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實學校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所謂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是就是學生通過自主性學習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統(tǒng)稱,該種能力匯集了一個學生自我促進、自我激發(fā)、自我導向等諸多學習能力,該種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對于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的提升以及終生學習而言都至關重要。
伴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國內幾乎全部的學校都開始采用全新的課程教材以及教學模式,而其中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重點培養(yǎng)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但是部分學?;蛘邎?zhí)教者卻總是陽奉陰違,受傳統(tǒng)的分數觀念影響,致使其盲目的看重考試分數,其中也不乏一些望子成龍的父母,將高考考試視作是子女學習的主要目標,所以使得如今很多學生仍然在教師以及家長的指揮下被動的接受學習。
2.1 借助于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在具體的執(zhí)教者過程中其應當借助于多種教學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政治科目學習興趣。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大量與高中政治科目知識點聯系密切的案例,因此在具體的執(zhí)教過程中,執(zhí)教者必須適時的、適量的選用一些形象的、熱門的教學題材來引發(fā)學生對政治問題的思考,以此來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例如在進行供求關系教學的過程中,執(zhí)教者可以將小米手機的饑餓營銷模式引入課堂,以此來對供求關系進行生動形象的描述,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點,而且還能將乏味單調的政治知識點轉變的更加生動形象,當然也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的去理解供求關系知識點。
2.2 靈活的運用激勵性評價。新課改中明確提出了執(zhí)教者應當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執(zhí)教者必須要認真地關注每一個學生,尤其是那些紀律較差以及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對于此類同學執(zhí)教者必須要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優(yōu)勢之處,并且將其予以放大,如此就能夠讓孩子建立學習思想政治的信心。例如在進行課堂提問、課堂作業(yè)以及隨堂測驗結束之后,對于那些回答的比較準確的予以充分的表揚,而對于那些回答不好的同學也不予批評,反而更應當給與一定的鼓勵性話語,諸多“你這個答案另辟蹊徑,老師也沒有想到,你是怎么想出來的”“某某同學的答案雖然不是特別準確,但是十分的有想法”一類的評語,通過這些新奇的激勵性言語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2.3 營造良好氛圍,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情感教育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因為該種課堂有利于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有效的指引學生積極進行自主思考。但是所謂的情感教育絕非是傳統(tǒng)的說教,其必須依托于具體的教學活動之上。因此執(zhí)教者在進行高中政治課堂講授的過程中,必須要運用多種科學的教學方法,力爭為學習營造出更多形象具體的學習氛圍。例如,在進行“我們的中華文化”一文教學的過程中,執(zhí)教者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中華文明的紀錄片或者宣傳片,讓學生親身的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輝煌與燦爛,并且其自豪感以及愛國主義情感自然會順勢而生。在這種獨特教學氛圍的帶動和影響之下,學生非常容易沉浸其中或者將自己的情感轉移至其感知的對象之上,此種模式的情感教育效率會非常高,隨之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各種綜合能力自然也會順利達到預期目標。除此之外,該種教學氛圍的營造還能有效的改善學生對政治課堂的抵觸心理,并且會促使其深深的喜歡上政治課堂。
2.4 通過疑難情境的有效設置,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人們在處于疑難境地的時候,其各種能力以及愿望才能達到到一種超乎平常的理想狀態(tài),因此執(zhí)教者在具體的課程開展過程中應當善于對這種疑難情境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高中政治課程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鮮明性、探究性、邏輯性相對較強的特點,執(zhí)教者應當在結合上述特點的基礎之上,結合日常生活以及時事新聞幫助學生積極的營造疑難情境,當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產生疑惑時,切記不要著急盲目的告知其答案,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思考、學習和討論,待到課堂接近尾聲之時,執(zhí)教者在對上述問題以開放性和引導性的方式進行解答,總之借助于上述課堂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和學習。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之后教學核心理念已經悄然發(fā)生了轉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已經成為當代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每一個執(zhí)教者都應當立足于上述教學理念之上,盡量采取多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今執(zhí)教者對于自主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認識和教學方式上仍然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本文將就上述內容基礎之上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向方法進行詳細剖析,其中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還望同行能夠予以訂正完善。