[1]同時我們知道,案例分析中典型的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可以讓同學們在分析的時候學習,這一定能夠鍛煉他們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靈活性。
1.2 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教學實踐證明,通過案例分析的作文教學形式可以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在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方式也是單純地教師講課,學生聽課,這樣的課堂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新課程要求下,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輔助者,學生是獨立的客觀存在。因此,教師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積極采用豐富的作文教學案例,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有效地提高課堂氛圍,提升作文教學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對小動物的寫作時,教師可以帶領同學們一起分析馮驥才的《珍珠鳥》這篇文章,讓同學們分析作者對于珍珠鳥的動作等細節(jié)的描寫,體會作者對于動物的愛,并學習對于動物的描寫方法。
雖然現(xiàn)在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會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學形式,但是據(jù)筆者觀察,當前小學在作文課程應用案例分析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案例分析流于形式?,F(xiàn)在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時都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學形式,但是僅僅是為了分析而分析,并沒有認識通過案例分析能夠給學生帶來的重要作用,沒有認識到學生能夠從案例分析中學到什么,僅把案例分析當成一個教學形式,沒有使其真正發(fā)揮作用。
2.2 教師沒有發(fā)揮其指導和榜樣的作用。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在新課程要求下,根據(jù)現(xiàn)在語文課程的教學標準,對小學生作文課程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具體來說就是包括語言表達、標點符號、作文的文體和各種修辭方式的運用等,但在目前很多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做的很好。[2]一方面,一些教師自身的語言運用和寫作能力不強,沒有發(fā)揮好榜樣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教師并沒有注意對于學生的標點符號的使用和修辭方法等給予有效的指導。
3.1 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同學們樹立榜樣。小學語文教師要幫助同學們通過案例分析提升作文水平,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注重自身文學功底的素養(yǎng),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吸收和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在教授學生時也更有自信和說服力,讓同學們能夠在教師的吸引下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案例分析能力和寫作水平。[3]
3.2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引起共鳴。對于教學課堂來說,合適的教學情境是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必定會注重的一部分,大量教學實踐也都證明教師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比如說在寫作描寫父愛的文章時,教師可以選取合適的案例,讓同學們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培養(yǎng)他們的情感。例如可以分析朱自清的《背影》,教師可以通過讓同學們分析文章中的動作、語言等細節(jié)描寫,來體會父親對于兒子那種不宣之于口的深沉的愛。教學情境是一種很好地調動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方式,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造適合自己學生適合自己的情境,有效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作文寫作。
3.3 注重誦讀訓練增強情感體驗。語文是一門聽說讀寫不分家的學科,而讀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方式。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誦讀訓練,要幫助學生挑選合適的案例,讓同學們能夠在讀的過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自己對于文章情感的感知,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更好地幫助他們提高寫作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案例分析對于學生作文學習的重要性,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作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